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陈云菊 顾晓东
摘 要:教材习题是学生巩固知识技能、发展数学素养的重要载体,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需要,二次开发教材习题内容,引领学生深入开展数学探索,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进行数学思考,系统内化数学知识,推动数学思维进阶。
关键词:教材习题;拓展;思维进阶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对教材的使用提出了如下建议:“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的取舍或调整。”全新的课程标准蕴含了全新的理念:教师是“用”教材而非“教”教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情需要,充分调动自己的经验和智慧,恰当、灵活地进行课程内容的调整组合、补充延伸,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数学探索,有根有据、有条有理地进行数学思考,系统内化数学知识,发展学生数学素养。
下面以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的教材习题拓展教学为例,谈谈通过对教材习题内容的适当调整和增补,更深层次地、创造性地挖掘教材习题蕴含的发展性价值,全方位推动学生数学思维进阶的实践和思考。
[?]一、瞻前顾后求通联,让思维向更远处发散
小学数学教材中往往会设计一些呈显性关联的习题,这类习题所涉及的相关联的知识由于外在相似点较明显,学生易于发现和掌握。教师教学时,若能把握教材的设计意图,联系前后教材中有关联知识的习题,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发现这种关联性,就会有效激活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更透彻地理解知识,构建合理的知识框架,从而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如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练习五的第2题是这样的:
17×4+20 31+5×30 175÷7-2
17+4×20 (31+5)×30 175÷(7-2)
在教学时,组织学生自主计算后,引导学生比较每组中两题的异同点。学生发现:每组两题数字相同,运算符号相同,但运算符号的位置变化或小括号的使用使运算顺序发生改变,结果也就不同。至此,这道题的基本使命似乎已完成。但练习五第7题的设置让我们意识到编者的意图不仅仅如此:
不计算,在○里填“>”或“<”。
40×5+3○40×(5+3)
162-24÷6○(162-24)÷6
137-75-25○137-(75-25)
因而,我們可以针对练习五的第2题再次抛出一问:如果不通过计算,你能用其他方法比较出上下两题哪个得数大吗?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成功激起了学生的探究热情,经过小组再讨论,学生又发现:从乘法、除法意义和变化规律上去理解每一个算式,很容易就能比较出每组两题得数的大小。以第一组两题为例:17×4+20可以看作比17个4相加的和再多20;而17+4×20可以看作比20个4相加的和再多17,17个4相加的和明显小于20个4相加的和,而另外分别加上的两个数大小差不多。这样一比较,就知道17×4+20<17+4×20。同理,根据之前所学“被除数、除数、商”之间的关系,学生已经知道“被除数不变,除数越大,商越小;相反,除数越小,商越大”的变化规律,所以第三组两题不用计算,很容易就看出175÷7-2<175÷(7-2)。
有了以上两组题比较大小的经验,再来看练习五第7题,看似复杂的两步计算式题的大小比较,在学生眼中俨然演化成简单的部分与整体之间关系的比对,难以消化的新题型迎刃而解。可见,把相似或相通的数学习题整合联结重新设计,通过问题引领、对话交流,引导学生对比分析,沟通其区别与联系,追溯其知识根源,有助于学生在反思中逐步明晰知识的本质,在整体感知和比较中丰富和发展数感,学生思维的维度将更加广阔,思维方法将更加灵活。
[?]二、顺应学情求延展,让思维向更宽处拓展
教学不仅仅是“教”,更是“导”。如果整个教学过程全靠教师的方法影响、同化学生,学生的思维过程就会缺乏广度和深度,也就谈不上对知识的深刻理解。教师应顺学而导,给予学生充足的探究时空,充分思考和表达观点的机会,促进学生思维冲突,自我寻求解决之道。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有趣的乘法》里有这样一组题:
直接写出下面各题的得数,并比较每组两道题,说说有什么发现,和同学交流。
24×26= 44×46= 74×76=
25×25= 45×45= 75×75=
