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时间:2024-05-08

柳杰

【摘 要】 课堂提问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恰当运用课堂提问,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还存在着诸多低效、无效的提问,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等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细心酝酿提问内容,设置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问题,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富有情趣,从而达到教学的有效、高效。

【关 键 词】 问题情境;思维火花;探究欲望;学会学习;创造潜能

课堂提问是小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有效教学”的核心。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还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发挥学生创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我们的数学课堂提问还存在着诸多低效提问、无效提问,甚至出现不良提问和失误提问的情况。如一问即答,一问齐答;满堂灌变为满堂问,学生只是简单的回答“是”或“不是”;提问没有层次性,难易问题无阶梯;提问没有思考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学习活动的开展,严重制约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显得尤为重要。教学中,教师必须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设计有价值的数学问题,巧妙地运用提问,营造一种“引人入胜、意味无穷”的教学氛围,使数学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从而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火花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学习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细心酝酿提问内容,设置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问题,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这样,不仅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供阶梯和桥梁。

一位老师在教学《射线》时,先让同学们在作业纸上划出一条2厘米长的线段,接着让同学们将这条线段向右延长2厘米;接着再次向右延长2厘米;最后让同学把这条线段向右无限延长。(教室里沸腾了:老师,本子不够画;老师,连桌子也不够画;老师,画到教室外面也不够……)

师:像这样,把线段向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那么,你觉得射线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又该怎样把它画在作业纸上呢?一“石”激起千层“浪”,课堂顿时活跃了起来,学生的思维再一次被激活。他们在讨论、争辩、交流、验证等探究活动中得出正确结论:射线只有一个端点,向一端无限延长。在作业纸上只画一个端点就行了。

好的提问方式就是把重点放在激发学生的思维过程上。本案例中,教师通过让学生将线段多次向右延长直至无限延长,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射线的产生过程,同时也在学生的脑海里产生了问题冲突。“老师本子不够画;老师连桌子也不够画;老师画到教室外面也不够……”。此时,老师及时抓住提问的最佳时机抛出两个问题 :“你觉得射线有什么特征呢?我们又该怎样把它画在作业纸上呢?”学生思维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他们通过激烈的讨论获得了“射线”的知识。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富有情趣,从而达到了教学的有效、高效。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探究是数学的生命。在小学阶段,学生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自信心,他们总想成为研究者、发明者、探索者。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尽量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在课堂上创设诱人深入的问题情境,激起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在教学《神奇的莫比乌斯带》时,我创设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1. 请同学们取出一张纸条,认真观察你发现了什么?(长方形有4条边2个面)

2. 你们能把它变成两个面、两条边吗?请同学们试一试。(做成一个普通纸圈得出:2个面,2条边)

3. 你们能把它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吗?请同学们小组合作,互相帮助,做一个这样的纸圈。(先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端翻转180°,再用胶带粘牢。)

4. 这样一个纸圈真的是一条边、一个面吗?请同学们想办法检验一下吧!(同学们有的拿出一支水彩笔,在纸圈的中间画一条线,看看它是不是一个面,有的用手指沿着纸圈边缘移动看看它是不是一条边。)

本案例中,我设计了4个诱人深入的问题,由浅入深一步一步地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当学生将长方形纸条变成两个面、两条边,为自己的成功而喜悦时,我及时抛出:“你能把它变成一条边、一个面吗?”学生们听了,个个情绪高涨,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油然而生。他们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在讨论着、动手实践着,又一次获得了成功:“先做成一个普通的纸圈,然后将一端翻转180°,再用胶带粘牢。”接着我又提出具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这样一个纸圈真的是一条边、一个面吗?请同学们想办法检验一下吧!” 再一次激起学生探究的冲动。同学们有的拿出一支水彩笔,在纸圈的中间画一条线,看看它是不是一个面,有的用手指沿着纸圈边缘移动看看它是不是一条边。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了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了探究欲和自信心,从而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现代教育家皮亚杰认为:教育的宗旨不在于把尽可能多的东西教给学生,取得尽可能多的效果,而首先在于教学生怎样学习,学习发展自己,以及离校后继续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孩子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学会获取知识的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师,应该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努力为学生架起从“学会”到“会学”的桥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学会数学”变为“会学数学”,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坚实的基础。

四、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发挥学生创造潜能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致力于开发人的创造潜能。因此,开发人的创造潜能,促进人的健康成长,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激发想象能力和创造潜能”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去激活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不断创新,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在教学《三角形内角和》时,一位老师首先了解学生,问:“谁知道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是多少?”在反馈时发现,几乎全班所有的学生都能脱口说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堂课还教什么呢?这时他灵机一动,抓住有利时机问:“你是怎么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能说出理由吗?”先在小组内商量一下再汇报。几分钟过去了,学生代表纷纷举手,边演示边汇报:我们小组是通过测量各个内角的度数,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的;我们小组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剪下来,拼成了一个平角,平角是180°;我们小组是把三角形的三个内角折成了两个直角,两个直角和是180°;我们小组是剪下两个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了一个长方形,由4个直角的和是360°,推出它的一半是180°。

这一过程是学生对数学的创造过程。当学生们都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而使教学陷入困境时,老师大胆抛出问题:“你是怎么知道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的,能说出理由吗?”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开放的、自由的创新氛围,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冲动,使其大胆地想,尽情地说,从不同的角度对“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这一结论进行充分说明,培养和发挥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潜能。

总之,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以问题为主线,通过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激发和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让数学课堂教学真正走向高效。

【参考文献】

[1] 耿轶楠. 创设问题情境 构建高效数学课堂[J]. 当代教研论丛,2015(3).

[2] 张仁贤. 名师谈高效课堂[M]. 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3] 陆昌然,王晓东. 小学数学创新设计与评析[M]. 宁波:宁波出版社,2011.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