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申安军
摘 要: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表达发散性思维的图形思维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整理数学知识,把学生头脑中杂乱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地梳理,有效促进学生的查漏补缺。文章分析了思维导图的特点,研究了当前存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基于人本理念,对思维导图的应用做了分析,希望对教师有所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导图;应用策略
思维导图在数学教学中的价值十分明显,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能体现出思维导图的作用。数学学科的特点是逻辑性,这和思维导图存在着互通的关系,借助于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是教师应该实践的方向。当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对思维导图的运用存在一些问题,只有正视这些问题,加强创新思维的引领,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思维导图的特点和价值
自20世纪80年代思维导图传入我国以来,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实践,以其形象性、直观性、立体性、系统性等特点赢得了人们的认可。思维导图本质上说是一种心智地图,其充分利用了左右脑的认知特点,把逻辑和想象结合起来,通过图形和文字,构建起了记忆连接通道。思维导图以关键词或者主题词为中心向外延伸,通过分支拓展,让知识呈现出内在的联系,是一种契合人类大脑认知模式的学习工具。体现在数学学科中,思维导图的应用价值更加明显,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把数学概念整合到一张思维网络中,促进学生的复习,帮助学生认识自身短板。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教师还可以借助于电子思维导图促进教学效率,把图片、视频、习题、易错题、相关链接等嵌入思维导图中,丰富思维导图的容量。
二、小学数学课堂应用思维导图的问题
尽管思维导图是一种优秀的学习工具,但是从实践效果来看并不理想。首先,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忽视思维导图的作用,很少在数学课堂上运用思维导图,习惯于知识灌输,导致学生思维混乱,对思维导图不熟悉,不知道如何绘制思维导图,也不清楚思维导图作用,限制了学生的学习。其次,即便一些小学数学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思维导图,但是习惯于主导,总是把现成的思维导图发给学生让学生记忆和反思,或者让学生从网上下载一些思维导图作为自己的学习资源,学生缺少自主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这不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最后,思维导图的运用形式单一,运用效果不佳,一些小学数学教师忽视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用思维导图去束缚学生的思维,反倒失去了思维导图的价值。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思维导图有效应用的策略
(一)引导学生认识思维导图
小学生对思维导图的特点和价值缺乏认识,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强引导,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发现思维导图的作用,促进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积极性。比如在“小数”的学习之后,教师发现很多学生都是通过阅读课本和笔记来复习的,这降低了学生的复习效率。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呈现出一张思维导图,以小数的概念、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比较为关键词向外拓展,把学生学过的小数知识包括在内,通过一张清晰直观而且充满色彩和图形的思维导图,促使学生自主回忆,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的复习效率提高了,而且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在学生认识到思维导图的特点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自己绘制思维导图,先用方框表示出关键词,之后通过延伸线构建分支,大家比一比看看谁画的思维导图既好看又清晰,使学生逐渐掌握思维导图的方法。
(二)用思维导图增强学生的数学预习效果
很多小学生的预习习惯不佳,布置的预习作业往往无法自觉完成,究其背后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一些小学数学教师的预习指导不够。这时,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用在预习教学中,把图文并茂,充满鲜艳色彩,条理清楚的思维导图发给学生,让学生按照思维导图来阅读课本,可以促进学生的预习意识。比如在“分数的乘法”一课的预习中,教师可以绘制一张思维导图,把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作为两个关键词,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对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方法进行归纳。学生通过预习,认识到分数乘整数即整数的几分之几,而分数乘分数及分子和分母分别相乘,然后進行约分。在思维导图的引领下,学生的预习工作稳步推进,预习的难度降低了,而且预习的方向在关键词的引导下也变得更加清晰。当前,“双减”成为教学方向,如何减负增效需要教师的思考,而加强预习质量,是强化教学效率的方法之一,也是促进孩子们的自学意识的途径,在这方面,思维导图的运用也会相应地变得更加频繁,需要小学数学教师加强这方面的实践。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思维导图
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优势明显,可以让思维导图更加清晰直观、丰富多元,比如树状图、气泡图、流程图、表格图等,都可以借助于信息化软件得到轻松的展现。更为关键的是,借助于信息技术,思维导图可以嵌入很多内容,比如图片、音频和视频以及链接。试想,当教师将鼠标放在某个知识点上,知识点周围便会出现一些相关内容,将会大幅提升了思维导图的应用效果。此外,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把自己绘制的思维草图通过电子邮件发给学生,学生可借助信息化软件来填充和拓展思维导图,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通过孩子们的思维力量,可以让思维导图更加全面,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在互惠互享等方面的重要价值。以“单位”一课的学习为例,教师绘制的思维导图只包含了人民币和时间两个概念,学生经过补充,加入了面积、长度、体积和重量等单位,通过师生之间的有效协作,既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优化了教师的时间和精力。
