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张晓红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数学语言的发展与数学思维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它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如何培养学生运用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出思维过程和结果是一个难题。本文将从创设氛围及层次性“说数学”等方面作简要论述。
【关键词】 小学数学;说数学;课堂教学
一、循序渐进地指导学生明确“说什么”
(一)说“数学生活”
要注重引导、鼓励到生活中去寻找数学。对于低年级学生,说的题材要多样,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只要学生能尽量用数学去感受、记录、思考生活就行了。鼓励学生主动在生活中感受学习内容,主动观察事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解决问题能力。
(二)说“数学反思”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整个过程的基础上,让他们通过说出自己学到了什么,是怎么学的,这种形式反思整个学习过程,找出解决的方法。而在进行课后小结或复习课时,指导学生通过对本堂课或本单元的知识进行梳理,唤起他们对知识的回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三)说“数学创新”
在小学低年级启蒙教育阶段,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学生才能树立创新目标,释放出创新激情。因此,通过“说数学”这个载体能及时地发现同学思维过程中的闪光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培养“说数学”的能力的有效方式
(一)创设“说数学”的氛围
作为教师,我们应尽可能减少一些没必要的统一要求,容忍学生的不同意见,甚至鼓励学生尝试错误。尽可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和立场理解学生,对于敢发言的学生多鼓励,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脑,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唱主角的“舞台”。
(二)“说数学”要有层次性
学生“说数学”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教师有时可以示范怎样用数学语言准确表达,可以让孩子模仿着说,树立孩子“说数学”的信心。
三、培养学生“说数学”应注意的地方
(一)把握从愿意“说”到“说会”过程的方法引导
数学课堂,学生从愿意参与教师组织的“说的现场”,到比较完整、清晰地说出数学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情绪和情感态度的积极推进,更是学生思维的理性飞跃,这需要教师长期有意识地培养、指导、纠正和鼓励。
(二)调控课堂“说数学”与“做数学”的均衡性
笔者发现教师在处理学生说数学与做数学的机会时容易出現矛盾。一种是整节课中学生集体回答教师问题的情况占上风,一种是教师喜欢把说的机会分配给学习者个体,导致整节课都是教师与个人的对话。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恰当的教学活动,既注重学生课堂说的“面”的培养,又注意说的”质量”的把握,更应注意调控学生说数学与做数学能力的均衡发展,以促进每个学生数学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均衡地发展。
“说数学”似一个聚宝盆,学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真真正正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数学是让人快乐的科学。
【参考文献】
[1] 王孝梅. “说”出来的数学智慧[J]. 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