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从问题出发,开启学生思维之门

时间:2024-05-08

杨春礼

摘 要:新课标将培养学生“两能”增加为“四能”,主要增加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两个方面。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落实这两个方面呢?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要从问题出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发现问题;数学能力

2011新课标将原来培养学生的“两能”扩展为“四能”,增强了 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四能呢?笔者认为,教师要从课堂教学的问题设计者转变为引导者,引导学生成为数学问题的发现者。在当前大班额教学中,教师要从问题出发,在新知的引导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新知的形成环节让学生认真辨析;在新知的巩固环节进行有效观察,由此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让新知经过学习主体的同化和顺应,建构更加稳定丰富的认知结构。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笔者谈谈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体会。

一、 理清认知冲突,发现数学意义

教育家奥索伯尔指出,要实现有意义学习,需要具备三个方面的条件:其一,要选择合理有效的学习材料,具有充分的逻辑意义;其二,能够顺应和同化学生的已有认知结构;其三,能够引导学生将新知学习和头脑中的已有材料进行相互作用,从而获得意义理解,为新知建构奠定方向。关于前两个方面,教材的整个编排体系已经建构了系统的发展序列,能够有效保证逻辑意义,同化学生的认知结构,但是如何才能实现新知转化,实现有意义学习,这才是课堂教学的关键。教师要从新知引入的第一个关口感受学生的认知冲突,培养学生发现其中的问题所在,为深入探究和深入思考提供动力与基础。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计算712÷4,学生理解了算理之后,导入新知练习:有312名学生要分四批进行游泳比赛,平均每批有多少人?学生审题之后,笔者并不急于引导学生如何解答,而是引导他们独立审题,尝试运用竖式计算,学生先列出算式312÷4而后进行竖式计算,根据原有旧知,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依次一位一位地往下除,第一步先从百位开始除。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在除百位时你遇到了什么问题?请说出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和交流后认为,百位上的数字3比除数4小,不够除。根据这一问题,大家的注意力集中在了一个方面:首位不够除该如何解决?此时笔者启发学生从已有的算式712÷4开始观察,看看这个算式的计算规律是什么,学生发现,首位的7除4剩下3,3挪下来和十位上的1合并变成31,根据四七二十八的口诀,商7不能整除剩下3,将3继续挪下来和个位上的2合并,根据四八三十二的口诀,商8能够整除。学生根据这一经验,认为312÷4百位上的3不够除,就可以将3与十位上的1合并,根据四七二十八的口诀,商7不能整除剩下3,可以继续将3挪下来,和个位上的2合并起来,根据四八三十二的口诀,商8能够整除。通过对旧有知识中的竖式计算过程进行观察,学生的思维被激活,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和障碍,找到了问题解决的有效路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但巩固了旧知,而且将新材料与头脑中的原有知识相互作用,顺利完成新知的建构。

以上教学,教师根据教材内容,梳理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发现问题,从712÷4中发现了竖式计算的规律,由此与新知建立关联,从而实现数学学习的意义。

二、辨析新知结构,理解数学本质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还停留在肤浅的思维层面,因而,教师要进行比较和辨析,通过精加工的教学策略,深入数学本质,从看似没有问题的地方,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从而引发主动思考,找到思考的向度,在集体交流和讨论中感悟方法和技巧,领会数学概念,促进新知理解。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分数的认识》这一内容时,笔者先让学生汇报一下自学成果并说说自己的发现。学生从分数■中发现,中间的横线代表的是分数线,线下的2代表的是分数的分母,线上的1代表的是分数的分子。但是为什么名字要用分母和分子呢?明明这是用来表示人的。根据这一问题,学生展开热烈讨论,有的认为这是一种比喻关系,就好像一对母子一样。那么谁是母谁是子呢?如何理解这个关系?学生举例分析,比如分数,就是将一个蛋糕平分为两份,其中每人得到一份,这一份就是二分之一。在这个分数产生的过程中,是先有2,再有1,因而这个2就是母,这个1就是子。通过这个讨论,学生又发现了问题并提出来:为什么叫分数呢?分数线又是什么意思?学生探究后认为,分数中“分”的意思,其实就是平均分,而分数线就是将分母和分子隔开的一条线,可以看作是分蛋糕时候的那把刀。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带领学生从熟悉的数学概念中辨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对经验的深入挖掘,不但对数学概念有了初步理解,而且深刻理解了数学概念的本质。

三、引导思维变式,促进问题发现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学的本质是一个思维参与的过程。教师要设计变式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加工,能够从不断变化中展开思考,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探寻数学变化的根源,找到数学解决的办法和数学规律。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认识平均数》这一内容时,学生能够根据直观的条形图,进行求平均数的计算,笔者引导学生直接用数来选择计算方法(出示数字4、5、6),学生选择两种方法进行计算:其一,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从6中拿出1给4,4变成5,另外还有一个数字5,这样就可以自然推理得到三个数的平均数为5(如图1);其二,可以采用先合后分的方式来计算。

此时笔者改动数字为4、5、9。学生认为,可以采用先分再合的方法,先计算出三个数的总和,然后平均等分为三份,得到每一份是6(如图2),也有学生继续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笔者继续变式:如果是数字4、5、69呢?你怎么计算平均数?学生认为,可以采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从大数69中拿出22给4,再拿出21给5,这样就得到平均数为26。综合三种方法,学生发现了问题并提出疑问:到底哪一种方法最准确呢?经过讨论后,大家发现可以先用一种方法算出结果,然后再用另一种方法进行验算。经过三次变式,学生发现了规律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这三组数的平均数越来越大?为什么第二组比第一组的平均数要大1,而第三组的平均数比第二组大20?由此,学生得到了结论:因为这三组数的最后一个数在变大。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变式,不仅能够让他们巩固旧知,而且据此进行整体关照,通过观察和思考提出问题,使学生由单一思考走向发展式思考,实现了思维的综合。

四、渗透问题策略,提升发现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发现问题的能力因人而异,教师要给予耐心,关照每一个学生,并且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配合已有认知和主客观要素,引导学生寻找方法和角度,渗透问题策略,从而培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提升数学素养。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认识分数》这一课时,学生已经认识到了二分之一,并理解了分数的意义是将一块蛋糕等分为2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二分之一。此时笔者接着进行引导,在黑板上写了一块蛋糕的字样,但是没有画出蛋糕,然后将“一块蛋糕”四个字圈起来,表示一个整体,让学生理解:是不是一定要将每块蛋糕都等分成2份,每份才是二分之一?学生认为是要将蛋糕分成2份,笔者继续追问:难道一定是一块蛋糕吗?通过这一句话的追问,让学生开始展开思考,学生由此发现了问题,提出:不一定是蛋糕。那么一条线段可以吗?一个长方形可以吗?一个椭圆可以吗?一个彩带可以吗?……通过发现问题,学生进行探究后得出结论,从而深刻理解了分数中的单位1。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根据学情,让学生大胆提出疑问,并从不同的视角展开,自主探究发现问题,大大提升了数学思维。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教师给予足够的耐心和信心,提供空间和时间,从四个方面做足做好,让学生发现数学的学习意义,辨析新知,提升发现能力。笔者相信,假以时日,一定能够让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让数学课堂释放精彩。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