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专题复习训练——稳态与环境

时间:2024-05-08

专题复习训练
——稳态与环境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 ( )

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

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

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

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2.下列关于种群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稻田中秧苗的均匀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利于产量提高

B.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达到K值时种群数量往往表现出明显上下波动,因此K值总是固定不变的

C.池塘养鱼过程中为保持鲫鱼种群的增长需持续投放饲料等

D.预测一个国家人口数量未来动态的信息主要来自现有居住人口的年龄组成

3.如图所示为人体内生理过程图解,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肠道中的物质A通过协助扩散进入血管内

B.胰岛素能促进5、7、8过程,肾上腺素不能促进6过程

C.血液中物质A浓度较低时,可在肝细胞和肌细胞内分解糖原

D.剧烈运动时肌细胞内产生大量乳酸,会使血液pH略微降低,经调节恢复正常

4.如图表示健康人和Graves病人激素分泌的调节机制,A、B、C为三种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图中C随血液运送至全身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

B.图中抗体的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相似

C.甲状腺细胞释放的C对下丘脑具有反馈调节作用

D.由图分析可推知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5.如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体液的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体液①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

B.②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

C.③若产生乳酸会引起①②④内pH剧烈变化

D.①②④是机体进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

6.如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的AB段=BC段;图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刺激B处,A、C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刺激A点引起肌肉收缩的活动属于反射

C.兴奋从D到E发生了“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刺激A处,肌肉和E内的线粒体活动均增强

7.为探究影响扦插枝条生根的因素,某兴趣小组以同一植物的枝条为材料,用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处理后,得到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

A.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

B.生长调节剂X对不同枝条的生根均具有促进作用

C.营养素和生长调节剂X均有利于根的形成

D.叶片可能产生与生长调节剂X类似作用的物质

8.如图为人的体液免疫图解,请分析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细胞③为B细胞

B.细胞①~⑤均能识别抗原

C.细胞⑤为靶细胞

D.阶段Ⅳ是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

9.如图示意胰岛B细胞和肝细胞在血糖平衡调节过程中的作用,甲、乙、丙分别代表三类血糖调节异常患者的细胞,其余为正常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和氨基酸运进肝细胞,并能促进过程①

B.抗体1攻击甲细胞,会使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高

C.抗体2与胰岛素竞争胰岛素受体,会促进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

D.丙细胞因膜表面缺少胰岛素受体,而不能接受胰高血糖素的调节

10.用燕麦胚芽鞘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一段时间后,会引起弯曲现象的是 ( )

①胚芽鞘尖端套上不透光的锡箔小帽②将尖端下部用锡箔遮住③在尖端横向插入琼脂片④将与③同样处理的胚芽鞘放在匀速转盘上⑤将尖端切去⑥在尖端一侧插入云母片⑦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含有生长素的琼脂块⑧在切去尖端的胚芽鞘一侧放不含生长素的琼脂块

A.②⑤⑦⑧ B.②③⑤⑥

C.②④⑥⑦ D.②③⑥⑦

11.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细胞间信息交流方式。据图推断错误的是 ( )

A.图甲、乙中的信息交流过程都需要内环境参与

B.图甲、丙所示的方式不能同时发生在免疫反应中

C.图甲、乙、丙所示方式的实现均需要受体参与

D.图甲、乙、丙所示方式有利于实现细胞间功能的协调

12.在汶川地震发生后,战士们为了抢险救灾长时间不吃不喝不休息,其体内激素含量变化的情况正确的是 ( )

A.胰岛素增多

B.胰高血糖素减少

C.肾上腺素减少

D.抗利尿激素增多

13.当快速牵拉骨骼肌时,会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过程。据图判断,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快速牵拉刺激了骨骼肌中的感受器

B.刺激d处会引发图中骨骼肌收缩

C.d可能与多个骨骼肌细胞形成突触

D.牵拉和刺激b均可使c处出现神经递质

14.在闷热的房间里开会,有的人容易打“哈欠”,其调节方式是 ( )

A.神经调节 B.体液调节

C.神经-体液调节 D.条件反射

15.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的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为验证这一结论,实验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法。下列关于赤霉素促进植物生长的验证实验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是否对幼苗施加赤霉素溶液是该实验的单一变量

B.如果对幼苗1施加了赤霉素,则图中放置了琼脂块的去尖胚芽鞘将向右弯曲生长

C.对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理,可能假设为: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或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D.幼苗1和幼苗2可以来自不同种类、生长状况不同的植株

