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创建幸福班级 解锁幸福密码

时间:2024-05-08

邓瑜 蒋利君

摘  要: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也是教育的追求所在。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协调者,班主任应打造一个幸福班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成长过程中的幸福,收获奠基幸福人生的基石。文章从创建幸福班级出发,通过创设幸福班级文化、丰富学生幸福体验、满足学生幸福需要、家校协同助力幸福成长等方式,提升学生的幸福感,让班级成为学生幸福的家园,最终构建和谐、健康的班级生态。

关键词:幸福班级;班级文化;幸福体验;家校协同

一、班主任的育人理念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的任务,不仅在于传授学生必备的知识,而且也在于个人精神生活的幸福。”由此可见,幸福是人生的主题,也是教育的本质。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协调者,打造一个幸福的班级,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成长过程中的幸福,收获奠基幸福人生的基石显得尤为重要。

二、班级情况分析

(一)学校生源:来源复杂,差异较大

重庆西部科学城是“科学家的家,创业者的城”。本班级所在学校地处重庆西部科学城核心区,生源构成复杂,主要有四类生源:一是城镇化后的本地村民子女;二是购房入读的外地居民子女;三是辖区高校教职工子女;四是引进人才——科学家、创业者子女。生源来自五湖四海,学生成长环境、文化背景不同,家庭教育的背景差异也较大。

(二)家庭狀况:成长之痛,各自隐忧

本班级共有学生54名,独生子女43名,二孩家庭子女11名;其中,9名学生来自单亲家庭,7名学生父母在外地工作。学生各有成长之痛:有虽受尽宠爱却依然孤独的独生子女,有怀揣爱被分走的二孩家庭子女,有因父母离异而亲情缺失的单亲家庭子女,有因父母在外地工作与父母有疏离感的子女。

(三)班级情况:个性张扬,缺少班级归属感

班上男生比女生多6名。男生发育大多偏晚,心理年龄偏小,习惯和能力较差。此外,班上部分学生个性比较张扬,以自我为中心,缺少照顾他人的意识,缺乏对集体事务的分担意识,也缺少对班级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三、班级发展目标

(一)总体目标

总体目标:在班级生活中收获幸福,奠基终身幸福。

(二)阶段目标

1. 第一阶段:以班为家,感受幸福

一、二年级时,班主任应既要注重建立班规、班纪,又要注重帮助学生建立安全感与归属感,让学生以班为家,充分感受集体的幸福,真正融入校园、喜欢班级。

2. 第二阶段:他人认同,体验幸福

三、四年级时,学生注意力开始由“我的世界”转向“同伴世界”。在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认知主要基于同伴的看法。因此,在本阶段的班主任应通过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让学生收获成就感,收获友善、帮助、信任与悦纳的同学之情,收获平等、尊重与关爱的师生之谊。

3. 第三阶段:班魂引领,创造幸福

五、六年级时,学生的身心发展由幼稚走向成熟,独立意识增强,渴望长大,但在处理问题上又还不成熟。学生获取的信息更多,但不善于做正确的判断与分析,辨别是非能力较弱。因此,在这一阶段,班主任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班级价值观,塑造阳光大气的班级精神,开展不同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高阶认知和求异思维能力,让学生有多元化发展的可能。

四、创建幸福班级的策略

(一)创设幸福班级文化

1. 构建班级理念文化,发挥全面育人功能。班级在师生交往、生生交往中,经过长期的共同磨合、彼此适应,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实现“人化”;反之,班级的每一个成员又受到班级文化的熏陶、促进和改变,实现“化人”。因此,班级文化的建设过程是一个“人化”和“化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关联的双向互动过程。在班级管理中,一是确定了文化建设原则。即,班级文化建设必须要有传统味、文化味、教育味、儿童味、通俗味。二是厘清了育人理念和班级文化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幸福就是灵魂体现完满德性的活动。因此,本班级将“德”作为班级文化建设核心内容。三是发动了全体学生参与。班级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组内积极思考、集思广益,全员参与。四是形成了班级文化核心理念。即,初步构建了班名、班训、班级口号、班级公约、班级规则、《明德中队三字经》等理念内容。《明德中队三字经》属于班级的特色文化,在日积月累的诵读中,学生已将三字经内容铭记于心、外化于行。

