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申兴华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要从三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策略教学
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仍然停留在解决问题的层面。两者有何区别?从本质上来说,问题解决重在对策略的把握,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解决问题则重点在解决本身,其目的是要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技能。传统教学模式中,大多是将重心放在解决问题上面,因而也忽略了学生对问题解决的经历过程,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多策略引导,实现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现根据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思考。
一、多角度呈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问题是思维的花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抽象思维还处在萌芽阶段,教师要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建构学生的问题策略,就要从多个形式多个角度入手,进行丰富的素材呈现,让数学素材直观形象,新鲜有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帮助学生从大量数学素材中发现问题,进行有效的引导。
例如,在教学完百分数之后,笔者特意设计了多种数学素材进行内容呈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某家电超市在出售冰箱,从3月到5月有价格浮动,浮动如下:4月比3月下降了20%,5月比4月上涨了20%。5月的价格和3月的价格相比,是上涨了还是下降了?幅度是多少?
根据这一素材,笔者让学生思考:你从中发现了什么有效的数学信息?哪些是有用的?学生从数学信息中搜寻需要的素材,发现其中的问题:要求出5月的价格与3月的价格相比浮动多少,就要先求出冰箱在3月份的价格。可是如何求出3月份的冰箱价格呢?从题目中知道,4月比3月下降了20%,5月比4月上涨了20%。那就需要找到单位1,从而根据百分数的含义进行问题解决。
又如,在教学完简算之后,笔者特意设计了多个形式的应用活动,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展开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形式一:比速度。笔者让学生和计算器比一比,看看到底哪个计算速度最快。学生对此充满了好奇心:到底是口算快还是计算器快?他们拭目以待。两组学生进行分组活动,一组计算12.35-4.8-2.2,9.5÷2.5÷0.4;另外一组学生计算12.35-4.8+2.2,9.5÷2.5×0.4。结果学生发现,运用简便算法能够大大提高计算速度,超过了计算器。形式二:找错误。笔者让学生从一些练习中进行问题辨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问题,看看将会有哪些练习错误,有效规避练习的误区。笔者出示以下练习题:12×4+12×46;12×4÷12×4;5×0.2÷0.2;5×0.2+0.8。学生根据讨论后发现,自己容易将12×4÷12×4当作12×4+12×4来计算,为什么会这样呢?学生认为,主要是没有看清楚计算符号,另外一个就是急于想要运用简便算法,导致出现错误的结果。由此,学生发现简算的基本原则:一是要看清楚运算符号;二是要根据运算进行合理的分析,选择是否适合运用简算。根据这个发现,不少学生寻找相关的类似习题,进行辨析训练,从而大大提升问题解决能力。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通过多个形式、多个角度的问题呈现,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数学素材之中,进入特定的问题解决的数学情境,学生从中筛选信息,建立问题解决的思维网络,帮助学生树立审题意识,将数学困惑转化为数学问题,由此展开探究,有效规避认知误区,从而逐步提升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多空间引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弗莱登塔尓认为,学生的思维是广阔的,教师不能拘泥于简单的数学知识,而是要提供空间给学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是一个重要的数学能力,是有效建构问题解决的基础。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耐心,进行多空间的引导,帮助学生将知识内化于心,从多个角度聚焦问题,进行独立研判,展开自主探究,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就能够巩固所学旧知,培养数学技能。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 设计特定情境
小学生好动,但头脑较为活跃,教师要设计特定的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其能够集中精力,发现问题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激活数学思维。
例如,在教学完圆的面积之后,笔者设计这样的数学情境:播放一段400米跑道的视频,让学生观察跑道是怎么组成的?每个队员的起跑位置在哪里?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学生根据跑道的情况,提出了问题:相邻两个人的起跑线有差别吗?还有的人提出:为什么起跑线不在直线上?学生根据问题情境的设置,围绕问题展开自主探究,发现跑道一圈的长度=2个直段长度+圆周长;第二道的长度=2个直段长度+第二道圆周长。由此学生根据探究,找到了问题的解决策略。
2. 设计特定方案
在新课标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数学材料,其中包括直观形象的图片和文字。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有效的数学资源,进行适当的方法指导,训练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一内容时,笔者先出示长方形的面积推理过程,让学生思考:你想怎么来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学生提出猜想,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边乘高,也有的认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底边乘邻边。到底哪个才是正确的呢?学生产生了疑问,并提出要进行验证。在验证的过程中,学生提出问题:如果沿着高剪切平行四边形,然后再将剪切的拼接起来,会是什么呢?如果用面积为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平铺在平行四边形上,通过数方格得到的结果是多少?会和拼接后得到的面积一样吗?学生在这些问题的引导下,设计了两个方案:一种是数方格,一种是拼接。前者比较直观,能够直接得到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后者则需要进行转化,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已经学过的长方形。通过问题讨论和交流之后,学生发现了问题:底边乘邻边并不是长方形的面积,为什么?到底有什么区别?学生通过提问,展开探究后发现,底边乘邻边是将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来计算的,但事实上这个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并不相等。由此,学生找到了问题解决的方案,那就是必须要让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长方形的面积相等,那么该如何实现呢?学生找到了一条有效的路径:可以通过剪切拼接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
以上教学,教师设计特定的数学情境,并通过特定的方案引导,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带着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循序渐进,多而不乱,步步为营,引领学生找到问题解决方案。
三、多自主探究,激发学生分析问题
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主导。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究,基于学生的问题,展开多角度的交流和沟通,从已有的数学资源入手,分析已有信息,展开逻辑推理,从多个方面实施思维引导,激发学生分析问题,找到错误的关键,找到有效解决的路径,从而培养问题解决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这一内容时,很多学生都容易犯测量错误,为此,笔者进行了三个方面的引导:先让学生尝试用量角器来测量,结果有学生将量角器的尖放在角上,角的顶点与量角器的0刻度线的一个端点重合,另一条边与0刻度线重合。方法是对的,但是如何读出角的度数,学生却不知道怎么做了。此时笔者并不急于进行灌输,而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想一想,该怎么在量角器上找到角呢?学生经过探究后发现,量角其实就是将量角器上的角重叠在一起,只要让量角器的顶点和这个角的顶点重合,一条边和另一条边重合就可以了。最关键的是,要看另一条边对应在量角器的哪个刻度上。
以上教学,教师立足学生主体,基于学生的学情,展开自主探究的引导,让学生根据已有认知分析问题,展开问题探究,从而展开有效操作,最终实现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生硬粗暴。一方面要从多个角度呈现素材,另一方面要多空间引导,给予学生足够的耐心和鼓励,同时要多自主探究,教给学生数学推理的逻辑和方法,从而展开问题探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笔者相信,只要多加训练,就一定能够让学生的数学能力得到提升。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