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基于原点思维,培养学生“二次创造”

时间:2024-05-08

吴华平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担负的责任就是退回学生的思维原点,实现学生的二次创造,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越俎代庖,限制了学生的原创思维。本文根据教学实践,提出要基于原点思维,培养学生的二次创造。

关键词:原点思维;小学数学;二次创造;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教育家弗莱登塔尓曾经认为,学习数学唯一的正确做法,应该是发展学生的二次创造,培养学生的原创思维。何谓二次创造?就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维方式,重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现二次创造。有基于此,教师要有意识地退回学生的思维原点,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迎合学生已有心态,调整教学行为,不再一味地将现成的数学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结合学生已有能力,实施课堂探究,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共振,实现学生的二次创造。那么,到底从哪几个方面实现学生的二次创造呢?笔者现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和思考。

一、基于数学现实,引领学生二次创造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已有数学现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起点。但很多教师忽视这种现实的存在,常常会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教学设计,殊不知这样造成学生的认知流于肤浅,并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一旦数学题型出现变化,学生就会束手无策,无法灵活变通。有基于此,教师要从学生的数学现实入手,退回到学生的知识和逻辑起点,以此作为教学设计的基础,引领学生自主探究,发展二次创造。

例如,在教学一年级教材《比一比》的课堂练习时,有这样一道比较轻重的思考题(如图1所示):在最重的下面打对号,最轻的下面打叉。

这道题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难度,因为教材中原有的内容是关于一架天平不平衡的情况,学生根据自己坐跷跷板的生活经验,认为沉下去的一边是重的,翘上去的一边是轻的。这样就可以很快比较出轻重来。但这道习题中是两架天平,而且一个平衡,一个不平衡,学生会出现困惑。根据这一数学现实,笔者结合学生的思维原点,特意设计了图2(如图2)来进行有效过渡和转化,引领学生展开探究思考。

在图2中笔者设计了两个层次的过渡,第一个层次先让学生观察苹果和梨、梨子和草莓,根据天平的不平衡来判断这三种水果的轻重。学生观察后认为苹果比梨重,梨比草莓重,由此很容易得出苹果最重,草莓最轻的结论。第二个层次,学生根据两架平衡的天平,得到清晰的认知,从而顺利完成思维过渡,实现了二次创造,学会了推理和判断。

以上教学,教师有效把握学生的数学现实,以此退回学生的原有思维原点,以此为起点进行教学设计,给学生搭建了一个有效的探究平台,通过观察和比较,引领学生一步步实现了思维发散,由此开拓了学生的二次创造,实现了原创思维。

二、基于思维方式,促进学生二次创造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处理一些数学问题时,不但会有自己的惰性和惯性思维定式,也会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和创新思维。然而教师往往忽略这些,只教给学生单一的解题思路,导致学生无法融入课堂思维,无法实现自主思考。此时,教师就要退到原点,基于学生的思维动向,为学生提供交流和展示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现数学再创造,从而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用连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时,笔者先出示一个主题图,让学生观察图示中的数量关系: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一共有232本书,而后放手要学生根据已知信息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此时,笔者将学生分成五人为一组进行交流,学生提出问题:求平均每层书架放多少本书,并进行讨论解答。得到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种,先算出每个书架放的书的数量232÷2=116,再算出每层书架的数量116÷4=29(本);第二种方法,先算出两个书架一共有几层4×2=8(层),再算出每层放多少本书232÷8=29(本)。此时笔者并不急于教给学生更多的方法,而是让学生自主探究:想一想,还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学生认为,可以先求出232÷4=58,然后再求出每层书架放的书58÷2=29(本)。这种与众不同的解题方法得到了一部分学生的反对,此时笔者让学生说说想法,学生认为,列式232÷4是先将两个书架并排放置,这样就表示新拼起来的大书架一层有58本书;然后列式58÷2就表示原来每层书架平均放多少本。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自由展现自己的思维方式,从而促进了学生的二次创造,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

以上教学环节,教师给学生提供了独立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得到了全面的展示,对一些另类的解法也进行了有效的自主沟通和交流,从而实现了学生思维的和谐共振,在一个有效的课堂教学中达到二次创造。

三、基于思维过程,实现学生二次创造

在新知建构中,面对教学难点,教师要退回学生的原点,给学生提供一个有效的思维过程从学生的视角设计教学情境,把握思维流程,让学生参与整个过程,从而实现学生的二次创造。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教材《圆柱和圆锥》这一内容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一支牙膏出口处直径为5毫米,小明刷牙每次都挤出12毫米长,这只牙膏他可以用36次。后来这种牙膏进行了改装,直径改为了6毫米,小明还是习惯性挤出12毫米长来刷牙,新包装的牙膏他可以用多少次?这道题一开始学生都认为简单,结果算了半天,才发现原来计算非常烦琐,要先算出牙膏的体积:3.14×(5÷2)2×12×36=8478(立方毫米),然后再算出新包装后用的牙膏量3.14×(6÷2)2×12=339.12(立方毫米),最后再拿牙膏的体积除牙膏量8478÷339.12=25(次)。有没有更为简单的方法呢?学生探讨后认为可以用方程来计算。设新包装后的牙膏可以用x次,列式为3.14×(6÷2)2×12×x=3.14×(5÷2)2×12×36,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方程可以简化为9x=(5÷2)2×36,x=25。通过这样探究,大家都发现了更简便的方法。有的认为,原来的牙膏和新包装牙膏的底面直径的比是5∶6,底面积的比就是52∶62,也就是25∶36,新包装前能用36次,包装前后的牙膏总体积不变,因此挤出的量和使用的次数是成反比例的,新包装的使用次数就是25。

以上教学,教师退回思维原点,让学生经历整个思维过程,因势利导,带领学生从烦琐的计算到解方程,再到用比例来进行推导,整个过程思维层层递进,顺利实现了二次创造,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基于思维障碍,发展学生二次创造

在教学中,当学生出现思维障碍时,教师不要强势地进行批评和指正,更不能越俎代庖,而是要基于这一障碍,退回到学生的原点,设身处地与学生的认知学情顺应和契合,避免思维“教师化”,做到“学生化”,从而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发展学生的二次创造。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内容《百分数的应用》时,有这样一道习题:妈妈四月份工资纳税385元,根据个人所得税的标准:超过2000元以下不纳税,月收入超过2000纳税,不超过500元的部分,5%;500~2000元的部分,10%;超过2000~5000元的部分,15%。问妈妈四月份工资是多少元?这道习题有49%的学生都做错了。主要障碍在于,大家不知道分段计税的含义,不能够逆向思维。根据这两个思维障碍,笔者进行了三个阶段的设计。第一个层次,要学生找一找,在题目中分段计税的标准有哪些。等理顺这个问题之后,第二个层次,笔者要求学生算一算工资3500元、3900元和4500元分别要纳税多少。学生根据分段纳税,找到对应数量关系之后,算出纳税钱。第三个层次,要学生算出纳税385元工资应该是多少。通过三个层次的引领,学生一步步找到了问题解决的关键,从而有效发现了自己的错误所在,突破了思维障碍,完善了自己的二次创造,提升了数学思维。

以上教学,教师基于学生的思维障碍,退回思维原点,顺应学生的思维层次,分层设计引领,让学生自主探究解决,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究,强化了对障碍根源的认识与分析,提高了“免疫力”。

总之,教师退回思维原点,是对学生的尊重和理解,更是顺应学生主体,能够发展二次创造,有效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