2. 外显班级理念文化,营造幸福学习氛围。在班级管理中,一是形成了理念系统标识。“兰花”象征君子的高贵品格,本班级以“兰花”为班级文化识别符号,并设计了班徽、班旗。二是开展了班级环境美化。优化班级内部环境,挖掘教育场所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使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本班级用一盆四季常青的兰花,学生和家长创作的两幅兰花图,一块“明德至善”牌匾和大量学生艺术作品来装饰教室,既不会显得烦琐,又能让学生在愉悦幸福的氛围中萌发出蓬勃向上的力量,产生幸福文化的认同感。

(二)丰富学生幸福体验

1. 强化学生的信任感。信任是孕育幸福的温床。在班级管理中,一是用真诚唤起师生间的信任。作为班主任,要欣赏学生的优点,尊重学生的差异,倾听学生的想法,遵守与学生的约定,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二是用约定构建生生间的信任。教师与学生一道定下信任公约:产生矛盾不指责,不出恶语伤人心,多伸援手助伙伴,其乐融融一家人。三是用行动表达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发现他人、赞赏他人和帮助他人,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去强化学生的信任感,提升学生的幸福感。

2. 增强学生的归属感。归属感是创造幸福的基石。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让学生在参与和管理班级事务中找到归属感,努力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主任与学生一起利用班会课时间,商讨设置花草管理员、写字姿势提醒员、课桌椅摆放提醒员、午餐管理员等班级特色管理岗位,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竞聘上岗”,在各自的岗位上“闯”出一番作为,收获归属感,找到幸福感。

3. 激发学生的成就感。成就感是持久幸福的土壤。班主任可打造学生才艺展示平台:在班级走廊举办小型画展,在班内举行歌舞、相声、主持、朗诵和乐器等才艺展示,在班级群进行学生课前三分钟的视频展。聚焦学生特长,肯定学生优点,帮助他们在班级中认同自己的价值,增强成就感。

(三)满足学生幸福需要

教育是指向幸福的事业,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幸福的人。培养学生的幸福感一定不能忽略仪式感。仪式感来自“润物细无声”的心灵滋养活动,学生置身其中,自然而然会萌生一种庄重感、神圣感、归属感与自我认同感。本班级管理中,精心设计了“六个一”活动,让学生充分感受自身存在价值与自我成长喜悦的仪式感。

1. 拍一张微笑的照片。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不一样的可爱。每学期,班主任都会组织一次“微笑”主题拍摄活动,用镜头记录下每一个孩子纯真、灿烂的笑容,到小学毕业时装订成册赠送给学生。

2. 送一份独特的礼物。为了让学生感受被重视、被用心对待。每个儿童节,班集体都会给学生送上一份专属定制(原创设计)、独一无二的礼物。比如,一个刻有学生姓名的饭勺,希望他们能好好吃饭;一枚刻有学生姓名的荣誉徽章,希望他们能努力奋进;一个刻有班徽的钥匙扣,希望他们每天都平安到家;一本有班级合照的日历,告诉学生“我们永远在一起”。寒暑假来临之际,还会准备学生最爱的零食、文具大礼包。

3. 写一封深情的家书。每年给学生写一封信,其实更像是写一封“家书”,用最简单、温暖的文字传达爱,让他们知道,每个人成长的每一步,老师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4. 选一个喜欢的角色。每学期一次“小贤童大舞台”“国旗下的思贤童剧”的表演活动,学生每人都要登台表演。由于角色有限,怎样才能保证学生的角色挑选需求呢?班主任应最大程度地尊重他们的想法,除了主持人由班主任指定外,其他角色全部自选,尽可能保证学生选到自己满意的角色。