(四)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数学课堂中的运用思维导图,如果可以营造欢乐的氛围,将会提升思维导图的利用效果,充分展现思维导图的价值,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比如同桌之间,可以让A生拿着画好的思维导图,通过关键词提示,让B生回忆学过的数学知识,在自己的头脑里构建知识网络,通过孩子们之间的互动帮扶,让各自的数学学习更加高效。这种方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引导学生把纸上的思维导图化为头脑里的思维导图,只有这样,思维导图的价值才能凸显出来,否则尽管学生保存了很多思维导图,也只是纸面上的知识,无法刻印在脑海里,是没有意义的。当然,除了同桌之间的考察,前后桌之间,学习小组中,优等生和后进生之间,也可以采用这样的互动方法,采用彼此挖空和填充的方法,互相补充、互相拓展,进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五)用思維导图突破课堂中的知识难点
面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会遇到的问题,一些教师常常通过做题来促进学生的理解,甚至搞题海战术,这既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和抵触心理,也不利于学生真正融会贯通。思维导图的形象性特点,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厘清思绪,促进学生对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比如在“整数的运算”一课中,很多学生对运算的先后顺序没有掌握,对此,教师可以制作一张思维导图,以“没括号”和“有括号”作为两个关键词,“没括号”这一个关键词下面做两个分支,一个分支是“没乘除,从左到右”,一个分支是“有乘除,乘除第一,加减第二”,关键词“有括号”下面做三个分支,一个分支是“先小括号”,一个分支是“再中括号”,一个分支是“括号外”。通过这样一张思维导图,让学生对整数运算顺序了然于胸,遇到相关的运算时,可以依据思维导图来提升准确度。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遇到问题,原因除了基础不牢之外,就是思维不清,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借助思维导图化解学生的问题,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改善。再如在推导圆形面积公式的过程中,很多学生有了自己的疑问:圆形和长方形是两个不一样的图形,二者没有关系吧?面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可以绘制一张思维导图,以长方形和圆形作为两个关键词,构建二者面积公式之间的联系,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帮助,发现数学中转化思想的神奇之处。
(六)用思维导图助力学生解题能力的提升
解题能力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很多小学生常常由于审题不清,抓不住关键点,导致解题错误,还有一些学生,相同的题型只要变了数值或者条件就不会了,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在解题时运用思维导图呈现题目中的关键要素,进而提升解题效率。
比如数学中的工程问题,思维导图就可以围绕“核心公式”“常用方法”“题型”画出三个关键词,然后围绕三个关键词进行分支延展,成为一张完整的思维导图。在遇到题型时,小学数学教师就可以依据思维导图来进行思维的整理。如修一座桥,王曦完成用10天,宋小东完成用15天,两人合作几天完成?学生根据思维导图中的核心公式:总量=效率×时间,按照“常用方法”给出总量、效率、时间中的两个,依据核心公式可以求得另一个,也就是先算出效率,然后用总量除以效率,就能得到答案。借助于思维导图,这类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特别是思维不清的后进生,思维导图对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效果显著。
再如这样一道题:一个红色的魔方共由26个小方块组成,每个小方块的边长是1厘米,魔方的体积是?这道题有一个干扰元素,就是26,学生如果解题思维不清,就可能给自己增加解题难度,事实上学生只要打开体积思维导图,就可以找出正方体的体积只和边长有关,只要抓住边长就能算出。这道题中,小方块的边长是1,每个边由3个小方块的边构成,那么可知魔方的边长是3,正方体的体积是27。特别是在求解阴影面积时,面对纷繁的几何图形,学生对各种面积公式很容易混乱,而借助于思维导图就可以保障解题的顺畅。
(七)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当前,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重要教学方向。作为新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摒弃单一的评价方式,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方法、合作能力、思维能力和人生理想等作为重要的培养目标,才能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此外,为了激发学生的人生理想,小学数学教师还可以在思维导图中融入一些科技前沿知识,插入一些多媒体图片和视频,让学生通过思维导图,看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实践,促使学生好好学习,他日为国家进步做贡献。新时代的小学数学课堂应该区别于以往课堂,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拓宽视野,才能充分彰显思维导图的魅力。
(八)规避思维导图的局限,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实中,很多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习惯了思维导图的绘制,但是思维导图有一个局限,就是一旦画出来,学生的大脑思维就会跟随思维导图进行学习,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不满足于已有的思维导图,要多角度绘制思维导图,深入分析和研究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才能突破思维导图的局限,让思维导图真正为我所用。
比如几何图形的思维导图绘制,既可以按照课本教材顺序,把长方形和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以及圆形等知识融合一起,又可以以“点”“线”“面”“体”作为四个核心关键词往外延展,通过多视角的呈现,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大脑活力,对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点的深刻认知也裨益良多。为了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可以开展思维导图绘制大赛,让学生展示各自的思维特性,通过不同的思维导图对同一数学知识进行呈现,看看谁绘制的思维导图最新颖,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并非易事,需要教师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强化学生对数学概念的深刻理解,才能保障数学课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泊. 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有效策略[J]. 求学,2021(31):45-46.
[2]张树名. 浅议思维导图在农村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2):78-79.
[3]高峰. 建构知识体系 培养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20(09):90-91.
(责任编辑:廖 艺)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