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初探

时间:2024-05-08

林小华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进步,教育也要做到与时俱进才能满足社会的发展需求。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小学生而言,提高其阅读能力也是教师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语文教师应该结合新课程要求,高效开展阅读教学,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提升学生的阅读量,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技巧,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应该明确阅读教学重要意义,采取有效的教学方式,提升阅读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阅读教学;指导方法

语文一直以来都是小学教育体系中的重点科目,其教学旨在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规范化的写作能力、多元化的情感表达能力以及良好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均衡发展。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性较强,对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极高的要求,需要学生灵活地运用阅读技巧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感悟文中的精神情感,掌握相应的表达技巧,在长期规范化的阅读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一、现阶段小学语文阅读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阅读过程中缺少专注力

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极易出现注意力分散的状况。由于个体之间的成长差异,部分学生的理解思维能力更强,语文阅读的学习效率较高,可以快速地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掌握相关的表达技巧;部分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思维能力较弱,很难快速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学习效率较低。随着班级内两极分化现象的愈发严重,部分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学习存在抵触心理,对教师的教学缺少认真学习的动力,在课堂阅读过程中注意力相对分散,严重影响到了高效语文阅读课堂的构建。

(二)学生缺少完整的知识体系架构

高年级的小学语文知识体系相对完善,阅读内容涉及了过去所学的语文知识,无论是古诗阅读,还是现代文阅读,都需要学生构建起完整的知识体系,将所学过的知识相互串联,构建起完整的知识框架。但部分学生的知识体系相对分散,零散化的知识分布不利于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对各种知识点以及表达技巧,只能采取死記硬背的方式,在记忆周期过后则遗忘了大部分知识,学习效率相对低下。

(三)阅读教学方式缺少创新与优化

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尊重学生的个性化特征,采用多元化的阅读教学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规范化的阅读思维以及规范化的书写能力。但现阶段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教师过度干预和引导,学生被动接受和反复阅读学习的状况,课堂阅读教学内容没有进行丰富和拓展,忽视了小学生兴趣的激发和热情的培养,这需要教师对现有的阅读教学方式加以创新。

(四)学生对阅读缺乏兴趣

在平时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通常会将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内容进行自主地阅读和探究,对文章开展分析,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中心思想,掌握写作技巧,学会背诵课本中的生字生词。但是,由于教师的提问难度过大,导致学生并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无法真正地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只注重教学的结果,并没有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过程,学生会感到课堂的阅读学习枯燥无趣,无法真正地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不能发挥阅读教学的价值,不能增强学生的阅读情感体验,久而久之,学生会对阅读学习失去兴趣。

(五)不注重阅读课外指导

课外阅读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一种拓展和延伸教学,可以有效地增强实际的阅读教学效果。但是很多语文教师并不注重课外的阅读指导,只注重课内的阅读教学,无法提高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学生如果自主地选择课外阅读读物,难免选择的文章阅读难度过大,导致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不高,影响到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使得学生在课外阅读过于盲目,得不到教师的正确指导,不仅浪费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还不能提升阅读教学效果。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重对小学生记忆理解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框架,发挥小学语文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和成长打牢基础,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思维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有助于活跃学生的理解思维,强化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十分活跃,这一时期是学生思维模式完善的关键阶段,构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完善思维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规范化的阅读思维模式。

学生运用语文知识对课文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究,从多角度看待语文课文,教师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有助于活跃学生的理解思维,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有利于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高质量的阅读教学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时,往往会对课堂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借助网络教学资源对阅读教学内容进行扩充,营造出生动形象的阅读氛围,有效活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导学生深入感悟语文阅读素材中的情感精神,对语文写作手法和技巧进行深入剖析,加深学生对语文写作知识的理解,强化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三)有益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新时期的小学教育十分注重对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从基础的汉字规范化书写到完整的情感表达写作,以激发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和热情,对语文阅读教学模式进行革新与优化。高质量的语文阅读课堂可以不断增加学生的知识积累,多元化的阅读素材也包含了古今中外的优秀文章,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情感,诸多文学作品可以升华学生的精神情感,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的方法

