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及转化

时间:2024-05-08

朱挺樑

针对农村中学相当数量的数学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本文主要从农村村镇地区特点、家庭教育、学校环境及其数学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等方面分析了造成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并且以此提出了相应的转化策略。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 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期待值低,影响了学困生的学习动机。在农村地区,大部分家庭对下一代的教育观念仍然很陈旧。农村村镇中学大多家长把孩子能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作为孩子教育的最终目标,提高子女文化素质的意识很淡薄。

2. 农村教师的传统观念是数学学困生不断产生的另一个原因。当前,仍有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思想跟不上素质教育前进的步伐,“应试教育”的观念根深蒂固,以致在数学教学上重知识而轻能力,数学学困生人数日益增加。

3. 农村初中分班制度的差异。大多数学校虽然表面上没有“重点班”,但是在学生入学编班的时候,“随机”地把基础好的学生分到了一起。孩子们都还是满脸稚气的时候,就像江湖一样分出个三六九等,对分到非重点班的学生来说是对其自尊心和信心的双重打击。

二、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1. 数学教师切忌偏袒。由于数学教师的心理偏差,课堂提问时,片面地追求教学效果,总是找那些中上等生回答,无视学困生的存在,长此以往,他们会产生强烈的被忽视的感觉,抱着老师反正不会叫我的心态,停止了思考,以至于他们上课心不在焉、无所事事,更不用说积极配合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了。

2. 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心与心交流。老师无一例外地期待学生能聚精会神听自己的课,并且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在我对数学学困生的访谈中,他们认为:如果哪一位老师上课语言亲切、态度信任,他们就非常喜欢听这个老师的课,并会积极主动地配合老师。老师要使学生感到和蔼可亲,就必须拉近与他们的距离并适当的鼓励。

3. 更新教育观念,兼顾学困生。尽管升学压力客观存在,必然导致“淘汰”,但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绝不是“淘汰”。要想实现目标,数学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优先面对数学学困生,以此来促进全體学生的共同发展。

4. 根据农村特点制造强烈的数学学习“饥饿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动机。我们要在根本的问题上进行突破,根据农村的地域特点制造强烈的数学学习“饥饿感”,使学困生从低学习动机的心理状态中摆脱出来。

5. 家访、电话主动和学困生家长联系沟通,形成转化合力。农村初中生大多是住校生,而他们相当一部分是留守学生,家长素质一般较低,为教师转化学困生带来了阻力和麻烦。家访、电话事先和学困生家长沟通、交流想法,指导家长们一些子女正确、科学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增加对孩子的期待,让学生感受到周围人对他们的期望和热爱,能使学生逐步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三、结束语

学困生的转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和新课程的改革深入,我们过去虽然积累了一定的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经验,但是随之会出现新的问题、新的情况。这需要我们结合农村初中的地域特点,联系学困生的实际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对症下药。同时,作为数学教师也是他们的生活老师,要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对教材也要作相应的创造性处理,构建完整的知识网络结构,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转化策略。endprint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