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陈顺美
[摘 要] 在小学教学中,教师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起点,抓好概念教学的四个层次,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验,准确把握概念核心,让学生形成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
[关键词] 概念;思维;技能
概念是数学思维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对事物本质的一种抽象解释. 在小学教学中,概念大多反映数形的定义、法则等,这些概念犹如一个网络,勾连起了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奠定了数学学习的基石,为下一步的探究提供了基础保证. 其重要性既关系到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也关系到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 教师要从概念入手,准确把握概念核心,在概念的本质和内涵上下工夫,让学生学会思考和探究,并形成科学的数学思想方法观. 为此,笔者提出要从四个层次入手抓好概念教学,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现结合自己的实践,谈谈思考和体会.
■ 循序渐进,启发、引导、发现概
念本质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新知的建立是从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经过内化而后自主建构形成的,激活已有经验和知识积累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 在小学数学概念教学中,概念的抽象性给学生制造了诸多的学习困难,为此,教师要从学生经验和认知基础入手,提供一个循序渐进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引导学生从原有经验和认知中提炼概括,实现对数学概念的升华与理解.
如教学“认识分数”这一教学内容时,对于分数的认知,学生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其一,感性的直观体验阶段,以认识单个整体的几分之一为主要内容. 这个阶段将平均分作为标准,让学生能够直观感受体验,知道什么叫平均分,并由此得到平均分与分数之间的关联,能够熟练使用分数来表示相关部分占整体的几分之一,如一个苹果的■、一个饼子的■等.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强调平均分这个概念,引导学生对平均分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同时为下一步深入地探究分数提供基础. 其二,认识由多个实物组成的整体“1”划分出来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 这个阶段的认知,由原来的单一实物发展到了多个实物,通过感性积累提炼出“整体1”的概念,并由此建构分数的意义. 这个基础基于第一阶段的“平均分”旧有认知和经验,是建构分数意义的起点. 其三,从数学理性逻辑的角度来看,理解和把握分数的意义,并能沟通分数与除法、分数与百分数、分数与比等知识间的联系,在除法的意义上来建构分数的概念并理解分数,同时能深入体验两个数量关系之间的分数意义.
在以上三个阶段中,学生要遵循一定的规律,层层深入. 笔者根据教材出示了这样一道题:如图1和图2所示,阴影部分能否用分数表示?怎么表示?
■ ■
针对这道题,很多学生提出:因为阴影部分不是整个三角形平均分的一部分,因此不能用分数来表示. 结果是否如此呢?显然这是学生受前两个阶段“平均分”这一划分标准的影响,对分数的认知出现了偏差. 那么,该如何突破这个困境呢?我进行了如下变式改进:如图3和图4所示,想一想,阴影部分用分数应如何表示?通过这个环节的设置,学生自然而然地会使用平均分的标准来理解分数. 接下来,我出示第一幅图,学生的思路被打开了,从旧有的“平均分”固定模式中走了出来,自己对分数概念从本质上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并能提升数感,获得了估测意识的提高.
■ ■
■ 激活经验,操作尝试形成概念
技能
数学概念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将现成的概念照搬到学生的脑子里,这不但是对学生的伤害,也是极度荒谬的事情. 学生只有通过自己对概念建构过程的体验,借助自我经验,通过操作尝试,才能培养概念相关的技能,发展数学思维. 为此,教师要善加引导,激活经验体系使其积极参与,使课堂教学变“活”、变“深”.
如教学“四边形的认识”时,笔者在学生学完内容之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把一个正方形沿着直线剪掉一个角,请问还剩下几个角?学生提出疑问:如果剪掉一个角,会破坏其他的角怎么办?显然这个问题并不是关键,关键是要学生思考如何展开“剪”这个教学活动,而后对剪掉之后形成的角进行有序地探究. 为此,我鼓励学生思考:怎样才能沿着直线剪掉一个角?剪掉后出现了哪些图形?想一想,有几种剪的方法?会出现哪些情况?在我的鼓励和启发下,学生剪出了如下图形(如图5所示).