学生在经过观察计算、比较交流后发现:每组题都是形似(a-1)×(a+1)与a×a的乘法算式,而每组第一题的乘积都比第二题少1。本来得出这样的结论,就已经达到教学要求,可以到此为止了。但有学生发现,每组第一题的两个乘数的和与第二题的两个乘数的和相等,如24+26=50,25+25=50;44+46=90,45+45=90。教师抓住这个契机,适时引导:以中间一组算式为例,还有哪些两位数加两位数也等于90?它们的乘积又是多少呢?这里面会不会也藏有什么规律呢?问题激起了学生的兴趣,他们马上列举出一些情况:43×47=2021,42×48=2016,41×49=2009,40×50=2000,39×51=1989……进而探讨发现:两个乘数的和不变,两个乘数相差越大,所得的乘积越小;反之,两个乘数相差越小,所得的乘积越大。在第二组中,44与46两个乘数相差2,45与45两个乘数相差0,显然45×45>44×46,这和我们开始计算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
学生的发现经验证正确,他们顿时跃跃欲试。此时教师再次给出挑战性任务:根据这个有趣的发现,用3、4、5、6这4个数字组成两个两位数,要使乘积最大,应该怎样组合?在小组合作探究中,学生的思路渐渐清晰:要使两个数的乘积最大,首先要使这两个数尽量大。因此这两个乘数的十位选择6和5,剩下的4和3放在个位。这时就会出现两种情况:64×53或63×54。64与53的和是117,63与54的和也是117,到底哪种组合乘积更大呢?这时学生主动运用刚才发现的规律,指出63与54的差较小,它们的乘积最大。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教师顺应学情,用一题带多题,逐层深入、拓展,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验证和总结规律,并应用规律去解决更复杂、更抽象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发散而变通的,教师要做的就是顺着学路调整教学,适时有效设问,适度点拨拓展,让学生无疑而生疑,有疑而思辨,解疑而提升。
[?]三、有心栽花求渗透,让思维向更深处探寻
无论是建立数学概念,探究数学规律,还是解决数学问题,都需要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引和运用。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习题中所包含的数学思想,在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将它们渗透到具体内容中去;在课堂教学中,有选择地用数学思想方法去揭示知识的实质,定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优化思维结构。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50页设计了一个“动手做”内容——框数游戏:
教师设计了框数游戏的实践活动。首先,学生根据要求每次用长方形框出不同的3个数,很快算出了它们的和。例如:16+17+18=51,29+30+31=90。在观察和比较中,学生很快有了发现:一是任意框出的三个数相邻之间都相差1。此时教师并不满足于学生现有思维发展水平,而是有意渗透了代数思想方法:如果中间一个数用图形★来表示,你准备怎样表示另外两个数?三个数的和又怎样表示?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用★-1和★+1来表示跟★相邻的两个数非常合理,进一步也就能得出“用★×3表示三个数的和”。在这一拓展的过程中,代数的初步思想在学生头脑中有了粗浅的萌芽。
在后续应用练习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横着框出三个数,它们的和正好是中间数的3倍”这一结论,于是教师及时反向拓展:你能框出和是30的三个数吗?学生在尝试运用刚得出的新经验去逆向思考、验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理解了“移多补少”这一平均数概念的本质内涵,更进一步体验了从具体到抽象,再化抽象为直观的数学认知过程。为了进一步升华,教师还让学生选择竖着框三个数以及横竖结合框5个数等框数游戏,学生在越来越熟练的操作中,不仅体会到数抽象成符号的简约与便捷,由此渗透的符号意识和方程、数形结合等思想方法,还有助于学生抽象推理、反思交流等核心素养的提升。
數学知识的探究过程,也是数学思想方法的发生过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习题,有心栽花求渗透,做到纵横捭阖,让学生在自如的探究中充分展开高阶思维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更有利于学生思维向更深处漫溯。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使用教材,尤其是对教材习题设计、调整和增补是一种极富主动性、创造性的工作,如果能既不脱离教材提供的习题,又能根据教学实际进行灵活挖掘和适当整合,创造性地尝试多种构思,合理地引导教学过程,就会让教材习题效用最大化。这样有意义的教学活动,才能让学生的思维过程更深刻,思维方法更灵活,思维品质更上一个台阶。同时,教师的专业素养也将在实践、调整与反思中得到提升和完善。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