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08

陈为彩

【摘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理论性较强的学科,对于初中生而言,学习时常常会感到枯燥乏味,缺乏学习兴趣.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逐渐成为数学教师高度关注的問题.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注重实践体验的教学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文章分析了情境教学法的内涵及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意义,并以“勾股定理”教学为例,探讨了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情境教学法;初中数学;教学;勾股定理

引 言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数学教育领域,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成了教育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以其独特的教学思想和实践方式受到了广泛关注.在“勾股定理”教学中,教师可通过设计相关的情境教学活动,运用游戏情境、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更好地达成教育目标.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学习者参与、体验的教学方法,通过创造真实、具体的情境和场景,使学习者在情境中进行学习和探究.这种教学法强调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情境化的学习环境和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在情境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课堂的引导者和促进者.教师需要设计、创造合适的情境和任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并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激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和学习进程,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确保学生在情境中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二、情境教学法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数学教师应高度重视对教学方式实施创新.传统的数学教学往往以讲解、记忆为主,缺乏趣味性和参与性,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而情境教学法通过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具体的情境相结合,能够设计出富有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勾股定理时,教师可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扮演建筑师,根据勾股定理设计房子的平面图,从而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情境教学法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应用情境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在情境教学中,学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境进行观察、分析、推理,并且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情境教学,学生不仅可在数学知识积累上有所增进,还能够形成良好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以“勾股定理”为例

(一)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方案

在应用情境教学法时,为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通常对抽象的数学概念缺乏直观感受,因此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来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在教授“勾股定理”时,教师可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日常经验,设计相关情境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进行如下工作:

(1)调查学生的学情和兴趣点:在开始教学之前通过问卷调查或小组讨论的方式,了解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勾股定理”相关问题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为设计情境教学活动提供依据.

(2)设计情境教学活动: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设计多种情境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学习勾股定理.例如,教师可在户外开展实地测量活动,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让学生亲身体验勾股定理的实用性,并将抽象的概念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3)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在情境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并与勾股定理进行联系.例如,在实地测量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使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斜边的长度?如何确定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两个直角边?”通过这样的引导,学生可深入思考勾股定理的原理和应用.

(4)设计问题情境:设计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教师可设计一个城市规划的情境,让学生根据勾股定理计算出不同建筑物之间的距离,从而帮助城市规划师进行规划.这样的情境可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勾股定理,并将数学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5)鼓励合作学习和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教师可通过合作和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和交流,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可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设计游戏情境,进行寓教于乐的数学教学

在情境教学中,设计游戏情境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通过设计一些趣味的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勾股定理,培育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对课堂的参与度.游戏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培育他们的数学思维.

下面笔者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设计游戏情境,进行寓教于乐的数学教学:

【案例1】勾股定理之旅

教师可设计一个“勾股定理之旅”的游戏情境,引导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勾股定理的应用.首先,教师可使用PowerPoint、交互白板等工具制作“迷宫”,在迷宫中设置多个任务点,每个任务点都与勾股定理相关,学生需要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游戏开始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游戏的背景和目标:在“勾股定理之旅”中,学生需要解决一系列数学问题,运用勾股定理来找到正确的路径,最终成功抵达目的地.为增加趣味性,教师可将学生编成多个不同的团队,或为游戏设置一定的时间限制,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在游戏中,每一任务点对应的勾股定理问题是各有不同的,如,一个任务点可能会出示一个直角三角形,学生需要计算出斜边的长度;另一个任务点可能是一个城市规划的图纸,学生需要运用勾股定理来计算建筑物之间的距离.通过解决这些问题,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应用勾股定理,还能锻炼问题解决能力和数学思维.

为增加互动性、提升课堂效率,教师可让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完成任务.代表需要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并找到正确的路径,这样可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團队合作能力.

在游戏进行过程中,教师要扮演好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及时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同时,教师可设立一些奖励机制,如完成任务的小组可获得奖励,增加游戏的竞争性.

通过这样的游戏情境,学生能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学习勾股定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亲身体验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培养起良好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和创造能力.此外,游戏情境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育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和自信心.

(三)设计生活情境,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情境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特点是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设计生活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勾股定理.在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一些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通过实际操作和计算,来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下面笔者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设计生活情境,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案例2】三角形边长的测量

教师可选择一个常见的日常生活情境,如测量学生家附近的公园、操场或校园内的建筑物等,引导学生进行三角形边长的测量.

首先,教师可带领学生实地测量一个三角形的边长,例如校园内某个建筑物的高度.学生可使用测量工具,如直尺或测距仪,测量出三角形的底边长和高度,然后运用勾股定理来计算斜边的长度.

在测量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学生注意测量的准确性,同时解释勾股定理的原理.通过实际测量和计算,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到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实用性,并且更加深入地理解勾股定理的意义和应用.

除了测量三角形边长,教师还可设计其他生活情境,如计算斜坡的倾斜度、测量房间的对角线长度等.通过这样的生活情境,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形成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索.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勾股定理的理解,还能增强他们的数学学习兴趣.

在学习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测量误差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同时,教师还可与学生共同探讨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引导学生思考勾股定理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场景.

通过设计生活情境,体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他们不仅能够掌握勾股定理这一知识点,还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实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总之,这种情境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升教学成效.

(四)设计问题情境,科学合理地提问学生

情境教学法的核心理念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意识,而科学合理地提问学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设计问题情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教师可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通过提出开放性问题,指导学生运用勾股定理和相关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下面笔者通过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如何设计问题情境,科学合理地提问学生.

【案例3】三角形花坛的周长计算

教师可设计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勾股定理和周长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假设在一块长方形的草坪上,有一个三角形花坛,该花坛的两边与草坪的一组邻边重合.教师可向学生提问:“如何计算花坛的周长?”学生需要通过观察和思考,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学生尝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可提供必要的提示和引导,例如引导学生绘制示意图,标记出所需的边长和高度.接着,学生可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花坛的斜边长,并应用周长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在解答问题的同时,教师可鼓励学生解释他们的思考过程,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设计,学生不仅需要运用勾股定理和周长计算公式解决问题,还需要进行观察、分析和推理,这对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十分有利.此外,对问题情境的设置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提高他们对数学活动的兴趣和主动参与度.

值得说明的是,在设计问题情境时,教师需要注意控制好问题的难度,使其适应学生的学习水平.问题既要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又要符合学生的能力水平,以确保学生能够在合适的引导下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若教学时间充裕,教师还可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提出不同层次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多样性和创造能力.

整体看来,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科学合理地提问学生,可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在课堂中,这种教学方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和批判性思维,使他们成为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数学学习者.

结 语

总而言之,情境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发展.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方案,设计游戏情境、生活情境和问题情境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教师还应积极探究情境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策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生动、有效的学习体验,提升数学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道吉东珠.利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J].好家长,2021(25):37-38.

[2]史友斌.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2021(20):201-202.

[3]田应麟.利用情景教学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实践[J].试题与研究,2020(36):180-181.

[4]邓国成.初中数学情景教学法的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9):23-24.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