构建高质量的语文阅读课堂是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教学的必然要求,为了提高阅读教学质量,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学习活动进行正确的指导,保证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一)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在阅读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成长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小学生的思维十分活跃,个性化特征十分鲜明,但由于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同学生的学习效率存在一定的差距,这也使得班级内两极分化的现象相对严重,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效果十分不理想。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个体性差异,平等地对待每一名学生,以积极鼓励的教学态度对学生进行引导和讲解,增加学生对语文阅读素材的理解,并深入挖掘语文素材中的情感因素,在阅读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增加学生的精神感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例如,在《父爱之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文中“父亲”的各种事例以及联系现实生活中父亲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强化学生的思想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养成对父亲感恩和尊重的情感理念。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语文素材中的情感元素,充分利用好语文素材,实现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之间的有机衔接。语文知识体系庞大且知识涵盖面较广,各种优秀的教育素材中蕴含着作者的情感精神价值理念,教師则需要对其进行挖掘和整理,带领学生真切地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精神,并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价值理念引导,发挥情感元素的积极作用。

(二)创设生动的阅读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热情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创设相应的阅读情境,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加深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生动且充满趣味性的阅读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热情,而兴趣永远是支持学生不断探究学习和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对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在阅读教学实践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和自主性显得至关重要。小学生正处于思维意识确立的重要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教师在小学语文阅读实践中应当加强趣味性阅读情境的创设和构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自主性。例如,在《草船借箭》的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为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拓展,详细讲解三国时期的主要人物特点和历史事件,播放《三国演义》中关于“赤壁之战”的影视片段。音乐和视频相比文字而言,更具有吸引力,学生在观看经典的影视片段后会对课文有着深刻的了解,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学习,往往可以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这对学生阅读兴趣和积极性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三)举办班级特色的语文朗读比赛,强化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单一的阅读教学模式和方法只会导致学生降低阅读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成长状况以及性格特点对阅读教学方案进行不断地优化和革新,使得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更具备针对性。为了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具体成长状况,开展班级特色朗读比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朗诵能力。无论是古诗词的朗诵,还是现代文的朗诵,都需要学生深入感悟文章的精神情感,并用充满情感与情绪的语言表达出来。朗诵比赛不仅可以提高阅读教学质量,还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语文实践应用能力。例如,教师可以举办爱国主题的朗诵比赛,学生可以挑选《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等课文作为朗诵内容,通过对学生的引导和讲解,强化学生的爱国精神。

(四)开展线下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

仅仅依靠课堂阅读教学时间无法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十分注重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利用好网络信息技术开展课下阅读教学活动,实现课内外阅读教学的有机衔接,构建高质量的阅读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优势,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意识。这需要教师开展微课教学活动或者课下网络阅读教学,对课堂阅读教学内容进行积极拓展和延伸,提高阅读教学的信息化。例如,在《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相关的影视资料以及阅读素材录制成微视频供学生在课下自主观看和学习。

(五)教授有效阅读的技巧和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有效的阅读学习方式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进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在开展自主阅读学习时,教师应向学生传授更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得学生的阅读具有更强的目的性,还可以灵活地运用阅读技巧和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对学生的语文和其他学科的学习都会有重要的帮助。只有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的习惯,才能开展高效的阅读。如果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式,即使进行大量的阅读,也无法真正地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学生可以对问题进行质疑,通过质疑带着问题进行高效的阅读,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还可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入探究和思考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阅读方法。教师还要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在自主阅读中灵活地运用阅读技巧和方法,增强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比如,在学习《鸟的天堂》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作者在文中写到‘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在文章中还写了傍晚和早晨不同时段鸟的天堂,有怎样的区别?”通过有效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地思考,使得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学会进行思考和探究,有效地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参考文献:

[1]陆德燕. 链接生活,点击教学——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J]. 学周刊,2019(33):126.

[2]王绪梅. 基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设计策略研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9(32):56-57.

[3]茹世喜. 核心素养视野下小学语文课堂拓展阅读教学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5):77+79.

(责任编辑:汪旦旦)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