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侯晓萌
摘 要:新课程强调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美术作为义务教育当中的重要课程,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欣赏水平,提高其艺术涵养,还有利于强化他们的审美意识。然而在实际教学期间,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的重点在于教师可以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并将其放于首位,还需坚持以人为本原则,方在开展美术教学活动期间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故本文围绕小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不足与培养路径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美术属于基础性的学科。通过小学美术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显著提升,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今国家倡导素质教育,而小学美术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于教师而言,应该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结合实践和理论,将美术和其他艺术形式互相融合,促使学生对于小学美术更加感兴趣,启迪学生,引发学生自主思考,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一、小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通过美术培养学生品德
美术学科对德育起着辅助性的作用,运用美术教学启迪学生,使得学生能够感受美术学科蕴含的真善美,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学生能够拥有崇高的人文精神,能够引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欣赏一些经典的作品,使学生能够受到艺术的熏陶,从而能够丰富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能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将美育和德育互相融合在一起,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促使学生能够养成健全的人格。
(二)通过美术启发学生智慧
对于人们来说,他们对美好事物非常向往,利用审美活动可以启发学生的智慧,促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变得更加丰富,正如大家所熟知的,美术家需要拥有强大的想象力和敏锐的洞察力等,而对于学生来说,通过审美教育,使得学生的感知力、创造力得到显著提升,使得學生能够将自身拥有的想象力充分发挥出来,在美育中,艺术教育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艺术活动对于提升人们的思维能力发挥很重要的作用。
(三)通过美术培养集体意识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在学校生活的时间比较长,而学生想要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则需要提升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美育对于学生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一,通过美术教学使得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到合理的改善。美术教学使得学生能够放松心情,学生在美术课堂上不用互相猜疑,彼此竞争,学生参与审美活动对于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第二,美术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形成情感共鸣,从而有利于提升班级凝聚力,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审美活动,使学生之间能够展开密切的沟通和交流,为学生营造优良的班级环境,促使学生能够养成一定的集体意识。
二、小学美术审美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目前,仍有某些学校不注重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其教学效率亦不如人意,亟须制定出合理的优化方案将此类问题解决,才能把美术教学的实际作用及教育价值体现出来。
(一)美术审美教育重视不足
在当下的小学教育体系中,仍有某些学生未意识到美术教育的作用,甚至有部分教师并没有深入且全面地了解美术教学。过去的小学美术课堂中,某些教师热衷于刻板的教学模式,该模式严重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其学习效率极低。加之,美术并非中考科目,若没有制定针对性且高效的教学策略,很难顺利开展教学活动,更不能让学生主动且积极地学习该科目。
(二)教师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某些学校未提供完备的美术教学设备,展开教学活动期间,只能借助单一的多媒体及教师的口头教学。此类教学模式普遍只能在教室中开展,学生很少有机会可接触外界,更不能提高审美能力或形成审美意识,致使最终的学习效率大打折扣。部分小学美术教师在学校就任美术工作后,很少有机会进行艺术创作,专业水平迟迟无法提高。甚至有部分年纪较轻的美术教师既不具备大量教学经验,专业水平又有待提升,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三)缺少审美学习反馈机制
小学展开美术教学活动时,其教学成果普遍为绘画或手工作品。有些教师在评估学生的美术教学作品时只重视分数或等级,并没有考虑到成果评价。只对学生所提交的美术作业的色彩和构图等展开分析,并未深入探讨作品的好与坏或需要调整的地方;部分教师在展开美术教学活动时,没有设立反馈机制,很难精准评估学生的学习状况并给出客观分析,致使某些学生在学习美术期间遇到问题却得不到解决,这会严重打击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三、小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路径
实现新课程改革计划后,教育的终极目的便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成了重要的教学任务,且与美术教学有着一定关系,所以教师必须注重美术教学,并采取各种方式培养并优化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提升美术审美教学的重视程度
美术教师应该意识到若要提高教学水平,就必须不断提升自己的艺术素养。经验相较稀缺的年轻教师可多与资深教师沟通,以期掌握更多的教学技巧,从而营造出生动且有趣的教学课堂,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热情。资深教师则需持续提高个人艺术素养及审美能力,并根据时代的变化持续提升自我。总之,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吸收与时俱进的美术专业知识,再将其作用至小学美术教学活动中,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率。
(二)重视教师对学生审美意识引导
据了解,当前的小学生中仍有部分人不具备良好的艺术素养,这就需要教师以引领者的身份,带领学生树立基础的审美意识,并在美术教学活动中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利用具有艺术特色的教学活动,结合相较常见的艺术元素,如色彩、纹理或线条等,让学生形成基础的艺术感知能力,并逐步演变成审美意识;关于教学课堂环境有待优化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采取临摹或白描优秀作品等方式不断强化学生对形式美的认知,或者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各种美术造型语言,引导学生学会如何维持均衡画面或体现出画面的韵律感,带领学生探讨利用图案组织形式将艺术美感体现出来,这一切都需由美术教师通过引导的方式,使学生基于各个方面了解美术这门课程。只有在学生掌握了大致的艺术审美形式之后,其审美能力及水平才会有所提高。
四、结语
对于美术教师而言,营造理想的教学氛围、针对学生展开有关于欣赏评述或造型设计方面的指导是其义务及责任。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艺术素养得以提高,并保持相较理想的审美能力。而对于小学美术教师而言,展开教学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其审美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优化自我,并在教学期间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持续调整教学方案。另外,学生自身、教师及校方、家长都需成为美术教学改革工作中的参与者,只有相关方共同调整传统观念,才能将美术教学所具备的育人效果充分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连丽惠. 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12):85.
[2] 王海睿.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183.
[3] 滕菲,王宇,鉴健. 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方式探析[J]. 美术教育研究,2020(01):146-147.
(责任编辑:罗 欣)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