16.某同学设计了如下三个实验装置,在适宜的温度、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可得到的结论是 ( )

①甲、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②甲、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导致水体富营养化③乙、丙对照可验证生活污水中的有机质被微生物降解后,产生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④甲、乙、丙对照可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水体中含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同理可推出②③正确。甲、乙、丙对照可知,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水体富营养化的唯一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7.从某植物长势一致的黄化苗上切取等长幼茎段(无叶和侧芽,自然状态下可正常伸长生长)。自茎段顶端向下对称纵切至约3/4处。将切开的茎段浸没在蒸馏水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若上述黄化苗茎段放入水中后,半边茎内、外两侧细胞中的生长素浓度都不升高,根据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来分析半边茎向外弯曲生长这一现象的原因,那么下列推测中最不可能的是 ( )

A.内外两侧细胞内生长素的浓度相等,但两侧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

B.外侧生长素比内侧高,这可能与内侧细胞和外侧细胞的吸水量不同有关

C.内侧生长素比外侧高,且内侧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果更明显

D.外侧生长素比内侧高,高浓度生长素抑制了外侧细胞的伸长

18.下面是一张生物概念图,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a、b是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c、d可以是体温和渗透压

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或系统参与

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

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一样,其维持自身稳定的能力是有限的

19.根部的生长素在单侧光照射下会向背光一侧运输,图示为研究单侧光的光照强度与根弯曲角度关系的实验装置和实验结果。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可以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

B.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越多

C.根背光弯曲生长是环境影响了基因表达的结果

D.一定范围内,单侧光照强度越强,背光侧的生长素抑制作用越强

20.如图为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模式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存在不同形式的信息传递

B.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也是双向的

C.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还有信息传递

D.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共60分)

21.(8分)如图是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请回答相关问题。

(1)a表示_____系统,b表示_____系统,c表示_____系统,参与维持内环境的还有图中_____的系统。

(2)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会暂时性使血液pH有所下降,但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_____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

(3)CO2不能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的原因是_________。

(4)内环境相对稳定,除了图中所示的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外,还必须在_____的调节下进行。

(5)尝试构建人体肝脏内血浆、组织液、成熟红细胞内液三者间O2、CO2扩散的模型(①在图形框间用实线箭头表示O2,用虚线箭头表示CO2;②不考虑CO2进入成熟红细胞内液)。

22.(8分)图一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A、B、C、D是丙中关系密切的四种生物。图二为某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图三为能量流经图二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能量的单位为kJ。请据图回答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_____,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丙中A为第_____营养级,③代表的生理作用为_____。

(2)若图一中的生产者固定了2 000 kJ的能量,则图中D理论上最多可获得的能量为_____kJ。

(3)若图二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 125 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_的特点。

(4)分析图三中能量关系可知,乙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这其中包括_____生物粪便中的能量。

23.(9分)神经系统及体液在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中起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图中_____(填序号)所决定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2)突触间隙中传递的是_____(填“电”或“化学”)信号,进而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发生电位变化。

(3)体内CO2浓度升高时会使人体呼吸中枢兴奋而导致呼吸加快,属于_____调节。

(4)图中,如果用a电极刺激,c处无电位变化,骨骼肌不收缩,则表明_____一定受损;如果用b电极刺激,骨骼肌不收缩,则表明_____受损;如果用a电极刺激,c处有电位变化,但骨骼肌不收缩,若用b电极刺激时骨骼肌收缩,则表明_____受损。

24.(8分)胰岛素是机体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调节因素是血糖浓度,也受神经系统的支配。当机体出现异常时会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1)当血糖升高时,下丘脑相关区域兴奋并传导到迷走神经,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作为_____作用于_____细胞,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

(2)当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抑制胰岛素分泌。在调节胰岛素分泌过程中,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都作用于同一种细胞,两者所起的作用表现为_____关系。此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属于_____调节。

(3)一些情况下,人体内的某种T细胞会被过度激活,分化形成_____后特异性攻击能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使其裂解死亡,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此病属于_____。另一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正常但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推测此种糖尿病的致病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

25.(10分)关于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由来已久,请根据下列事实回答有关问题:

