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探究

时间:2024-05-08

孙明珠

摘  要:数学是一门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学科,小学是学生学习的初级阶段。将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在不同知识点之间建立联系,形成知识网络,可以极大地降低学生学习数学的难度,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树立坚定的学习信心,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数学教学

一、结合教材特点,梳理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材具有知识点分布广的特点,所以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梳理数学知识点,给予学生清晰、明了的学习框架。教师应结合教材特点,梳理教学内容,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消化数学知识。在应用思维导图时,教师应避免整节课都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思维导图作为教学主线,在恰当的时间发挥其引导作用,使学生能够进行阶梯式地学习。在课堂提问环节,教师要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并根据班级内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度。之后,教师再利用思维导图分解数学难点,帮助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让整体教学过程简单化和清晰化。

二、借助思维导图,具象化数学知识点

数学知识的抽象化特点使得很多小学生并不喜欢数学学科,进而弱化了学习效果。为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点进行具象化设定,增强学生理解的直观性。例如在学习“负数”时,“负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很多学生无法有效理解和掌握此概念,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对比正数和负数,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负数的内涵。为了增强思维导图的直观性,可以数轴为基础,引导学生设定相应的思维导图。思維导图右边为“正数”,左边为“负数”,并以“0”为分界线,让学生直观地进行正负数对比。教师通过让学生将不理解的内容标记在数轴上提升了知识点学习的有效性。

三、在小学数学重难点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关键时期,小学生很难理解几何图形以及抽象数理知识,传统的单线性教学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小学数学教师应积极改善此种局面,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重难点。通过思维导图对知识体系的梳理,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知识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如正方形和长方形,学生不容易区分开来。这时教师可以通过实物展示或者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以视频、动态演示等形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图形之间的区别。思维导图的应用能使学生将图形名称和特点对应结合起来记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图形。

四、结语

在小学数学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其自我分析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因而值得在数学教学中加以应用和推广。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曹鑫. 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的应用实践[J]. 课程教育研究,2019(34):163.

[2]徐宝民. 思维导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甘肃教育,2019(23):130.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