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说学逗唱

时间:2024-05-08

何建清

摘  要:在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采取趣味化教学方式是十分重要的,它能引导低段学生全身心地参与到数学学习过程中去。把“说学逗唱”运用到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之中,能够实现寓教于乐,提升低段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低段;说学逗唱;趣味课堂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自控能力相对薄弱,为了能够成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笔者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尝试引入学生比较喜爱的相声基本功“说学逗唱”,为学生创设充满趣味性的课堂氛围,改变抽象枯燥的学习状态,实现寓教于乐,这样学生才能乐于接受,才能够在生动有趣的活动中提升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一、营造“说”的氛围,碰撞思维火花

在低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说”的训练非常重要,“说”的训练一方面有利于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也能显著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想说就说,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进而迸发智慧的火花。

例如,在教学“比较大小”时,笔者为学生创设了猜卡片的游戏情境。笔者提前为学生准备了58张橙色卡片,让学生猜一猜这些卡片一共有多少张?游戏的形式立刻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理,学生们踊跃说出了不同的数字。很显然,这些数字都非常离谱。接着笔者拿出了10张紫色卡片,要求学生展开对比观察,并再一次估计橙色卡片的数量,经过这一环节之后,学生估计的结果较为准确。在揭示了正确的卡片张数之后,笔者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大家第二次估计得更准确一些呢?由于前面的游戏活动非常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每个学生都能够踊跃回答,畅所欲言。经过交流和反思之后,大家得出了统一的结论:为了能够获得更准确的结果,首先需要结合相应的参照标准,也就是老师所提供的10张紫色卡片。

伴随新课改进程的日渐深入,在实践中,作为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观念,和学生之间架构平等的合作关系,为学生营造民主的氛围,这样学生才能够充分体会来自教师的尊重和宽容,感受教师对自己的信任和理解,进而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充分表达个人见解,并就此提出疑惑和困顿。双方之间能够平等地交换意见,也能够针对所得到的不同答案展开对比和深入分析,进而筛选出最佳的解决举措。为了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更多地习惯于以下交流方式:通过这个算式,你能从中发现哪些规律?能否同其他的小组成员谈一谈你的不同见解?根据所提供的信息,你能否设计一个数学问题?针对这一解题方法,你是否认可?

二、趣化“学”的形式,推进深度学习

在低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学”的形式进行趣化,还要用学生喜爱的游戏以及魔术等不同的活动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学习,这样既能够迅速聚焦学生注意,还能够有效推进他们数学学习的深度。

1. 组织游戏化学习

低段学生很容易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出现精神不集中等现象,而且易于被外界事物所干扰,但他们都喜爱游戏,所以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计充满创新和趣味性的数学游戏,进而激发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100以内数的认识”一课时,为了能够有效激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笔者为学生设计了以下导入游戏:选择10名学生,将他们分成5个小组。游戏规则如下:将提前制作的数字卡片平均分发给5个小组,每个小组每次游戏随机抽取一张卡片,然后指派小组成员读出卡片中的数字以及前后数字,如果小组成员回答正确,就能得到教师奖励的一颗星,规定时间内得星最多的小组就是胜者。此外,要求其他学生在观看游戏的过程中要集中注意力,如有答错的地方,还要为他们指出错误。学生们跃跃欲试。游戏活动的引入,既能有效活跃课堂氛围,又能改变枯燥的数学知识状态,显然提高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度,能够保障较高的学习效能。

2. 组织竞赛化学习

传统模式下的数学教学,较为普遍的就是题海战术,学生展开机械式训练以提升数学知识技能,由此也引发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厌倦。数学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在复习和巩固阶段可以充分利用游戏的形式对其进行呈现,学生在完成游戏的同时能有效实现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巩固。

例如,笔者在组织低段学生复习“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提前准备了三组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道数学计算题,旁边还准备了一个大纸盒,纸盒中的每一个小球都标有相应的数字。具体规则如下:每个学习小组指派一名学生从卡片中抽取一道数学题,在计算出结果之后,先选择出标有正确答案的小球,再将这个小球交给另外一名小组成员,并由这名小组成员对具体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如果计算正确,可继续游戏;如果计算错误,首先需要纠正错误,然后再继续游戏。在规定的时间内,哪个小组能够算得又多又准确,哪个小组就能得到相应的奖励。通过这样的形式,自然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数学复习的参与度。