■
学生通过自主体验,认识到将一个正方形沿直线剪掉一个角后,剩下的部分可以是一个三角形,也可以是一个梯形,还可以是一个五边形,总之,不同的剪法,能够出现不同的情况.
在概念形成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和尝试,能够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形成概念技能,与此同时,通过概念开放题的设置,能使学生在概念学习过程中体验到价值所在,由此发展创新能力.
■ 结合实际,自主探究升华概念
理解
数学是为生活服务的,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需要通过亲自体验和感受才能实现. 为此,教师要抓住概念的关键点,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获得对概念的升华和理解.
如教学“克”和“千克”时,从理论上,学生能够接受一千克等于1000个“一克”的概念,但从生活实际出发,学生则很难将1000克与现实物体挂钩,以至于出现像“一只公鸡30千克,一千克棉花比一千克铁重”的错误认知. 究其本质,在于学生对千克这一质量单位并没有建立起直观的数学表象,对这一物质概念的虚无抽象性没有获得感性体验. 为此,我重新做了课堂设计,展开两个层次的活动进行探究.
1. 估一估,称一称. 我准备了一千克的橘子和一千克的苹果,让学生用天平来称,数数一共有几个橘子、几个苹果. 然后猜一猜一个橘子或者一个苹果平均下来大概有多重,以及苹果和橘子相比,哪个更重. 学生根据测量结果得到反馈,认为1000克的橘子是5个,苹果是4个,那么平均下来一个橘子大约有200克,一个苹果大约是250克,由此可知,一个苹果比一个橘子重一些.
2. 猜一猜,算一算. 让学生准备一个袋子,袋子里装一些水果,像苹果、橘子、梨等,让学生进行小组操作活动,称出一千克的水果有几个,然后让小组学生汇报自己是如何称量并计算的,说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先猜测橘子的重量,然后通过操作来验证结果,最终获得切身体验,实现对质量概念的深入理解.
在以上教学环节中,通过估一估,让学生对克和千克有了初步的感性体验,而后再用称一称,让他们真切感受克和千克的质量. 在这个估重和称量的过程中,学生触摸并感知到了“克和千克”的生活实用性,并由此获得了对这一质量概念的正确建立,有效提升了对概念的深刻理解和认知.
■ 拓展延伸,尝试解决深挖概念
内涵
数学学习的终极目标是学以致用,实现数学化思维,通过思维的内化,解决生活中普遍存在的数学问题. 这个教学目标的实现,显然离不开教师在教学中的钻研和把握. 如何让学生获得知识的延伸呢?教师要从两方向入手,一方面要对概念的本质有深入透彻的理解,另一方面,则要善于抓住知识的延伸点,带领学生深入数学本质,拓展数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尝试能力和创新能力.
如教学“认识分数”时,我给学生创设了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扮演其中的角色,而后抛出问题进行拓展延伸:小吃店门口卖大饼,一个顾客要了一个饼的■,另一个顾客提出要■. 想一想,如果你是这个顾客,你想要的是整张饼的■,还是剩下部分的■?说说你要的是多少.
此时,学生分组展开讨论,认为另一个顾客要的■,不是整张大饼的■,而是第一个顾客买了之后剩下的■,这个时候的整体“1”不是整个大饼,而是卖掉■后剩下的大饼. 有的学生则认为,这个顾客要的是原来大饼的■,此时的整体“1”就是原来的整张大饼.
通过这样的设计,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需求,选择并把握分数的本质意义,对分数当中的关键要素“整体1”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从根本上加深了对分数概念的把握,并有了更深入的体验和感受,由此将分数的认知空间拓展开来,为下一步对分数概念的继续深入探究提供了基础.
总之,在概念教学中,把握概念的本质,是有效教学的起点,也是原则. 另一方面,教师还要研究学生的认知起点,抓好概念教学的四个层次,从根本上促进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体验,这是提升概念教学有效性的基本要素. 笔者相信,只要把握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水平,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就能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实现数学教学的核心价值.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