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论小学德育工作的生活化教育

时间:2024-05-08

陈小强

【摘  要】 小学德育教育是帮助少年儿童提高思想品德、培养良好精神品质、锻炼综合能力并树立正确世界观的重要课题。针对当前的小学德育普遍存在“重心偏移”的问题,大部分教师只关注德育“政治性”,忽略了其“生活性”,反复强调道德原则与规范,导致德育教育陷入了“单向授知与灌输”的误区,大多使德育教育与学生生活脱节,局限于思想渗透,无法灵活引导,导致效果不理想。作为德育工作者,应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己任,从小学开始,就要转变观念,将德育教育与生活结合起来,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在此过程中培养尊重、热爱生活的意识,促进小学生自身道德的形成。

【关键词】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资源;对策;活动

常规的小学德育工作中,我们的老师只重视德育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方面比较落后,很多的小学生在德育课堂中只是被动的接受德育知识,对于日常生活中的德育没有过多的理解和关注,影响了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效率的提升。让德育工作内容服务于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使知识转变成为行为,才能使德育教育目标真正的实现。真正的德育工作要尊重学生,而不是将正确的观点强加在学生生活。倡导生活化的德育教育理念,还需要我们不断的改革与创新。

一、在加强德育渗透的同时打造生活化课堂

真实的生活,是小学生体验的重要来源,更是检验小学生学习成果的平台。在小学德育生活化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小学生留心自己身边的生活现象,有意识地去体会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在发现美好事物的同时,建立相对应的道德观念。

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进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化课堂的构建不仅能突出学生主体,将情境与内容有机结合,引导其深入体验、感悟,还能帮助教师找到教材的切入点,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认知,引导其深刻体会道德的内涵。利用学科间的关联性将德育寓于不同课堂,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元的生活课堂,让其在掌握知识、技能以及艺术的过程中自然习得,以此强化德育渗透。比如在讲解爱护自然这个主题时,教师在课堂中反复强调,也不如在生活中让小学生体验一次。教师可以利用课堂教学时间组织学生到校内去观察植物,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植物的哪些美。经过两到三个星期的观察与欣赏,促进学生建立欣赏自然、喜爱自然的感情,之后再让学生了解一些破坏自然的事件。用情感上的反差,引导学生自动选择爱护自然这一正确的道德观念,使德育教育能够提升学生的生活品质,从而很好的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在社会生活中拓展课程资源

生活是教育的土壤,教育不能脱离生活而独立存在,有效的小学德育教育必须植根于生活的土壤,将社会实际与课程资源有机结合,适当拓展才能顺利开展。时代发展日新月异,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反观现有教材存在的永恒滞后性,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稍有不慎就会带入旧观念,让学生思维发展产生偏离。如果要开展生活化教学模式,教师必须牢牢抓住课堂教学,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使学生在课堂上可以学习到很多知识,所以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战场,是一条带领他们学到知识的重要场所。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回归真实的道德生活,将生活中真实发生的道德事件引入课题,营造生动的道德情境,提供学生讨论、交流、表达的平台,鼓励其用生活化的语言、行为去诠释对道德事件的认知。要将课堂教学知识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这样便于帮助学生理解性的学习,既帮助引导学生实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又达到了生活学习互利互惠的目的。

三、定期开展各类生活化的德育教育活动

在学校定期开展各类生活化的活动,可以使学生们增加对学习的兴趣,一方面加强了德育的渗透,促进了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学生爱学、乐学的兴趣,让其在多彩的活動中得到锻炼与实践,进而促进学生自身美好心灵的塑造。

教师在教育学生们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手段带着学生们观赏各地各类风景的美好,享受大自然带来我们的无限美好遐想。同时在学生们观察自然景色的过程中,可以讲解一些受到污染破坏环境的案例以及给世界带来的恶性循环。结合这些实际情况带来的危害,警醒学生保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让学生自然建立起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的意识。定期组织学生探望福利院等机构里面的老人,让老人们感受到关爱,以此来让学生们提高自己的社会意识,提升自身的责任感,让学生们认识到尊重老少的重要性。

四、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有效对策

从根本上转变德育观念,严于律己、认真求学、踏实钻研。提高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效率,教师必须要转变落后的教学观念,要认真加强学习,按照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完成学业任务;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积极向上地参与学校里的各项活动;时时事事自警自律,多途径扎实提高政治与业务水平,已不断适应新时期形势发展的需要。教师还要逐渐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地位,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公平、和谐的师生关系。

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看中品质的力量,因为人以精神为向导,具备良好的适应能力和思想品德的意识的人才会在竞争中更胜一筹。如今,小学生们因为生活富足而难以摆脱强烈的依赖意识,更追求物质性的享受,意志十分薄弱,难以适应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比如,在当前的小学校园中,经常会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的小学生不爱护花草树木、随意践踏校园中的花草树木;还有一些小学生喜欢到处扔垃圾,这些不好的习惯如果长期存在于小学校园中,将会影响小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因此,学校要制定相关的日常行为规范,推动德育教学生活化。所以,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引导作用非常重要,应教会学生们如何做生活中的强者。

创设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良好的校园德育环境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推动力,让小学生在一种无形的环境中受到熏陶。因此,学校要紧紧抓住校园环境这块良好的阵地进行德育生活化宣传。比如,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宣传栏的作用,宣传一些好人好事和一些英雄事迹;在教学楼的墙壁上张贴一些激励学生刻苦学习的名人名言等。通过建立校园德育环境,能够让小学生在方方面面感受到德育生活化的魅力,提高小学生学习德育的兴趣。

教师德育活动应与学生家庭教育相结合。将小学德育进行生活化教学不仅需要学校的帮助还需要家庭的配合。因为,小学生有大部分的时间要与家长接触,所以,教师要及时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言行,并通过这些反馈完善小学德育的内容,从而实现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

总之,生活即教育,这是陶行知先生提出的教育观点,也是生活化教育理念的来源。小学德育是基础教育的重点内容,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德育教育者,我们要准确把握德育的中心与目标,让德育教育成为规范小学生日常行为的一种手段,促进德育教育内容成为学生生活的准则,将其回归生活,立足生活,在改革德育教育方法与内容同时,使德育教育在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发挥作用,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认知中提升,最终实现道德内化。

【参考文献】

[1] 阮尖兵. 浅谈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J]. 时代人物,2008(4).

[2] 夏永胜,袁新志. 小学德育生活化途径探索[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年(11).

[3] 胡荞丽. 小学德育生活化教学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 东北师范大学,2013.

[4] 黄梅. 小学德育新课程要生活化[J].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小教研究),20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