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学科教育: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

时间:2024-05-08

姚伟荣 叶有德

【摘 要】 随着核心素养的颁布,学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将真正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同时,学科教育的实施重心也将真正从课堂效率转向课程效益。所以依托语文学科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学科教学;核心素养;课程开发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正式颁布后,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是:核心素养体系将会对具体学科的课程与教学产生何种影响?如何在国家厘定的核心素养框架内定位好我们的学科教育,更好地发挥出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我的体会是,随着核心素养的颁布,学科教育的发展方向将真正从知识本位转向育人本位;同时,学科教育的实施重心也将真正从课堂效率转向课程效益。所以依托语文学科教学,培育学科核心素养是我们一线教师的必然选择。

一、厘清理念:将核心素养细化到学科素养

教育部提出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超越学科分野的一个框架。它本身是对十八大精神中“立德树人”要求的贯彻落实,而各学科的学科素养又是对核心素养的落实、落细、落小。基于学科素养,又可以制定出可操作、具体化的学科的学业质量标准,我们一线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素养和学业质量标准开展自己的学科教学。教育部已经启动了高中课程方案和高中课标的修订工作,在修订过程当中将会特别增加学科素养和基于核心素养制定出来的学业质量标准。

作为一线教师,笔者深刻地感受到:过去多少年来,虽然我们都意识到学科教学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但是学科育人的实然效果与应然目标还是存在着差距。

正因为如此,这次对核心素养的提炼和践行,必须要让一线学科教师对本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育人功能有很好的思考。这个思考是理念澄清的过程,也是把核心素养细化到学科素养的过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本身是一个多维度的建构,不仅包含知识技能,更加强调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方面。因此,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自身就是对三维目标的综合表现,不仅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可从“三维目标”的角度进行表述,而且在课改的各个环节中也可从“三维目标”的框架来进行思考和实施,这样将有利于课改各环节的衔接、话语体系的一致和公众理解。应特别重视“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作用于同一个学生的“整体效应”。

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具体化,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是学生学习该门学科后的期望成就。比如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就是从语文学科的角度来体现和践行“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部分或全部。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在确立这个理念和路径的基础上,产生自觉的学科育德意识,提升学科育人能力。

二、澄清内容:学科素养融入到课程开发

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副主任任学宝说:“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需要注意什么?可以打个比方,让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落地是一种‘加工美食的过程:学生就是我们的顾客,学生未来的发展核心素养落地就是我们所希望呈现的最后的美食。要考虑三个问题:一是考虑定位、罗列已有食材,即查看自己已有的生源和学校基础;二是考虑需求,顾客是上帝,了解学生的基础与目标;三是考虑未知,不做只会做一道菜的厨师,要了解学生的‘口味,提供优质选择。”

这就需要一线学科教师对学科课程进行再开发,在内容的组织、资源的投放、经历的设计、评价的落实中,既要融入学科素养的要求,更要关注学生的“口味”需求。比如,笔者所在学校在创建江苏省普通高中时文阅读语文课程基地的过程中,需要进行课程开发。围绕“时文阅读”这一主线,语文老师结合学生的兴趣和自己的特长,开展富有特色的语文课程的开发和实验,诞生了一批诸如《寓言故事里看世界》《<红楼梦>里的诗词文化》等校本课程。在此过程中不仅要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还要基于核心素养的落实,高度重视跨学科之间的综合育人功能。

三、转换角色:课程开发关系到角色转变

教育改革需要教师的改变,落实核心素养也需要教师的专业化。我认为,随着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深化,一线学科教师将会被赋予更多的课程权力。而课程权力空间的扩大,会使教师与课程资源之间建构起更为系统的联系,并且形成一种全新的价值导向——“课程创生取向”。在这种取向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重要转变。

我们将以国家颁布的课程大纲、方案、教材等为基础,依据实际的学科教学需要对课程进行主动的创生式的构建。这种学科课程创生,需要一线学科教师在深刻理解和把握核心素养的理念、目标、任务的基础上,充分调动自身的专业智慧与能力,并将其融入到学科课程的内容设计、课程情境的创生以及教学方法的选择之中。教师要重构自己的角色,与学生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促进者 ,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和建设者。

为此,笔者也参加了学校的课程开发,针对基于语文学科素养的课程开发所需要的“语文教师的观念转变、能力转变、行为转变”等与同行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与探究。经过探讨,大家逐渐明晰语文课哪些观念、能力和行为是合适、科学的。可以说,基于学科素养的课程与教学,需要我们一线教师“自觉觉人”,即在转变观念、澄清角色的基础上,让人性关怀和道德示范成为学科课程建设和教学实践的“新常态”。

四、重塑行为:教师角色落实到教学行为

转变角色需要重塑行为。在基于学科素养的教改实践中,一线学科教师需要更多清晰的指向学科素养的教学行为。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尹后庆对这一问题有过非常精准的描述:教学内容中的学科知识都是学生精神与德性发展、升华的智力基础;教学的组织形式对学生形成合作与互助的品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过程所营造的自由民主平等的氛围,对学生形成创新精神和对真理追求的品性起到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中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敬业精神,以及教师在学校生活中体现的人生准则和处世规范,可以成为学生的示范和榜样。笔者以为,在基于学科素养的教师教学行为澄清中,所有学科都适用以上四条准则。

曾经,语文学科的教学因“少慢差费”饱受诟病。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的落后的教学观念和低效的教学行为。教师只相信自己的“教学魅力”,不相信学生的自学能力,导致课堂满堂灌、满堂讲,把课堂演变成自己的“真人秀”和学生思想的“跑马场”。结果是教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教师“硕果累累”,学生“费时遭罪”。因此,教师要通过一种“开放、互动、动态、多元”的“低结构”课堂实施,有效激发学生的成长自信与自觉,呵护学生的生成与创造,涵养学生的智慧与人格,从而达成对核心素养的培育。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张绪培的一段话耐人寻味:“有人说,什么是素质?当你把在学校学的知识都忘掉的时候,剩下的就是素质。今天孩子在课堂里学化学,不是让他成为化学家,我们关注的是,毕业以后,作为一个公民,学过化学和没学过化学有什么差异?化学能留给他终身受用的东西是什么?这就是核心素养。”张督学所言是教学追求的极高目标——得“鱼”(核心素养)忘“筌”(学科素养)。当下,我们一线教师能够做到依托学科教学,培育核心素养——得“鱼”(核心素养)望“筌”(学科素养)——也就颇为欣慰了。

【参考文献】

[1] 孙宏安. 学科素养的研究与建构[J]. 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6(3).

[2] 蒋甜甜. 对学科素养的解读[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8(1).

[3] 姜显龙,郑长龙. “学科素养为本”的课堂教学特征及策略[J]. 福建教育,2017(32).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