20世纪20年代就有科学家认为,生长素(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是造成向光性的原因。那么,这种分布不均,是由于单侧光破坏了向光侧的IAA造成的,还是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重新分配造成的呢?有人做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1)在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中_____和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并不会破坏向光侧的IAA。

(2)在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中_____和_____可以用来说明单侧光引起IAA的侧向再分配。

(3)由此可以形成推论:植物向光性的产生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分析松树长成“宝塔”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农业生产中棉花打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26.(9分)如图甲中Ⅰ是布氏田鼠迁入某草原后的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图乙是布氏田鼠从迁入该草原到图甲中的a时期出生率与死亡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在图甲中_____段鼠群的种内斗争最激烈,该段鼠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型。

(2)图甲a时期引入某种生物,鼠群数量明显下降后保持新的动态平衡,引入的生物与布氏田鼠之间最可能是_____关系,该关系能体现出生态系统的_____和_____功能。

(3)布氏田鼠种群的最大净补充量在图乙中的_____点,该点与甲图中的_____点相对应。

(4)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_______________形式循环,在食物链中以_____的形式传递。

27.(8分)科学研究表明,精神因素(焦虑、紧张等心理应激)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还间接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如图表示人体多种系统相互调节的部分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精神因素会使T细胞活性下降,进而影响_______________免疫过程,使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

(2)由图可知,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_______________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_____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3)人感染H7N9病毒后经常出现发热症状,原因之一是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_____的中枢,使有关腺体分泌的肾上腺素和_____的量增加,从而使产热增加。

(4)若抗体能破坏人体自身的红细胞,这属于_____;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再次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在免疫学上称为_____。

(5)综合以上信息可以看出,_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参考答案

1.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反馈调节的概念及实例。

【解题思路】胰岛素可使血糖浓度降低,血糖浓度较低时,胰岛素分泌减少,①存在反馈调节;运动强度增加,汗腺分泌增加,但汗腺的分泌对运动强度没有影响,②不属于反馈调节;降雨量变化,会影响土壤动物存活率,但土壤动物存活率不影响降雨量,③不属于反馈调节;害虫数量增加,其天敌鸟类的数量也增加,但鸟的增加又会抑制害虫数量的增加,④属于反馈调节。

2.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种群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秧苗的均匀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有利于提高产量;K值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了保持鲫鱼种群的快速增长需不断地向池塘中投放饲料;年龄组成能够预测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3.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淀粉的消化吸收过程及血糖调节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淀粉不能进入血管中,淀粉被消化分解成葡萄糖才能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血管中;胰岛素能促进肝细胞、脑细胞和肌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利用,肾上腺素可促进血糖升高,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A表示葡萄糖,血糖浓度较低时,肝糖原可分解补充血糖浓度,但肌糖原不能分解补充血糖;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导致血液pH略微降低,但血浆中的酸碱缓冲物质可与乳酸反应,使pH恢复正常。

4.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图中C表示甲状腺激素,随血液运送至全身,但只作用于靶细胞或靶器官;图中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抗体能与B激素的受体结合,因而抗体的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相似;激素调节具有分级调节、反馈调节的特点,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垂体均具有反馈调节作用;图中Graves病人体内的抗体与正常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因而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技巧点拨】首先根据图中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等信息可分析出A、B、C分别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然后根据图中抗体和B激素均能与甲状腺细胞上的受体结合,说明抗体的作用与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相似,从而找到正常答案。

5.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人体内环境的知识。

【解题思路】体液①为血浆,含有激素、尿素、氨基酸、CO2等物质;②为组织液,其渗透压下降,则会刺激下丘脑,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③是细胞内液,产生的乳酸在缓冲物质调节下维持内环境①②④内pH在适宜范围内波动,不会发生剧烈变化;①血浆、②组织液、④淋巴共同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而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在细胞内。

6.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AB=BC,但BC之间有一个突触,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远快于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度,刺激B处,A处先检测到膜电位变化,C处后检测到膜电位变化;刺激A点可引起肌肉的收缩,但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为突触后膜,E为突触前膜,兴奋只能由E传递到D,不能由D传递到E;刺激A处,当兴奋传导到轴突末梢时,E内的线粒体活动增强,神经递质被释放,兴奋传至肌肉细胞时,肌肉细胞内的线粒体活动增强,肌肉收缩。