三、借助“逗”的幽默,突破学习难点

海因·曼麦认为,针对严肃的真理的表达如果可以结合幽默的方式,其效果显然要好于直接告知的方式,而且更易于接受。低段学生在做数学作业的过程中经常出现同类错误,想要根治并不难,只需要充分利用幽默的语言,使课堂充满欢声笑语,这样学生就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展开学习,从而有效地帮助他们突破学习难点。

例如,在教学“退位减法”时,“1000-243=”这种类型的习题对学生来说是很大的难点,为了能突破这一难点,笔者组织学生展开充满趣味的学习。笔者在收集网络资源的过程中,看到一位教师选择了这样的叙述方式:数学王国迎来了非常有趣的一家人,“0小子”是个穷光蛋,减3不够,于是向“十叔叔”借钱,想不到“十叔叔”也是个穷光蛋,但是他乐于助人,向“百伯伯”借,想不到百伯伯和他們都一样,为了面子问题悄悄地向“千爷爷”借,千爷爷将仅有的1000元钱借给了百伯伯,而百伯伯立刻将它换成了十张100元,自己留下九张之后,借给十叔叔一张,十叔叔将这张100元换成了十张10元,自己留下九张,拿出一张借给0小子,0小子欢天喜地地用它来减3……

这种充满幽默感的点拨方式,能够直击学生心灵,使学生感受到与众不同的学习方式,既有利于调节学习情绪,又能够驱散枯燥学习过程中的疲劳;既实现了对教学内容的趣味化处理,又使整个教学过程充满了形象化的特征;既直击难点,又易于学生理解,实现了有效巩固。

四、借助“唱”的旋律,强化理解记忆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儿歌所具有的典型特点符合他们爱唱爱说爱动的性格特征,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入儿歌,以此帮助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

1. 在“唱儿歌”中加深数学理解

将儿歌引入数学课堂,首先能够让抽象的概念学习充满趣味性和生活化特点,其次能够有效改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畏惧心理,缓解他们的厌烦情绪,最后学生还能够在实际参与的过程中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例如,在带领低段学生认识简单的几何体时,可以为学生创编儿歌:教室是个长方体,我们坐在它的肚子里;电视也是个长方体,观看的时候不能近距离;书柜还是个长方体,图书知识藏在它的身体里……引入儿歌之后,还可以组织学生继续编唱,这样学生们在听儿歌、编儿歌以及唱儿歌的过程中能够轻松实现对长方体的理解和认知,也能够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空间概念,帮助他们塑造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

2. 在“唱儿歌”中强化数学记忆

很多数学概念及规律需要依靠学生的记忆,但如果以死记硬背的方式来记忆,不仅过于枯燥,而且还容易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厌烦情绪。也有部分教师选择机械式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深化理解、加深记忆,虽然效果不错,但很显然也加重了學生的负担。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一部分数学规律创编成儿歌,这些朗朗上口的儿歌,既让学生们在饶有趣味的朗读中强化了记忆,又让教师收获了事半功倍的教学实效。

例如,低段学生对于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很容易出错,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基于儿歌的方式对此进行总结:加减乘除小括号,三步计算要记牢,优先括号第一步,之后乘除要算好,最后加减不急躁,同级运算看顺序,先来后到莫混淆。小学生对儿歌的记忆深刻,不仅源于儿歌朗朗上口的特点,也源于他们对儿歌的喜爱。学生将早已练成的本领迁移至数学学习中,同时迁移的还有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能力,由此便能实现对学习资源的充分利用,这一点和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完全吻合。

总之,在低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创设具有开放性、趣味性的教学氛围,少一点刻板,少一点空洞,就能呈现更多的精彩。引导学生在“说、学、逗、唱”中进行趣味化数学学习,既能够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又有助于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可以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快乐,体会丰富多彩的数学学习活动,促进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