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苏珠枝
【摘 要】 培养具有数学素养的现代人,是数学教育一项根本任务。数学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和持久性。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注重培养数感,训练思维的灵活性,培养估算意识和提高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数感;训练思维;估算;综合实践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对人的影响表现为人的数学素养。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数学文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数学素养已成为现代人生活、工作、学习乃至人际交往都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培养具有数学素养的现代人,是数学教育一项根本任务。“在信息时代,关于数学教育研究的任何议程,都要关注当前和将来对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有关数学核心素养的问题,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研究的关注热点。那么什么是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哪些策略?现就结合实际教学,谈谈个人的理解与见解。
一、对数学核心素养的理解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数学素养是通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时代变迁的产物。数学素养——指人用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方式和数学方法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其倾向性,包括数学意识、数学行为、数学思维习惯、兴趣、可能性、品质等等。数学素养是为满足个人在当前或未来的生活中成为一个会关心、会思考的公民的需要而具备的认识。而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学习者在学习数学或其某一个领域所应达成的综合性能力,是数学的教与学过程应当特别关注的基本素养。数学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数学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阶段性和持久性。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二、数学素养形成的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知识结构单一,呈现方式灵活, 许多数学思想、数学法则和数学规律往往依附于一定的感性材料而存在,许多数学问题都能够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甚至有一些数学问题实质上就是日常生活中存在现象的翻版,直接显示出生活意义。小学数学也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可以促进人的思维的发展,并体现出时代的整体特征。这些因素正是形成数学素养的先决条件。新一轮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的建立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要求“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要的数学”,并且强调“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这无疑为小学阶段发展人的数学素养指明了方向。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人的数学素养,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培养数学意识,形成良好數感
数学意识的培养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良好数感则有利于形成科学的直觉。个人的数学意识和数感一方面反映了他的数学态度,另一方面也反映了他的数学素养水平。具备良好数学意识和数感的人应该具有对数和数运算的敏锐感受力和适应性,能够有意识地用数学知识去观察、解释和表现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数据特征和空间形式,并善于捕捉生活中诸多问题所包含的潜在的数学特征。所以应将生活与数学紧密相连,让学生深深感知到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数学,这样才能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比如,在学习“数一数”这个单元时,老师可以设置一个情境,如老鹰捉小鸡,让学生在游戏的同时数一数有多少只“小鸡”被捉了出来,一般在这种游戏情境里,学生很容易产生兴奋感,每当捉住一只“小鸡”,学生们就会一起数一个数,这样不仅让学生享受了游戏的快乐,也让学生对数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比如,在学习“时、分、秒”这个单元时,可以创设击鼓传花的游戏情境,在游戏进行之前,老师先准备一个时钟调至零时零分零秒,告诉同学们拿到花的同学要接受惩罚,学生的惩罚就是读出这个时钟走了多长时间。这样学生们在传花的过程中就会留意时钟的走动,因为害怕被惩罚,就会在游戏的同时默读时间,也会对传花所经历的时间有一个概念,学生就会知道“一分钟大概就是传一圈花那么长”。这样一来,对数学的学习就贯穿在整个游戏中,不仅吸引住了学生,也达到了传授知识、形成数感的目的。
(二)加强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形成学生的数学探究能力
数学探究能力是数学素养最核心的成份和最本质的特征,数学探究能力的提高是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训练来完成的。例如,一位教师教学乘法意义的运用一课时,她出示了这样一道加法题:9+9+9+9+5=?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一个学生提出了9x4+5的方法,而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这个学生的思维有创见,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x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的实际存在的5。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教师对这种创造性思维要加倍珍惜和爱护。
(三)培养估算能力,形成科学的直觉
估算是对事物的整体把握,是对事物数量的直觉判断。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的估算能力有着广泛的作用。如果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积极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这将有助于学生对数学概念的理解,有助于数学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有助于学生对日常数量关系的灵活处理,形成各种解题策路,进而形成科学的数学视觉。
例如呈现这样一个问题:上个星期天,老师一家五口到饭馆吃饭,点了一些菜,价格分别是58元、45元、18元、26元、42元,当时大致估了估不到200元。结账时,服务员却报出213元,这显然是错误的,创设这样一个让学生真正体会要用到估算的情境。又如:同学们去看《洛克王国圣龙的心愿》每张电影票27元,9个同学带300元够吗?学生本身对动画电影很感兴趣,对这样的估算必然会产生浓厚的兴趣,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因此,我们只要积极帮助学生积累经验,注重对周围、身边的事例进行观察、比较,鼓励学生大胆估计、反复实践,帮助学生总结归纳,使学生分析问题有根有据,而不是盲目地猜测,学生的估算能力一定会进一步提高,从而形成科学的直觉。
(四)注重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
数学实践活动的开展,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十分有益的。教师要想培养学生实际的本领,必须带领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长知识、长才干,学会识别、学会适应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教材设计了确定起跑线数学实践活动。“确定起跑线”这个数学综合运用活动,是在学习圆的有关知识后,结合跑道结构与起跑位置关系这个具体情节所进行的一节数学综合应用的实践活动课,一方面让学生经历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了解椭圆式田径场跑道的结构,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来发现生活现象中所蕴涵的数学问题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确定跑道起跑线的方法。另一方面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在体育等领域广泛的应用,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现象,用数学的思维分析生活现象。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关系学生整体素养的一件大事。对这项工作的落实,我们应该从小学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日常做起。
【参考文献】
[1] 徐赟. 数学核心素养——“数感”的培养[J]. 新课程(中),2017(12).
[2] 林小云.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学生数感策略研究[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