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时间:2024-05-08

苏晓霞

摘  要:情境教学法一直是现代教育中效果较好的教学手段之一。在现代教育技术的支持下,教师创设情境的方式有了更多元化的选择,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在此条件下,教师就更应该深入研究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用方式,明确教学目标,创新教学方法。然而,有很多教师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没找到正确的应用思路,导致最终的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文章将从情境教学法的应用价值、创设方式等方面进行探索,希望能够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小学语文;人文素养

情境教学法的关键在于能够让学生迅速地融入教师的教学主题中,对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其本身学科所附带的人文性是创设情境的最佳素材,所以接下来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就是如何创设高质量的教学情境,以及如何利用情境教学法达到教学目的。

一、利用现代教育科技,提高情境创设的质量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在运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时,最为困难的地方就在于如何创设情境。有的教师会结合教学,利用彩色粉笔在黑板上画出一些有趣的图画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创设情境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方法限制太多,而且非常耗费时间,会带给教师太多的教学压力。这种单一的情境创设方式,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很容易让他们产生审美疲劳,所取得的教学效果也会逐渐衰减。这种情况是由于可使用的教学技术手段过于单一而导致的,从主观方面很难改变。随着教育科技的进步,绝大多数的小学都已经配备了多媒体信息教学设备,教师应将这些便利的设备利用起来,提高情境创设的质量。

首先,确定所要创设情境的方向。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会对色彩丰富和活泼生动的事物更感兴趣,记忆也会更加深刻。在传统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借助一些丰富多彩的图片来加深学生的记忆,而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帮助下,教师能够利用的教学资源比传统教学更加丰富。现在的图片,除了静态图片之外,还有更加丰富多彩的动图。因此,情境的创设应当以学生当前的学习认知特点为主,教师在选用图片或者是一些短视频时,需注意色彩丰富、内容有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时,教材中所给出的《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太少,学生很难凭借这点信息去体会《清明上河图》是何等的宏伟巨制,所以教师可以利用网上的一些相关纪录片,进行剪辑,展示《清明上河图》的大图,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中的细节,如建筑物、人物、交通工具、市井百态等。另外,教师本身还需要加强对《清明上河图》的了解,在学生观赏《清明上河图》时,可以针对一些图中的细节对学生进行讲解,如人们的服饰、活动、商业交易等,引导学生思考画中人物的情感表达,如喜悦、忧虑、宁静,讨论画中的人物和场景给学生带来的感受,以及对古代城市生活的想象和思考,從而完成教学情境的创设。

然后,营造自由讨论的教学氛围。对情境教学法来说,教学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应当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大胆地分享自己的想法。因此教师可结合小组学习法,让学生能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来进行学习。小组组长的责任除了管理小组的纪律之外,还要作为这种话题讨论的组织者和发起者,让自主学习、自由发言的氛围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例如,在观赏《清明上河图》时,教师可以让小组去寻找一些古代的店铺,遇到不理解的店名,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感慨古人的智慧以及了解现在生活的很多东西在古代就已经出现,教师甚至可以给学生列出同一种产品在不同年代的进化情况,如宋朝的冷饮店和现代的汽水冰棍的对比,让学生产生奇妙的学习体验。

二、结合问题式教学,明确教学方向

情境教学法从其本身的教学属性上来说是一种教学工具,但凡是工具都有其用途和目的性,创设情境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借助这样的方法来达到教师的教学目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在如何创设情境上花费心思,却忽略了如何利用所创设的教学情境来达到教学目的,这属于本末倒置。在创设情境时,教师需要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融入情境中,带学生脱离这种状态的同时,帮助他们解决心中的学习困惑,这样才能够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所以教师可以结合问题式教学,在创设情境之前,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提问,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思考,提升情境教学法的效果。

以《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是希望通过文中列强对中国所造成的灾难来启示学生奋发图强、自强不息,除了要让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和基础的语文知识之外,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学生心中的爱国主义精神。所以教师所提出的问题必须能够充分激发出学生心底的愤怒情感,让学生唾弃列强所作所为,让学生对圆明园的毁灭产生不甘的情绪。因此,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该围绕着圆明园毁灭的原因和背后的启示,如“圆明园毁灭的表面原因和深层原因是什么?”“凭借现在的技术手段,完全能够恢复圆明园的样子,为什么没有进行恢复?”“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想?”等,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进行课文的学习。而想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文明破坏的愤怒情绪,就必须先让学生了解圆明园的意义以及圆明园原本的样子和毁灭之后的样子,通过两个时间段的鲜明对比,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

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应当以圆明园遗迹和还原圆明园样子的纪录片为主,让学生能够跨越时间长河,了解这座原本美丽和充满着艺术价值的园林,却在列强的入侵和烈火的灼烧下变成了如今的残垣断壁。然后由教师来揭示圆明园毁灭的原因,不仅要引导学生探讨“列强是怎么毁灭圆明园的”,更要引导学生去思考“列强为什么敢毁灭圆明园”。

教师结合这一段史料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圆明园毁灭的真正原因是当时的政府腐败、民无斗志,所以才会经受列强的剥削和侵犯,之所以不恢复圆明园原本的样子,就是希望能够借助圆明园的遗址来警醒所有的中国当代青年,勿忘国耻、奋发图强,要为实现中华的伟大复兴而不断努力。