5. 过一次难忘的生日。学生在班级的生日,一定要全班一起庆祝。班级学生不带蛋糕、不带零食、不买礼物,不助长攀比之风,只是为小寿星齐唱生日歌,给小寿星一个拥抱、一句祝福、一件手工礼物……学生能在生日庆祝中感受自己的重要性,这会让班级越来越有爱。此外,小寿星在生日当天还可以给班级图书角捐一本书,并在扉页写上自己的生日时间,以及对班级的寄语,增强自己在班级中的存在感。

6. 办一次集体的活动。班级定期举办集体活动,可使同伴关系日渐亲密,提升班级凝聚力。通过“巧解千千结”活动让学生认识到团结协作和相互配合的重要性;通过“太空椅”活动使学生明白一个成功的团队没有失败的个人,一个失败的团队也不会有成功的个人;通过“众志成城”活动让学生心系他人,利他正己,加强团队之间的相互信任。

(四)协同助力幸福成长

“教”在学校,“育”在家庭。苏霍姆林斯基曾热情赞美家校合作,视其为“最完美的教育,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1. 家校共同见证学生的成长。教育从来不是学生一个人的功课,而是和父母共同的修行。儿童节,班主任号召家长为学生录制一段视频、写一封信,把叮嘱、期盼和祝福物化成学生成长过程中的礼物。在学生上台表演之前,号召家长通过视频为学生加油打气,告诉他们:“不要紧张,你一定能行!”

2. 家校共同评价学生的表现。本班根据学校评价体系设计了具有班级特色的评价手册。从早睡早起、个人卫生、整理收纳、分担家务、合理娱乐、把握时间、心怀感恩、尊老爱幼、谦逊有礼、乐于分享、脾气温和、自信坚强、诚实守信、积极学习、课外阅读、运动锻炼十六个评价项目入手,帮助家长和教师科学、客观地评价学生家校表现,进行有针对性的沟通。

3. 增强家校之间的情感连接。通过家访、微信、电话等,保持一定的家校溝通频率;每次交流前先拟好交流提纲,至少先找出学生三个优点,与家长建立情感连接后,再与家长进行针对性交流;学生之间发生矛盾时,联系家长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公平处理,避免矛盾扩大化,增强家校之间的信任感。

五、幸福班级的育人特色

(一)班级管理中呈现“家校共育”的评价特色

基于学校评价体系,本班设计了“明德家校融合评价手册”,涵盖了班级文化、教师寄语、家长寄语、在校和在家的评价细则等内容。另外,本班还开发了与评价手册使用相配套的原创印章、“明德之星”评价海报、“明德之星”贴纸和定制勋章等评价辅助工具,初步形成了“家校共育”的评价特色。

(二)班级文化中衍生“以班为家”的发展特色

本班级已初步形成“以班为家”的发展特色,坚持以下四个班级管理原则:“师师互敬”——建设“家”的前提;“师生互爱”——建设“家”的核心;“生生互容”——建设“家”的关键;“家校互通”——建设“家”的保障。只有每个班级成员都做到以“班”为“家”,这个班才能称得上是一个幸福的集体。

六、幸福班级的育人成效

(一)班级紧密团结,是一种幸福

本班级团结一心,充满凝聚力。学生之间能够互律、互助、共进,在这个大集体里,孤独者可以得到温暖,不足者可以得到进步,愚者因而变智,弱者因而变强。在班级这个磁场圈里,学生的内在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地调动,创造性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挥。

(二)班级收获荣誉,是一种幸福

班级文化促进了班集体的成长和发展,班级管理营造了友爱、温暖、幸福的班级氛围,班级活动让学生获得了满满的幸福感。本班级团结且充满正能量,几乎每周都被评为校“最美班级”,在校内各项比赛中都能拔得头筹。

“幸福”是教育应该追求的恒久性、终极性价值。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学生成长和发展服务,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

参考文献:

[1]朱永新. 致教师[M]. 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5.

[2]葛明荣,王晓静. 建设幸福班集体[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黄群. 晨曦乐园 快乐成长——“幸福班级”创建活动纪实[J]. 小学生(中旬刊),2021(02):61.

[4]李建钧. 让班级文化为成长助力[J]. 中小学德育,2011(07):56-57.

(责任编辑:汪旦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