时间:2024-05-08
戈燕
摘 要:“审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个“门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困生学会读题,引导学困生学会析题,引导学困生学会示题。通过“读题”“析题”“示题”,有效地纠正学困生审题偏差,从而让学困生重视审题、学会审题、善于审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审题;脱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许多学困生常常因审题不清而导致解题发生错误。“审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个“门槛”。如果学困生在数学学习中审题发生偏差,就注定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审题偏差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数学概念理解不清、关键词抓不住、思维定式、解决问题心态,等等。学会审题,是数学学困生“脱困”的一种重要策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困生重视审题、学会审题、善于审题。
一、学会读题:体现“精准性”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遗憾地发现,许多学困生之所以不善于审题,是因为这些学困生读题时容易丢三落四,常常不是“添加字词”就是“减少字词”。学会审题,首先应当从读题开始。读题,首先就是要体现“精准性”。要引导学困生养成逐字逐句读题的品质、习惯。要放开手脚,让学困生自读、互读。通过“自读”,引导学困生看清每个字、词、句的意思。通过“互读”,引导学困生相互纠正审题错误,从而不断地提升学困生读题的水平。
一般来说,读题的精准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待题目中的条件;二是对待题目中的问题。条件不清、不明,就会导致学困生“百思不得其解”;问题不清、不明,就会让学困生发生“莫名其妙的错误”。读准、读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是审题的应有之义。比如对于这样一道题:时代超市上午卖出面粉120袋,下午比上午多卖出60袋,这一天共卖出面粉多少袋?对于该题目中的问题,学困生往往容易走马观花、蜻蜓点水、浮光掠影,将这道两步计算的应用题直接用“120+60”来解决。教学中,教师应当引导学困生细读习题,尤其要把握题目中关键的地方,比如“60袋是指什么?”“問题要求什么?”通过对关键之处的细致解读,才能逐步地提升学困生的阅读能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出示一些易混性、易错性的字词,比如“增加了”与“增加到”,比如“增加”与“扩大”,等等。通过对字词句的厘析,让学困生在读题审题的过程中保持一份“警觉”。这种“警觉”,是学困生审题的逻辑起点。
在数学教学中,准确理解题意是审题的前提。而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词、句等进行斟酌、研究是读题的一种良好品质。作为教师,只有引导学困生在读题、审题上下功夫,才能有效地培育学困生的审题能力。审题能力的培育,能为学困生正确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会析题:体现“思考性”
“读题不思考,等于吃饭不消化”。如果一个学困生在读数学题的过程中,只是将题目中文字梳理、流淌一遍,是不能把握文字背后的数学内涵的。很多学困生,之所以学困正是因为这些学困生在读题时不思考。“读题”演变为“读文字”,演变为“识字”。在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一些学困生一遍遍读题,也没有增字减字的行为,但就是不能解决问题。究其根本,是因为学困生不会“析题”。教师要引导学困生学会“析题”,能将文字转译为“数学符号”。只有能将汉字转译为数学符号,学困生的读题、审题、析题能力才算真正得到提升。
那么,如何引导学困生学会“析题”呢?笔者认为,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困生理解题意、仔细揣摩、分析题意。通常情况下,每一个数学问题都蕴含着一个知识的表征,教师要引导学困生将题目中的条件与所学的知识进行勾连、联想,从而催生学困生的问题分析。在分析题目蕴含的数学内涵时,我们通常要求学困生抓关键句、关键词,将一些无关紧要的、不相关的内容去掉,集中思考相关性的内容。有时候,知识表征与习题内容的关系是显性的,而有时候知识表征与习题内容的关系是隐性的。作为教师,尤其要引导学困生认识内容与知识表征的隐性关系。比如有这样一道习题:一瓶牛奶,小王先喝了其中的一半,然后加满水;又喝了其中的一半,再加满水;最后全部喝完,小王是喝的牛奶多还是水多?许多学困生就在这样的“喝——加满——喝——加满”的过程中被弄得不知所向。教学中,笔者引导学困生单向度考察,即“一共喝了多少牛奶?”“在喝的过程中加了牛奶吗?”“一共喝了多少水?”“原来有水吗?加了多少水呢?”通过单向度的聚焦性思考,学困生恍然大悟。独特地“析题”,让学困生的审题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析题”的过程就是把握题目中的中心思想、核心表达的过程。如果说读题是审题的前奏,那么“析题”就是审题的核心。在“析题”的过程中,学困生不再是静态地把握题目中的条件,而是要动态地将题目中的条件串接、联通起来,使条件变成一个整体的生命体。由此,学困生才能真正理解题意、解决问题。
三、学会示题:体现“可视性”
数学是理性的、抽象的,而学困生的思维是感性的、直观的、具体的。作为教师,要将抽象化的数学习题可视化、对象化。为此,可以引导学困生“示题”,即将题目的意思表达出来。学困生示题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比如可以将题目的意思用图画出来,可以将题目的意思用自己的动作演出来,可以将题目的意思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等等。审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审视题目的过程,当然也包括对题目的反思。
比如教学“相遇问题”(苏教版四下),要重点让学困生将“相向而行”“相背而行”“从同一地点”“同时相遇”等问题的内涵展示出来。只有通过展示,才能助推学困生对题意的理解。在数学学习中,学困生会遭遇许多“术语”“概念”,这些概念、术语往往是学困生审题的“拦路虎”,是学困生审题的“瓶颈”。将数学概念、术语等单独“拎”出来,通过表演、操作、表达等多种方式进行直观表征,就能助推学困生理解题意。不少学困生正是由于理解了“相背”“相向”等概念术语,才突破了理解题意的障碍,从而疏通理解了题意。在引导学困生示题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将条件相同、问题不同,或者条件不同、问题相同的题目放在一起,让学困生进行对比、辨析。通过感知、辨析问题的变化、差异,引导学困生学会审题,不断提升学困生的审题能力。
学困生审题意识的形成、审题方法的掌握以及审题习惯的养成是一个缓慢的、渐进的、逐步提升的过程。作为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困生审题,将审题方法、审题思想、审题能力、审题习惯的培育贯穿于审题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学困生审题的过程也是引发学困生思考、积累学困生学习经验、提高学困生学习能力的过程。通过审题教育,不仅能提升学困生审题素养,更能培育学困生的心理品质、良好品性。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