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和策略分析

时间:2024-05-08

陈丽婷

摘  要: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心理发展易受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文章探讨了幼儿家庭教育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关系,从幼儿的安全感、同理心、人际关系和个性发展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当前幼儿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用正确教育方式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期帮助幼儿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家庭教育;幼儿教育;心理健康

常言道:“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如何教养儿童才能培养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呢?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第一,家庭;第二,学校;第三,儿童所在的集体;第四,儿童本人;第五,书籍;第六,偶然出现的因素。由此可见,家庭在塑造儿童心理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深入地探讨家庭教育如何在幼儿成长的过程中发挥作用是十分必要的。

一、做稳定的抚育者,满足幼儿陪伴需求

著名的美国人本主义学派、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求被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婴幼儿主要体现在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两个层级,如何根据这些心理知识来抚养和教育幼儿是人类文化行为中的重要事件。历史上从未出现过像今天这样重视的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目前在我国,婴幼儿的生理需求基本能够得到满足,但在给予婴幼儿情感支持这一方面还有进步的空间,也就是安全需求。婴幼儿需要一个稳定的抚育者,一个可以让其长期依恋的对象,从而帮助婴幼儿建立起基本的安全感,这需要良好的家庭教育与陪伴氛围。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家庭在物质上给予了幼儿极大的满足,饮食营养搭配合理、服饰审美到位,却忽视了幼儿的心理需求。例如,某幼儿园的幼儿,其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生活上被照顾得很好,但由于其父亲长期在外地工作,幼儿与父亲的情感交流甚少,平时沉默寡言,性格内向被动,情感上比较疏离。目前,在社会中,类似这样的幼儿还有很多,多是由于工作的关系,父母一方或双方都不在幼儿身边,特别是在偏远的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很多家长不了解,在一个人的婴幼儿时期,若长期缺失父母的陪伴,他们会有“被遗弃感”,会以为是自己的错,导致父母离开他,从小就在自我否定中度过,认为自己不够优秀,不重要,从而变得自卑,逐渐形成讨好型人格,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会战战兢兢,压抑自己的需求去满足别人。这样的人格导致幼儿未来难以拥有幸福的人生,跟其父母的关系也会变得陌生,难以建立起良好的亲密关系。

幼儿时期陪伴的缺失,即使长大后做出巨大的努力,也难以弥补。幸运的是,上述案例中的幼儿一直有其母亲陪伴,满足了基本的安全感需求。在现实生活中,如果父亲或母亲不能常常回家陪伴孩子,也应尽最大的努力满足幼儿的陪伴需求,如每天进行视频通话,夸奖和鼓励他们,告诉幼儿父母其实很爱他,不舍得离开他,只是因为工作的原因,才被迫与他分开;此外,父母还需多了解幼儿的想法,满足幼儿其他方面的一些需求。

幼儿父母一定要有一个共识,童年其实很短暂,应尽量不缺席自己孩子的童年。尤其是幼儿时期,他们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如果父母双方都不能陪伴幼儿,要尽量保证幼儿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抚养者,和幼儿保持一个好的情感连接,让幼儿能够建立起基本的安全感。

一个人在婴幼儿时期被对待的模式,会潜移默化为日后其对待自己的模式,心理学上称之为“内在父母”,这些模式会无意识地影响幼儿的一生。在孩子0到6岁的这段时期,父母及家庭要让幼儿在充满爱的环境中长大,给幼儿的健康心理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充分关爱幼儿,使幼儿建立足够的安全感

某家长反馈,其孩子经常在许多朋友在场时突然大发脾气,如何哄劝都无济于事,让她非常尴尬。经过观察,发现该幼儿的母亲在有其他幼儿在场时,过多地关注别人家的孩子,缺乏对自己孩子关注,忽略了自己孩子的情绪、感受和需求,从而使得幼儿认为其母亲没有那么爱他,由于害怕失去母亲的爱,幼儿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只能通过发脾气来引起母亲的关注。针对这种类似的情况,便需给母亲提出以下建议:如果再遇到类似的场景,不要责怪幼儿,不要纯粹地讲道理,而应先安抚好幼儿的情绪,可以抱着幼儿,轻轻地重复说:“妈妈很爱很爱你的。”等待幼儿情绪稳定之后,再跟幼儿讨论刚才发生的事情。家长尝试着如此操作几次,幼儿便再也没有进行过这样的吵闹。在陪伴幼儿的过程中,只有真正了解幼儿的需求,才能帮助幼儿建立起良好的安全感。

当幼儿闹脾气时,家长不要急于评判幼儿的对错,更不要企图让其当下就做出改变,要了解幼儿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理解并接纳,尽量满足幼儿的需求,给予幼儿时间缓冲、观察、尝试,允许幼儿表达自己的想法,并积极回应,处理好幼儿的情绪,让其在实际行动中,感受到父母的关爱,那么冲突就会升级为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机会,也是提升幼儿安全感的最佳时机。幼儿年纪较小,很多时候甚至无法清楚表达自己的需求,父母要透过幼儿的行为去猜测、判断他们真正的需求,并向其求证,使其相信,无论如何,父母一直都是爱他们的。当幼儿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时,他们才会一步步地离开父母的怀抱,走向精彩的世界。

幼儿在发脾气时,父母一定要弄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爱应该是有底线的,对不能满足的要求,也要坚定地拒绝。

一般而言,幼儿不会无缘无故地大吵大闹,很有可能是深陷麻烦,却不知道怎么处理,父母要弄清楚背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帮助处理。尤其不要鼓励幼儿“报喜不报忧”,父母应该是幼儿的港湾,包容幼儿,接纳幼儿,给予幼儿重新站起来的力量和时间,这样的家庭关爱,会极大地给予幼儿成长的沃土,促使幼儿成为自信和勇敢的人。