7.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分析题图可知,营养素处理后,无叶枝条组和有叶枝条组实验结果相同,都几乎不生根,说明营养素对根的形成无明显影响;与营养素处理组比较,生长调节剂X处理后,无叶枝条组实验结果无明显变化,有叶枝条组实验结果明显;结合题图和以上分析可知,叶片可能产生营养素类似作用的物质而不是生长调节剂X类似作用的物质。

8.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对体液免疫的理解。

【解题思路】依据题干中提供的信息分析,图中细胞①为吞噬细胞,细胞②为T细胞,③为B细胞,④为记忆细胞,⑤为浆细胞;其中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Ⅳ为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细胞的过程。

9.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血糖调节及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作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正常情况下,胰岛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血糖合成糖原(图中①过程),而使血糖浓度降低;抗体1攻击胰岛B细胞,使之不能分泌胰岛素,导致这类患者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比正常人低;乙细胞是肝细胞,抗体2作用于乙细胞,与胰岛素竞争胰岛素受体,会抑制组织细胞吸收葡萄糖;由图可知,丙细胞膜表面缺少胰岛素受体,不能接受胰岛素的调节作用。

10.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生长素的作用和向光性实验。

【解题思路】①胚芽鞘尖端不感光,直立生长;②胚芽鞘尖端感光,弯向光源生长;③琼脂块能透过生长素,且尖端感光,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④旋转状态下,胚芽鞘尖端均匀受光,直立生长;⑤无尖端,无生长素,不生长不弯曲;⑥右侧插入云母片,则右侧尖端的生长素不能运输到下面一段,而左侧生长素可以运输到下面一段,向右弯曲生长;⑦含生长素的琼脂块放在左侧,则左侧生长,右侧不生长,胚芽鞘弯曲生长;⑧琼脂块中无生长素,则胚芽鞘不生长不弯曲。

11.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细胞间信息交流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分析题图可知,图甲表示体液调节,图乙表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的信息交流过程都需要内环境参与;图丙表示细胞间通过糖蛋白进行信息交流,图甲、丙所示的方式可以同时发生在免疫调节中,例如抗原呈递就是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抗体分泌后,可以通过体液的传送,运输到抗原所在部位,与抗原结合;体液调节,靶细胞表面有信息分子的受体,神经调节突触后膜有神经递质的受体,两细胞直接接触,需要糖蛋白作受体;图甲、乙、丙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有利于实现细胞间功能的协调,使多细胞生物体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12.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血糖调节以及水平衡的调节等有关知识。

【解题思路】不吃不喝导致血糖浓度降低,则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增加;不吃不喝同时导致饮水不足,血浆渗透压升高,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尿量减少,以维持渗透压平衡。

13.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神经调节及兴奋的传导与传递。

【解题思路】图示结构包括骨骼肌中的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快速牵拉骨骼肌时能在d处记录到电位变化,说明快速牵拉刺激了骨骼肌中的感受器;刺激d处会引发图中的骨骼肌收缩或舒张;d可能与多个骨骼肌细胞形成突触;牵拉和刺激b均可使传入神经纤维兴奋,导致c处突触间隙出现神经递质。

14.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

【解题思路】打哈欠,由神经调节控制,引起打哈欠的因素是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因此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

15.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互作用。

【解题思路】根据实验目的,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对幼苗施加赤霉素;根据题干信息,赤霉素可以提高生长素的含量,则施加赤霉素的一组生长素相对含量大,即左侧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大于右侧,左侧生长快,弯向右侧生长;可以推测赤霉素提高生长素含量的机制是促进其合成或抑制其分解;实验中需控制无关变量,因此幼苗的种类、生长状况要相同。

16.A【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水体富营养化的原因及实验设计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甲、乙对照,自变量为是否加入N、P等矿质元素,可以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大量的N、P等矿质元素有关;甲、丙对照,自变量为是否加入生活污水,可以验证水体富营养化与生活污水有关;生活污水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其他工业污染等也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

17.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由图及题干内容分析可知,若内外两侧细胞内生长素的浓度相等,但内侧细胞比外侧细胞对生长素更敏感,则内侧细胞生长速度更快,即出现图中实验现象;若外侧生长素比内侧高,则外侧细胞生长比内侧细胞快,但若同时内侧细胞吸水比外侧细胞吸水多,则内侧细胞体积大,二者共同作用可能产生如图中的弯曲现象;若内侧生长素比外侧高,内侧生长素促进生长的效果更明显,于是内侧细胞生长快,产生如图中的弯曲现象;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较小于芽,因此茎的外侧和内侧的生长素达不到抑制生长的作用。

