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江西
高中生物一轮复习对学生巩固学习成果尤为重要。但教学过程中多数学生复习效率低,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错题一错再错。笔者尝试分析原因:(1)教师过于依赖复习用书,复习模式陈旧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针对学生实际特点开展教学环节的优化;(2)学生复习目标不明确,被动听课,机械刷题,缺少反思,所学的知识得不到有效内化,更谈不上知识的迁移运用。笔者认为要提升复习效率,应从教师的授课模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上双管齐下。所以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做出调整,通过设置游戏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学会总结和迁移。下面笔者介绍几种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希望可以为各位读者提供一些参考。
笔者在复习“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时设置了游戏环节来增强学生对“被动运输”和“主动运输”的理解。
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游戏规则:7位同学参与游戏,包括6位“平民”和1位“卧底”,抽取概念牌后,只能用生物术语描述所持概念,描述语不得重复,“卧底”尽可能隐藏身份不被识破。概念牌不得向其他同学公布,其他同学根据玩家的描述猜测谁是“卧底”,其余规则均不变。
7位同学编号后随机抽取概念牌,笔者另外再请2位同学在黑板上记录他们的描述语,用于游戏后的归纳总结。游戏开始后,7位同学依次描述:1号“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2号“有两种运输方式”,3号“受温度影响”,4号“与浓度有关”,5号“需要能量”,6号“需要载体”(此时6号根据前5名同学的描述,已经猜到自己是“卧底”,所以通过描述主动运输的特点来隐藏“卧底”身份),7号“无机盐进出细胞的方式”。描述结束后,4号因描述含糊不清得票最多,被误认为“卧底”,淘汰出局,游戏继续。第二轮描述:1号“与细胞呼吸有关”,2号“气体不能通过该方式进出细胞”,3号“与氧气浓度有关”,5号“逆浓度梯度运输”,6号“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7号“大分子物质不能通过该方式进出细胞”,6号“卧底”因误认为葡萄糖进入红细胞为主动运输,隐藏失败被淘汰出局,游戏结束。接着笔者根据黑板上的记录进行了点评和纠正,如针对2号描述“有两种运输方式”提出疑问;针对7号描述“无机盐进出细胞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无机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否都是主动运输”。最后综合所有描述,总结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在载体、能量、浓度等方面的差别,并举例。
本游戏适用于相近概念的对比区分,如“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生长激素与生长素”等,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能力。但是游戏耗时较长,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建议在下课前5到10分钟开展,不宜整节课频繁进行,同时教师要注意课堂气氛和时间的把握。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点评和总结,不能重游戏轻总结,导致游戏和概念的区分相脱离。
所谓“找茬”,在生物教学中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细节,深入探讨的活动。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找茬”寻找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易混知识的区别,然后对比、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
近几年高考中都涉及一类题型,就是判断某知识点有关说法的正误。此题型考查学生对某概念及相关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笔者在复习完《遗传和变异》模块后,可通过如下表中的说法来“设茬”,让学生来“找茬”,以此来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发学生的思维。
表 文本“找茬”部分题目及“设茬”意图
图解图示主要有流程图、关系图、示意图和模式图等,在《分子与细胞》模块中涉及图解图示的内容有细胞结构模式图、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以及曲线模型图、物质进出细胞模式图、细胞分裂模式图等。笔者在复习“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专题时,通过曲线图“设茬”(如图1),要求学生找出各图中“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的代表曲线,理清三者的联系。再由学生制作出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细胞的气体交换情况图(如图2),并引导学生思考“植物在光补偿点(b点)条件下,单个叶肉细胞的气体交换情况”。以此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习题能很好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对某些知识点的典型题目进行“找茬”,分析异同点,深入剖析,总结提升。笔者在复习“神经调节”专题时,通过例题展示,学生讲解,学生“找茬”,教师评价总结的方式开展教学,获得了不错的反馈。
图1 细胞呼吸、光合作用曲线图
图2 不同光照下细胞气体交换图
教材是一轮复习和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托,教师要引导学生细读教材,熟读教材,注重对教材核心概念的挖掘。但是学生在阅读教材时漫无目的,甚至觉得教材枯燥无味。基于此,笔者在复习《稳态与环境》模块时,参照某卫视的益智攻擂游戏——“一站到底”,对教材基础知识进行逐个击破,提升学生翻阅教材的积极性,以达到熟知教材的目的。
笔者将全班同学分成10个小组,每个小组在各自给定的章节对教材相关文字挖空,命制20道填空题,如:植物向光弯曲生长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最后以作业的方式上交,笔者进行筛选和补充,以保证题目尽量覆盖相应模块的所有内容。在开展游戏前,笔者会提前一周告知学生相关事项,要求学生尽快熟读教材,充分做好参与游戏前的准备。由于课堂时间的限制,笔者将游戏模式精简如下:每个小组选出1名同学作为裁判,不参与答题,其他同学起立答题。笔者通过多媒体展示题目并显示相应时间的倒计时,到达规定时间后停止答题,展示答案,裁判确认小组成员的答题情况,答错者坐下,答对者继续下一轮答题,如此重复进行,直到剩下最后一位同学,授予“战神”称号,并给予一定奖励。
笔者受“头脑王者”游戏启发,结合学生爱玩好胜的心理,在高考复习阶段,编制了《生物王者练习案》,将练习题以闯关的方式呈现。题目都是选择题,包括历次考试中学生的错题以及错题的改编题或者相似题,共6×2×14=168道。笔者将题目由易到难分成14关,每关有两组试题,每组有6道。两组的题目一一对应,一组为收集的错题,另一组则为相对应的改编题或相似题。规定每一关至少答对10道题则闯关成功,解锁下一关。“头脑王者”游戏的实施,不但激发了学生做题的专注度和积极性,还对以往的错题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学生自查自纠,查找并弥补学科知识的漏洞,实现触类旁通、活学活用。
以上4个游戏,笔者经多次教学尝试,效果显著。复习课的教学过程中设置游戏环节,寓教于乐,改变了以往枯燥的复习模式,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复习中去,以积极的状态备战高考。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