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创设问题情境 激活数学思维

时间:2024-05-08

袁小娟

摘 要:“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十分重要。问题情境是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的有效载体。教师要善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此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高效化。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数学思维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特别强调,数学是生活知识和经验的凝结,学好数学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生活。所以必须要将数学知识的学习和实际生活相链接,由此才能够为学生创设多元的问题情境,全面激活学生的探究热情,使学生能够自主参与到相关数学活动中,既有助于培养拉近和数学知识之间的情感距离,又可以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创建。

一、创设生活化问题情境,激活数学思维

教师应充分结合学生当前的认知以及发展水平,基于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为他们创设贴近现实生活的问题情境,拉近学生和抽象数学知识之间的情感距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实际上就在身边,由此可以提升学生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适当选择学生在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以此作为展开探究的关键素材,既有助于强化学生数学知识生活化的认知,感受数学和生活之间的紧密关联,同时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在学以致用的过程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认知。

例如,在教学“认识几时几分”的过程中,教学难点在于:如何区分接近整时的时间。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为学生创设充足的探究机会。首先,带领学生充分架构几时几分的时间观念,简单地说,就是能够准确地回答钟面上所显示的时间为几点几分,之后引导学生对时针以及分针行走的过程进行仔细观察,使学生可以把握时针和分针之间的关系。在图中,有两个钟面所显示的时间分别为7:55和8:05,此时教师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具体说一说图画中所展示的时间究竟为几时几分或者大约为几时?这样学生便能够轻松得出约为8时的答案。一般地,学生针对钟表中接近整时的时间比较容易出错。在“想想做做”这一环节的第一题中,虽然第三个钟面所表示的时间为9:55,但是很多学生都会误以为是10:55。为了有效突破这一难点,教师可以拿出钟表模型带领学生展开练习,指导学生先将钟面拨到10:00。之后继续拨,从10:15一直到10:55。在这一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其中时针位置的不断改变,当拨至10:55时,学生们发现,此时时针更接近11,同时,分针也指向11。基于这一过程,学生亲历了知识的形成,遇到相类似的问题不容易出错。

二、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激活数学思维

只有兴趣才能够成为真正有益的老师。如果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必然能够全面激活积极的思维状态,使学习成为源自内心的渴求,这样的学习过程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由此,教师便可以结合教学实际,有意识地在教学活动中设计有趣的问题情境,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获取知识的快乐,改变传统的“要我学”的被动学习,真正实现“我要学”。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时,为了引导学生自主获得梯形的面积,教师为学生设计了动手操作实践活动。结合之前已经学习过的三角形面积的推导方法,以拼补的方式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拼凑成为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之前的学习过程中已经获得,由此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然而这一实践活动,实际上并不能有效激活学生的主动思维。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础为学生创设如下问题情境:“如果让你借助裁剪以及拼图的方法,你能够将一个梯形转化成为一个已经学习过的图形吗?如果可以,是否能够求出其面积呢?”这一问题可以有效拓展学生参与度,经过动手操作以及小组探讨,能够很快获得答案,实现对梯形面积公式的更深层面的理解。

三、创设操作性问题情境,激活数学思维

动手操作活动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发展思维,以直观的方式展现抽象的事物,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能够帮助学生更充分地发掘概念本质。由此,概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更多元更合理的操作情境,使学生能够基于旧知全面发掘新知的内涵,并准确把握概念要点。

例如,在教学与轴对称图形相关内容的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准确地区分“轴对称”以及“对称轴”等概念,教师在多媒体课件的帮助下,分别向学生展示蝴蝶、飞机、天平、窗花的图片,同时向学生分发这些图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学生从中发现,如果沿着中心线对折,图片就会出现重合的现象。由此,教师便可引入“對称轴”以及“对称点”的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带领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可以发现,如果能够将已掌握的知识概念和动手操作实践进行有机结合,既有助于降低概念教学的难度,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能感受到成功的喜悦,提升学习自信,提升自主学力。

四、创设思辨性问题情境,激活数学思维

根据知识建构理论中的相关观点,当新知与个体已掌握的知识和经验产生矛盾冲突并不断激化的时候,个人的认知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便能够获得有效提高。对于学生之间的激烈辩论,大都是认知方面的差异而导致,由此形成了认知矛盾,当学生处于争辩状态的时候,教师应当适时引导,并且提供讨论和争辩的时间,不要着急切入,更不要横加干涉,应因势利导创设思辨性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归一问题”时,笔者为学生出示了如下习题:“一栋楼共有15层共42米高,小萍家住在这一栋楼的6楼。小萍家的地板与地面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先安排学生独立思考,之后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合作交流学习。

生1:我感觉计算算式可以是:42÷15×6。

师:那么可以向大家展示一下你的思路吗?

生1:在计算每层楼的高度时,使用42÷15,再加上小平家住的是6楼,根据上面的结果再乘以6。

生2:这么算是不对的,在计算楼层高度的时候,应该是42÷14。

生1:可是题目中说的是15层怎么能除以14呢?

(由此引发了学生之间的激烈辩论,每个观点都有不同的支持者。)

此时教师适时展开启发式提问:大家认为哪个观点是正确的?能不能说出你自己的理由呢?

生3:我认为生1的观点是正确的,因为题目中说的是15层,那么在计算的时候就应当是除以15。

生4:你这么理解是不对的,你想象一下在你家楼里,当你到了2楼的时候,是不是只有一层的高度?按照这样推理,自然只有14层的高度。

生3:这一点我不能理解。

生2:那么就让我来解释,(此时学生2走上讲台)你看一下,当我们站在1楼的时候,实际上只是站在地面上,并不存在高度这一说;而当我们到了2楼的时候,高度就是1楼和地面之间,也就是一层楼的高度,按照这样推理到了15楼实际上高度也只有14层的高度。

经过生2这样的解释,学生纷纷点头,似乎能够理解高度的概念。

生5:我还有一个更简便的方法能够帮助大家理解这个问题,这一点和我们之前说的植树问题存在极大的相似。

此时的课堂中,有些学生似乎理解了,而有些并不理解。

生5走到黑板面前画出线段图,对此展开了详细的解释,经过生5的解释之后,大家获得了更清晰的理解思路。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对于楼层高度的认识,学生出现了分歧,在辩论初期教师并未直接将答案告诉学生,而是引导学生开展讨论,这就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辩论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辩论,排除误解,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个人认知水平,从而感受到学习和成功的乐趣。

总之,数学的学习过程实际上就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同时完成对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的过程。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掘有益的教学资源,使教材中的相关数学知识能够和学生的生活进行连接,以此为学生创设多元化的问题情境,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够显著提升其主动性,使学生更准确地把握和理解数学知识,由此创建高效的数学课堂。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