三、培养幼儿同理心,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务必要对幼儿有同理心。家长的任何举动,其实幼儿都看在眼里,虽然同理心很难通过语言进行解释,但是可以通过行为让幼儿理解。例如,家人之间互相体谅,关心,为对方着想的行為或语言;用同理心来对待幼儿,当幼儿感受到家人的同理心给他带来了愉悦时,他自然就理解了什么是同理心,并且可以有意识地进行模仿。

从以下列案例进行分析,如果幼儿的作业还没做完,就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家长应该把幼儿抱到床上让他睡觉,还是叫醒他,让他继续做作业?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选择,有同理心的父母认为:幼儿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说明一定很困了,应该让幼儿先休息,第二天早上早点起床,完成作业即可。如果连睡眠和健康都无法保证,那其他方面也没有意义。这种带着同理心的爱,其正面的影响比按时完成一次作业更多,让幼儿感受到父母的爱以及对他的体谅,父母有弹性的处理事情的方式方法,能给幼儿带来力量,让幼儿在遇到困难时,坚定地朝着自己既定的目标前进。

除此之外,家长还需要让幼儿理解人类生活的这个世界,不是黑白分明,非好即坏,非对即错,而是善中有恶,恶中有善,社会公认的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坏人有时候也会做好事。在幼儿从小就听到的故事里,大灰狼就是坏的,小羊就是善良的,其实即便是大灰狼,它也有自己的难处,它不吃小羊就会饿死,大灰狼吃小羊也是不得已的。在这样一个多视角,宽容的环境中长大,幼儿才会慢慢建立起同理心,在与别人沟通合作时,学会换位思考,才能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每件事的发生,或许都有可以被理解的原因。从而让他们在经历委屈时,也可以将心比心地从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有了同理心,就能促使幼儿拥有更好的人际关系。

四、尊重幼儿个性发展,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

通常家长教育幼儿,可能会参照其个人的成长经历,心中会规划一个蓝图,希望幼儿未来成为其理想中的样子。但家长生活的年代和幼儿并不一样,幼儿是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虽然他的生命来自父母双方,但经历、个性、脾气,观点……有许多方面都会跟其父母有所区别。作为父母要允许幼儿和自己的不一样,尊重幼儿的个性,允许其未来过不一样的生活。

在幼儿两三岁左右,他们会出現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这个阶段的幼儿通常会以自我为中心,经常有对抗父母长辈的行为出现,彰显自主意识,会尝试通过自身努力自行完成任务,标榜独立,厌恶家长帮助,同时又因为自理能力有限,常常无法独立完成,所以情感摇摆不定,在遭遇困难后会出现较强的依赖心理,主动寻求家长帮助。父母在这个阶段要尊重其需求,不要频繁指挥,而是放手让幼儿去尝试,也不要强制幼儿完成任务。同样的道理,在幼儿慢慢长大的过程中,父母也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发展,允许他们拥有与自己不同的想法和生活态度,以保护他们的探索欲望,促使他们发挥优势,这也能让幼儿在未来顺利度过人生的第二个叛逆期——青春期。

在我们国家的传统教育中,许多父母习惯性地使用指正教育,指出孩子的问题,希望孩子以此为戒,改正错误,成为一个好孩子,殊不知多次重复的语言,有可能深入他们的潜意识,让他们误以为这就是真实的自己,从而把缺点固化,反而很难解决问题。如果多次提醒没有效果,那么就要尝试忽略孩子的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解决问题。家长过于专注孩子的缺点,忽略孩子的优点,反而会使孩子的优点不能及时得到强化。事实上,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看见孩子的长处,才是教育的一大法宝,优点能让孩子更加自信,做事更加主动积极。

现实生活中,一些年龄较大的儿童,非常清楚自己的缺点,却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优点,这一点,是教育的偏差。教育专家魏书生认为,转变后进生的法宝就是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优点,看见自己的长处,然后把自己的优点发扬光大,让长板变得更长,带动其他短板,变得自信,从而让学生慢慢地进步。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每个人都具有上进心,幼儿也不例外,只要真心欣赏幼儿,爱幼儿,就能滋养幼儿的心灵。有心理研究机构做过一个实验,让家长每天写出十句赞赏孩子的话,即使没有对孩子说,孩子行为也慢慢发生了变化,情绪更快乐和稳定,身体和心理更健康,人际关系也更好……各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好。

另外,心理健康的父母更能养育出心理健康的孩子。父母童年所遇到的问题,会无意识地出现在与子女的关系上,并且影响到养育孩子的能力。要想养育好孩子,父母要先克服自身的问题,成为心理健康的父母。

3~6岁是儿童形成感知、语言发育、人格和社会性发展、注意力和记忆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父母的价值观,父母的素质,父母的心理健康状态,家庭环境气氛对幼儿日后心理健康与否也有着莫大的关系,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给幼儿建立起足够的安全感,培养幼儿的同理心,并使其茁壮成长。安全感在与父母或重要抚养的亲人互动中产生,而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幼儿有同理心,有同理心的幼儿更容易与他人拉近距离,建立亲密关系,拥有幸福人生。同时,父母还要尊重幼儿的个性发展,使幼儿拥有健康的人格。

五、结语

多年来,我国一直非常重视幼儿教育,成效卓著。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品质,国家也更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学知识逐渐普及推广,希望有更多的家长能够认识到家庭教育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并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养育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让每一个幼儿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心理卫生协会. 心理咨询师:基础知识[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15.

[2] 威廉·西尔斯,玛莎·西尔斯. 西尔斯育儿经[M].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

[3] 葛兰.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教育策略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2):127.

(责任编辑:孙晓林)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