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初中音乐教学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4-05-08

李金福

由于初中音乐教学理论还不够完善,一直处在探索阶段,传统初中音乐教学都采取统一的模式,教师先领唱,学生跟着唱,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对学生歌唱技巧的训练和培养,从而忽略了培养学生体验和感受音乐自身所蕴含的美感的能力。教师在音乐课堂上只采取“一唱一随”的单一的教学方法,长此以往,必然使得学生对音乐原本的热情丧失殆尽,甚至对音乐课产生抵制情绪。教师需在课堂上做到“以情感人”,挖掘音乐自身的感染力,用音乐的伟大魅力感动每位学生,让学生发自内心地爱上音乐,喜欢音乐,让音乐伴随其终身。

一、培养学生音乐情感的能力

托尔斯泰说:“音乐是人类情感的速记。”不同歌曲的节奏、旋律、力度、速度变化等都能给人带来一种不同的感受。在音乐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完整的听赏歌曲,不仅可以削除学生因为纯粹学唱歌而产生的厌倦心理,而且还有利于学生的好奇心和学唱欲望,使学生能够主动持久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去使其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的圣境。音乐审美活动是对审美对象感知开始的,在审美感知中必须带有情感因素。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首先是听觉能力的培养。通过音调、音色、力度、时值等让学生去感知和认识声音,进而听旋律、听和声、听辨各种人声和各种乐器的声音,提高学生听觉的选择性和敏感性。其次是视觉能力与唱歌技巧的培养。在发声练习、视唱中,就初步要求学生识谱歌唱了,要坚持培养学生的速视能力。在教学中,还应特别注重讲练结合、学用一致,帮助学生把知识转化为技能,逐步具有识谱、唱歌的能力。教师应做到讲一点,练一点,或者边讲边练,讲练结合,切莫只讲不练。讲过的应及时运用到以后的学习当中。如讲了切分音,就要唱有切分音符的乐句,应把识谱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歌唱教学中,教唱新歌时要特别注意指导学生唱好曲谱。在学生初步认识并理解音符的时值、高低后,不要一句句带唱,这样会造成学生的依赖心理,学无长进。难点突破后,其余部分让学生独立练习视唱,使学生在视唱中有所获,激发兴趣,提高识谱能力。要注重歌曲的表情,唱出对比来。在教学中,老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一句鼓励和夸奖的话语对学生来讲都能激发他们学习的欲望和积极性。我们要抓住每个契机,及时给予表扬。不管唱的标准如何,只要学生大胆参与,老师都应给予鼓励和表扬。评价语言要自然、真城,用亲切的评价语言去感染学生和鼓励学生。

三、重视学生参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现代课堂教学理论认为,在课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创新教育就必须要让学生参与进来。如《春节序曲》一课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网络等途径查找有关春节的信息,搜索一些对联、年画、剪纸、灯笼等,让学生参与讨论各地风俗习惯,然后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想象《春节序曲》将会以什么样的音乐表现情绪、表现形象,使学生形成逆向思维,让生活的感悟先走进音乐,形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转变,培养学生的自主参与能力和创新意识。学生在体会音乐时的感受各不相同,教师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想象、去动手、去实践、去玩。如教师选择适当的音乐,让学生任意创造动作,随意走动,配合音乐做快动作、慢动作、停止,继续动作等,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塞。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充分发挥想象,积极创造,培养了创造能力和感受能力。

总之,作为新一代教师,应该有新教学模式。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既要掌握素质教育的理论和教育教学的方法,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使他们在感知、想象思维、科学的发声法、情感教育、互动合作方面获得发展,在欣赏方面不断提高。这不仅促进提高学生的智力、技能、思维和兴趣,还能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让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