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尤静斐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引入信息技术,能助推学生的直观理解,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信息技术融“声色光影”于一体,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能让数学知识可视化、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能助推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创新。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效用,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信息技术;直观理解;教学利器
伴随教育信息化步伐的加快,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来说,信息技术就是一把“利器”,能助推学生的直观理解,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能提升学生的应用能力。信息技术融“声色光影”于一体,将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整合,能让数学知识可视化、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能助推学生数学学习的实践创新。
一、引入信息技术,助推学生直观理解
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强、抽象性高,尤其当涉及一些动态的、三维度的、复杂性的问题,传统的媒体教学就显得捉襟见肘。将信息技术引入数学教学之中,就能发挥信息技术的独特优势,助推学生的理解。信息技术,能降低学生数学理解的难度。教学中,教师可以用“问题”作为路标,以“信息技术”作为载体,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性、自发性、自能性、自觉性的数学学习。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进行整合、融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借助信息技术的化抽象为直观的功能,能助推学生的数学理解。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效整合,不是搞“花架子”,不是为了信息技术而信息技术,而是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功能,助推学生的数学理解。比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苏教版四年级下册),学生通过数学实验,能轻松地感知、认识到“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小于第三根小棒时,三根小棒不能围成三角形”,但对于“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小棒时,三根小棒能否围成三角形存在争议”。由于“小棒本身的宽度”,致使某些学生固执地认为,“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小棒时,三根小棒能围成三角形”。对于这样的“超验性的数学知识”,如何让学生理解,就成为一个教学难点。教学中,笔者适时引入信息技术的“动画技术”,将动画聚焦于“两根小棒合拢的过程”。通过动画展示,学生直观地认识到,当两根小棒的长度和等于第三根小棒时,两根小棒合拢后不能拱起来,因而不能围成三角形。如此,通过学生的感知,突破学生的数学理解难点。
在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能改变传统教学中过于呆板、枯燥的讲解方式,让复杂的、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直观,从而能助推学生的数学发现。教学中,教师还可运用信息技术将某些重点内容定格、拉长、放大,从而拓宽学生的数学理解通道。
二、引入信息技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不仅具有視听功能,不仅具有信息传输功能,而且具有交互功能。信息技术之于数学教学,不仅能发挥演示作用,而且能发挥交互功能。通过信息技术的交互性,可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直接与信息技术进行交往。因而,引入信息技术,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说,信息技术拓展了师生互动的时空。
比如教学《圆的周长》(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这一课,笔者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对圆的周长、直径等进行测量。为了能让学生直观感知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倍数关系,笔者引入excel表格,让学生一边实验一边将实验数据实时上传。在屏幕上不仅显示出了每一组的实验数据,而且将全班多个小组的实验数据进行汇总,形成了一个基于全班学生数学实验的“大数据”。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直观观察到数据的动态变化,观察到圆的周长和圆的直径的比值的动态变化。有学生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始终在3的上下波动;有学生统计后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接近3.1的次数最多;还有学生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是一个小数,而且这个小数的位数比较多,等等。在信息技术的介入中,学生感受、体验到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商的特殊性。引入信息技术,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地进行探究。
教学现场包含诸多生态因子,包括教师、学生和数学。作为教师,要主动运用各类数字化资源,将之嵌入开发的网络平台之中,使之发挥更全面、更充分的功能支持学生的学习。如此,学生在学习中就能主动与信息技术媒体互动,从而获得数学学习力的提升、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三、引入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应用能力
信息技术能将教材中抽象的定义、定理、公式等直观化。信息技术能为学生营造一个通透的场域。置身于这个场域之中,学生的各种视听感官交互作用,从而能形成由片面到全面、由现象到本质、由感性到理性的全面认知。信息技术中的音频视频、图片动画、模拟实验、互动课件等,能给学生的数学学习以强大的助推力。换言之,置身于信息技术所营造的数学学习场域之中,学生能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知。
比如教学《平移和旋转》(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教材中静态的资源下载到桌面上,借助信息技术的拖动、平移和旋转功能,将一些常见的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在平移和旋转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注意旋转的中心、旋转的方向和旋转的角度,等等。引入信息技术,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比如平移的方向,借助动画中的动作路径、触发器、同步动画等技术,能让学生感知到图形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能让学生感受、体验到平移的特质。有学生认为,平移就是直直地、平平地运动;有学生认为,平移就是平移的对象移动时不发生偏转,等等。尽管学生还不能用语言将平移的特质、本质清晰地表达出来,但已经能借助信息技术感受、体验到平移知识的数学本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网络环境的构建,交互软件的介入,让数学课堂更为精彩、高效。
信息技术能扩大学生的认识空间,缩短学生的认知历程,减少学生数学想象、数学思维的困难程度。对于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逻辑思维提供了有益的支撑。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数学教学内容的特质、学生的具体学情,结合信息技术的特点运用信息技术。将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整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效用,能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