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燕静平
摘 要:数学与生活元素的相互融合,在生活中既能够有效探寻数学元素,亦能够在数学中拓展生活元素。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育而言,生活化的数学课堂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知识的理解,使其能够在自我认知的过程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参与度,使学生更为高效地接受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教学策略
一、创设生活情境
情境氛围的构建能够促使小学生在更加真实的环境氛围中学习知识。在情境教学的应用效果下,多数课程已逐渐广泛应用了情境化课堂,不仅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理解,对于学生积极性的提升以及课堂参与度具有较深的影响。因此,在生活化课堂的构建中,小学数学教师亦可创设生活情境,结合教材知识点进行情景模拟,促使学生在情境互动中逐渐认知数学知识。
二、融入生活元素
生活化的教育目的主要在于促进小学生的知识理解,将教材中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以生活相关内容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更为具体、形象的物体上进行学习理解。因此,在生活化数学教学中,教师亦需要将生活元素有效融入并渗透于知识的讲解过程中,以促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知識内容。
例如,在“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教学中,教师则可通过多媒体将生活中“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的物体、建筑物等内容展示给学生,比如粉笔盒、冰箱、高楼大厦等等,进而让其观察其中的相同与不同之处,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逐渐掌握两者的性质,进而将数学的运算知识等内容融入其中。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创设促使学生产生好奇的生活问题,进而将数学与生活有效结合,促使学生在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展开数学知识的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能有效理解数学知识内容,同时亦能够促使学生逐渐形成数学生活化意识,增强其对于生活与数学联系的认知,为其实际应用能力做良好的铺垫。
三、组织生活实践活动
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亦是其探寻知识,培养其探究实践能力的过程。在此期间,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亦能够得以有效调动,同时,在生活化的教学背景下,能有效实现对小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
例如,在“复式统计图”中,教师则可设立某个生活调研主题,如“学校准备开展音乐艺术选修课程,提供免费的乐器学习,但需要结合学生的喜爱程度,进而设计课程内容,你能够帮学校调查校园学生的乐器喜好吗?”,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调研活动,由每个小组选择某一年级展开调研,进而将调研的结果以统计图的形式呈现出来。如此一来,学生在实践活动的形式下,则能有效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具有多样性,有效的教学需要教师不断的开发与创新,并结合小学生的年龄、认知等综合水平进行构建。本文立足于五年级学生阶段,以青岛版五年级下册为例,阐述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以推助数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开展,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与学习成效。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 陈妮华. 源于生活 高于生活——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有效策略[J]. 中华少年,2017(27):181-182.
[2] 康玉国. 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研究[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20(1):7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