通过以上的教学案例可以看到,结合问题教学法来进行情境创设,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方向,而且教学结构清晰,学生能够明确地感知到教师所要传达的教学主旨,在融入了爱国情怀之后,使得整体的教学情感目标得到了升华,让学生的学习印象更加深刻。

三、融入生活元素,寻找共同话题

小学阶段的教学是为了帮助学生打好基础,激发学生对该学科的学习热情,所以小学阶段的教材所选取的内容都相对简单易懂,而且经常融入一些生活元素,方便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绝大多数的课文都与生活相关,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借助其中浓厚的生活气息,来让学生获得启迪。因此,教师不能只依赖多媒体技术,使用多媒体技术来获取图片、视频资源进行情境创设,可给予学生新颖的视听体验,让学生能够产生深入了解该部分知识的兴趣。但是与生活元素相关的知识内容,其关键点在于让学生有代入感和亲切感,除了展示图片之外,更重要的是要讲解这些图片背后的故事。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明确自己的教学目的,然后分清楚情境创设的主次,知道哪一部分的情境能够发挥的作用更大。

以《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为例,这篇课文主要展示了北京的一些春节习俗,对未在北京生活的学生来说,这些春节习俗对他们来说都是比较新颖的。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北京春节相关的纪录片或者是过节视频来作为教学素材完成情境的创设,并且要额外收集与其他地域的春节相关的课外知识来作为教学拓展内容,让学生能够对其他地方的春节习俗也有所了解。教师再结合问题教学法,向学生进行提问:他们的春节活动是怎样的,以及他们在春节活动中都做了些什么。给予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学生表达自己对这些传统节日的感受。为了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所讲解的这些春节习俗进行科普,让学生了解这些春节习俗的起源和所代表的含义,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核心,带领学生了解这些节日习俗,了解中華文化,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豪感。教师也可以分享自己的春节活动,毕竟处于不同的年龄视角的教师,对这些活动的感受是不一样的,让学生也了解从大人的视角是如何看待这些节日习俗的,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开展多元教学活动,丰富教学内容

相对其他的学科来说,语文学科的包容性更强。除了要掌握教材中的内容之外,学生还应在课余时间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丰富自己的语文素养。语文学科所涉及的知识领域非常广阔,凭借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来看,凡是班级上语文成绩表现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平时进行语文学习时绝对不会局限于课本的知识,他们的课外知识积累非常丰富。所以想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就应想办法创设稳定的了解课外知识的渠道,激发学生了解课外知识的学习兴趣。为了不给学生增添额外的学习压力,或者是单纯地将这一点作为学生额外的学习兴趣进行培养,教师可以借助情境创设法结合教学活动来实现。具体来说就是确定一个研究主题来达到创设情境的效果,并结合有趣的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参与该活动的兴趣。

以《静夜思》这首古诗的学习为例,作为李白描写月亮的代表作,李白借助凄冷的月光表达了自己的思乡之情,而且这首诗朗朗上口的简单韵律能够让学生记忆得更加深刻,所以这首诗一向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必学的。教师可以借助这篇古诗的学习作为突破口,收集一些与月亮相关的古诗词作为教学拓展内容来创设情境,如“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等。教师向学生展示这些描述月亮古诗词之后,可以组织一场以“月亮”为主题的诗词接龙大赛,给予学生两天左右的准备时间,让学生去搜集带“月”字或者是其内容与月亮相关的古诗词,以小组的形式进行参赛,每个小组轮流背诵一句与月亮相关的古诗词,限时30秒钟,一旦超出这个期限,没有背出古诗词的小组就淘汰,最后留下的小组就是此次教学活动的优胜者。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给优胜的小组一些优待或者是实物奖励,如免去一周的清洁工作、奖励笔记本等,利用这样的奖励机制来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学习热情,并且在这个活动中能够让学生丰富自己的课外古诗词积累。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开启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可以围绕语文素养提升这一核心,帮助学生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如可以开启名著阅读,让学生进行阅读积累,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在学习有关传统节日文化的课文时,可以开启传统习俗知识竞赛活动等,通过改变教学活动的主题来达到创设情境的目的,借助所创设的情境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能够有额外的窗口和动力,去主动积累相关的课外知识,这样既能够丰富小学语文教学的内容,又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知识素养,一举多得。

五、结语

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知识,并能够始终积极热情地去拥抱生活,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除了要注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之外,还要注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情境教学法能够带给学生新颖的教学体验,将小学语文中的知识从文字转化成图像、音乐和视频等,让小学语文知识充满生命力,学生也能够更容易理解,并且愿意深入研究讨论,让教学的氛围更加轻松愉悦,教师也更易与学生进行默契配合,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温醒娥.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教育教学论坛,2019(12):215-216.

[2]张彦秋. 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基础教育论坛,2018(31):17-18.

[3]徐龙启. 浅谈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2014(34):84-85.

[4]李美霞. 新课改背景下的情境教学法研究[D]. 青岛:青岛大学,2018.

(责任编辑:向志莉)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