18.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稳态维持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目前,普遍认为稳态的调节主要依靠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此过程中需要很多器官、系统参与协调;内环境的主要理化性质是温度、pH(酸碱度)和渗透压。

19.C【命题意图】本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单侧光照条件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因此可以验证生长素对根部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光照强度越强植物根弯曲的角度越大,说明随光照强度增加根部生长素向背光一侧运输的量增加;根背光弯曲生长是光影响了生长素分布的结果;一定范围内,单侧光照强度越强,弯曲角度越大,说明背光侧的生长素抑制作用越强。

20.B【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

【解题思路】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是循环利用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

21.(8分,每空1分)

(1)呼吸 消化 泌尿 循环

(2)NaHCO3

(3)CO2的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组织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

(4)神经-体液-免疫

(5)如图

22.(8分,每空1分)

(1)丁 有机物 二 分解(呼吸)作用

(2)80

(3)12.8% 逐级递减

(4)第三营养级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

【解题思路】(1)图一中甲代表无机环境、乙代表生产者、丙代表各级消费者,丁代表分解者,①为呼吸作用,③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②过程中碳是以有机物的形式传递的。(2)生态系统中能量的传递效率最大是20%,若图一中的生产者固定了2 000 kJ的能量,则图中D理论上最多可获得的能量按最短食物链计算为2 000×0.2×0.2=80 kJ。(3)图二中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根据图三可知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为500-100=400 kJ,若图二中营养级①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3 125 kJ,则营养级①②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400/3 125×100%=12.8%;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4)分析图三中能量关系可知,乙表示第二营养级生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这其中包括第三营养级生物粪便中的能量。

【技巧点拨】本题的能量传递效率的计算问题在解答时必需掌握两相邻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摄入量-粪便量)/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100%。

23.(9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③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

(2)化学(2分)

(3)神经-体液

(4)传出神经 骨骼肌 部位d

24.(8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信息分子(或神经递质) 胰岛B

(2)拮抗 神经-体液

(3)效应T细胞 自身免疫病 靶细胞受体异常,不能识别胰岛素(2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血糖调节、神经-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等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1)乙酰胆碱是神经末梢释放出来的,为神经递质,胰岛素由胰岛B细胞分泌,所以乙酰胆碱作用于胰岛B细胞。(2)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多,而交感神经兴奋时,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抑制胰岛素分泌,表明交感神经和迷走神经所起的作用表现为拮抗关系;此过程中血糖平衡的调节属于神经-体液调节。(3)T细胞被过度激活,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后特异性攻击胰岛B细胞,使其裂解死亡,导致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该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另一种类型的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正常但存在“胰岛素抵抗”现象,很可能是靶细胞受体异常,不能识别胰岛素所致。

25.(10分,除标注外每空1分)

(1)甲 丙

(2)乙 丁

(3)背光侧IAA多于向光侧(或IAA在向光和背光两侧分布不均)(2分)

(4)松树越往下,生长素积累越多,对侧枝的抑制作用也越弱,枝条生长越长,越往上抑制作用越强,枝条生长越短(2分)

(5)打顶后,破坏了植物的顶端优势,促进侧芽生长开花结棉桃(2分)

26.(9分,每空1分)

(1)DE 稳定

(2)捕食 信息传递 能量流动

(3)G C

(4)CO2有机物

27.(8分,每空1分)

(1)体液

(2)神经递质 激素

(3)体温调节 甲状腺激素

(4)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5)神经-体液-免疫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有关内容。

【解题思路】(1)在体液免疫过程中,大部分抗原经由T细胞呈递给B细胞,T细胞活性下降后,呈递抗原的能力及分泌淋巴因子的能力降低,则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的过程,使抗体生成量减少。(2)神经系统可通过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还可通过有关激素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3)淋巴因子刺激了下丘脑中的体温调节中枢,通过调节,导致与产热相关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增加产热,体温上升。(4)若抗体能破坏人体自身的红细胞,这属于自身免疫病;若抗体结合到呼吸道上皮细胞,在接受同一抗原刺激后引起哮喘,这是过敏反应。(5)通过图解分析,人体感染H7N9病毒后,机体通过调节清除体内病毒的过程依赖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三者密切配合,即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本文选自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18高考一轮考点测试卷》 (生物),有删改]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