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之三个意识

时间:2024-05-08

车海干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小学数学教育的任务和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作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强化三个意识,即“探究意识”“主体意识”“应用意识”,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探究意识;主体意识;应用意识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的前言中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这是对数学核心素养的高度且精辟的概括,也对数学教育的任务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在小学阶段培养好他们的数学核心素养,可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数学自信心,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基础,为学生适应社会提供帮助。为此,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开展了以“探究意识”“主体意识”“应用意识”为主线的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研究。

一、教学预设中体现探究意识

探究意识影响着其他素养形成,是核心素养中最核心、最本質的特征,它是一种对数学产生兴趣后的思想倾向,它能够“促使学生主动地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从而形成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行为、意志和习惯”。教学预设的重要内容是教师提前规划好学生的学习路径,这个学习路径应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为主线,是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而进行的探究性学习。

1. 探究的内容从“已知”向“未知”

这儿的“已知”是指学习中学生自认为对掌握的知识“已知”的一种心理状态,而“未知”是指学生由此及彼,对新问题渴望探究的心理状态。数学课堂应是努力让学生从课内走向课外,从“已知”迈向“未知”的过程。例如,学习完“图形的运动(一)和(二)”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轴对称图形运动和直线运动,图形还可以怎样运动呢?学生经历了数学知识从“已知”走向“未知”的过程,深切感知图形运动的多样性,可以较好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 探究的深度从“浅显”到“深刻”

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是由浅入深的过程,是由点到面的过程,是螺旋上升的过程。因此,这样的认知规律也是教师预设教学活动的依据。例如,例如,《认识人民币》一课,教师通过“我认识哪些钱?”“我买什么东西用了多少钱?”“我是怎么付钱的?”这三个问题摸清了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起点,可以发现学生已经对人民币有了粗浅的认识,只是没有形成深刻的知识体系。因此,教学预设以此展开,重点在“取币、付币和找币的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预设更具针对性、更显合理性。

二、课堂活动中体现主体意识

课堂教学是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因此,在新型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展现。这就要求教师组织的课堂活动应立足全体,使“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 兴趣自发化

兴趣是学习所有科目的基石,在学习过程中只有对科目感兴趣,才会更有学习的动力和热情。没有兴趣的驱动,容易造成对数学的“不听、不思”,导致“听不懂、不会做”。因此根据不同的内容,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四边形的复习课上,学生已经掌握了各种特殊四边形的特征,如果按部就班地复习,很容易形成课堂懒散的氛围。教师可以抛出问题:“怎样由一种特殊的四边形过渡到其他特殊的四边形?”在小组合作与交流中,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重温概念性的结论,在兴趣盎然地学习中,旧知得到了巩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在创设情境、巧用多媒体、良好的师生互动方面下功夫。

2. 活动自主化

皮亚杰说过:“儿童学习的最根本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小数课堂要立足活动,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的积极参与,自主化的活动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例如,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班级联欢会”,教师就可以提出问题:“要组织一次班级联欢会,需要做哪些准备呢?”学生通过自主活动,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调查、统计、决策,并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估算、计算和核算,经历了准备班级联欢会的活动全过程。开放化的课堂问题,培养了初步的实践活动能力,积累了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有利于各种数学能力的发展。

3. 思维数学化

思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的概括及间接的反映,是一切智能活动的核心。数学思维是对对象的数学本质属性或内部规律的间接反映。思维数学化程度,直接影响着数学思维活动的效率。一些教师的课堂,因为教法失当、学法缺乏、思维惰性、机械思维、线性思维,造成数学思维的不良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宽松的思维情境,引发学生“思”和“说”的欲望,并经历有效整理思维的过程。例如,甲、乙两人共同合作打一份稿件,原计划甲的打字数是乙的■,实际完成时甲比计划多打了3400个字,正好是乙打字数的■。这份稿件一共有多少个字?学生经过审题发现两个分率■和■都是以乙打字数为标准,但是乙的具体打字数却发生了变化。在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教师引导学生拓展思路:“虽然甲、乙所打字数发生了变化,你能找到不变量吗?”学生找到“稿件的总字数”是不变量,由此可以把两个分率关系转化为以稿件字数为标准量的分率关系。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发生了转折,既克服了学生的思维障碍,又培养了发散思维。

三、教学策略中体现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十个数学核心素养,这十个意识从策略上看存在着共性,归根结底都归拢到“应用意识”上:一方面能发现并解决生活中的数学信息;另一方面在遇到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探索其应用价值。在教学策略中体现应用意识,有助于学生思考问题的有序性,也有助于落实“数学来源于生活,更要回归生活”的基本理念。

1. 数学的实用性——生活中感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数学教学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搜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事例,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搬到课堂中来,学生易于理解数学的实用性,发现所学的数学知识对生活有用,可以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对数学的兴趣。例如,教学一年级的连加连减或加减混合的实际问题时,就可以联系日常生活中公交车到站台后上车、下车的情境。这个情境是生活中常见的,学生易于接受,原来数学来源于生活!

此外,教师还可以针对某一数学知识指出它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指出为什么要学习这个数学知识。这样的操作,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目的性,数学的应用价值得到了体现。

2. 数学的应用性——经验中激活

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是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前提。在新的知识形成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新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并解决实际问题。例如,教学“减法的性质”这个知识点,拍摄某同学在书店购书的画面:李晓亮带了100元去书店,买了一本《安徒生童话》花了25元,买了一本《数学家的故事》花去28元。教师: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提出:“李晓亮一共花了多少元?”“他还剩多少元?”第一个问题大家的解决方法一致,第二个问题有不同的算法,教师邀请学生进行全班交流,并介绍算理。算法1:100-25-28=47(元),先算出买《安徒生童话》后还剩的钱数,再减去买《数学家的故事》的钱,就是剩下来的钱;算法2:100-(25+28)=47(元),先算出两本书的价钱,再从带去的钱里减掉用去的钱,也可以算出剩下的钱。接着观察两个算式,得出结论:100-25-28=100-(25+28),并尝试再写出几道具有这样规律的算式,请同桌验证写得对不对。这个案例中,问题的解决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提炼出生活場景中的数学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提问、自行解决、发现规律、互相验证,最终得出数学结论:“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等于从这个数里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总之,发展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让探究意识体现在教学预设中,让主体意识体现在教学活动中,让应用意识体现在教学策略中,三者互相融合、有序推进,方能让学生得到发展!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