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童春钰
【摘要】“双减”政策明确提出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实效.因此“创新增效,控量减负”成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文章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为背景,简单介绍了对“創新增效,控量减负”的理解,论述了“创新增效,控量减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进一步探究了基于“创新增效,控量减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对策,希望为数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控量减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导向,提出减负增效的核心任务.因此,探析基于“创新增效,控量减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对策具有非常突出的现实意义.
一、“创新增效,控量减负”的内涵
“创新增效,控量减负”本质上是在保证并提升课堂教学实效的前提下,控制作业总量,减轻学生负担.根据现有政策,“创新增效,控量减负”中的“增效”要求教师创新应用分层教学、探究性教学等个性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而“减负”则包括减轻作业总量、提高作业质量两个方面,需要教师建立健全作业管理办法并调控作业结构,避免学生书面作业总量过多,克服机械化、无效化及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二、“创新增效,控量减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推动数学教学发展
数学是一门研究数量关系与空间几何的基础学科,与现代社会的发展具有密切关系.传统高负荷数学课堂以书本知识点注入式教学为主,教学内容未与时俱进,压抑学生主动性.而“创新增效,控量减负”方针在数学课堂的落实,为原有注入式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了指导,可以帮助小学数学课堂挣脱原有束缚,推动数学教学进一步发展.
(二)满足新课改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新课标)强调,课程教材应发挥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体现人类文化知识积累和创新成果.“创新增效,控量减负”回答了“怎样培养人”的问题,适应新课标关于“要有充分空间促进学生思考,让学生能有足够时间学习”的要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落实“创新增效,控量减负”方针,可以奠定新课程改革基础.
三、基于“创新增效,控量减负”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对策
(一)落实精准教学方针
精准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期间从多层次了解学生学习期间存在的问题,根据学生学习问题开展针对性教学,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效果.在开展精准教学前,教师可以先量化学生数学学习习惯,确定精准教学内容,系统辅导学生薄弱点.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交预习提纲为节点,从预习提纲中涉及的知识点、尝试进行思考探究、记录笔记、根据预习内容尝试做题等几个方面考查学生表现,确定下一步指导方案;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提交复习提纲为节点,从复习提纲中涉及的当天学习的概念、自制配套习题、思路清晰、可详细书写自学知识点的学习过程、可将课堂内容细化后融入个人理解等几个方面评价学生表现.
(二)打造“活教育”体系
“活教育”是体验式教学的升级版,也是“创新增效,控量减负”在数学课堂上的新实践.“活教育”体系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体系,强调关注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优先采取以“做”为核心的教学方法,即以“做”代替大多数书面理论学习,指导学生在做中学、在做中求进步,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数学知识并将其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到现实生活问题解决中,真正增强教学实效.
1.确定“活教育”目标
在打造“活教育”体系前,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在“活教育”体系中,教育被认定为培养具有健全身体、服务精神、创造能力、合作态度、世界眼光的人的工作,可概括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思想.因此,教师应立足所教授内容,先以学生日常生活学习背景为基准,明确教育内容与学生生活连接点,将连接点作为“知识与技能”维度目标设置的依据,再以启发学生自主联系生活与学习为依据,创设“过程与方法”维度目标,最后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为切入点,制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目标.
2.引入“活教育”内容
大自然、学生所处社会环境均是活教材,教师应以学生所处社会环境或大自然为背景,组织学生在大自然、社会中寻找数学内容,促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载体转变为探索知识、获取知识的主人公.根据小学生身心发育特点,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资料中挑选符合学生心理期望且具有积极意义的内容,引导学生专注于数学课堂学习.以“速度、时间和路程”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前将学生划分为4人一组的若干小组,为各小组准备秒表,并要求各小组自备纸、笔等工具,随后将学生带到操场,要求各小组在固定时间段或固定路程内奔跑,感受速度、路程、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引入教育内容.
3.构造“活教育”情境
情境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部分,也是“创新增效,控量减负”目标实现的关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营造“活教育”情境,便于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发展过程.一般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设置直接体验情境;而对于中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畏难心理,降低学生在课上学习时的心理负担.以“小数加法和减法”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课上引入超市购物场景,借助多媒体图片营造超市购物氛围,并播放超市优惠录音,组织学生根据抽取的“数字纸币”购买商品,并鼓励学生探究利用现有资金购买最多数量商品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兴趣,促使学生完成已有知识和新知识的碰撞,达到创新增效的教育效果.
4.投入“活教育”资源
资源投入在“活教育”课堂中不可或缺,资源投入多寡是决定“活教育”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因此,教师应从小学生感兴趣的问题着手,投入趣味资源,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促使其将获得的直接数学经验升华为表象思维.以“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这一课为例,作为计算类教学内容,该课整体内容较为枯燥,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提前准备有关植树节植树、公园栽花的相关内容,并要求学生开动脑筋,通过观察资料内容自行设计问题,并尝试列出算式.在学生列出算式后,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小棒工具,以摆小棒的形式,直观展示算理,并在展示的同时鼓励学生验证算理,加深学生对“平均分”“除以”的认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开展“活教育”评价
在“活教育”体系中,学生是评价的主体,负责自行总结学习过程、评估过程表现并检查个人学习知识牢固性、运用灵活性与创造性.在明确学生在课堂评价中主体地位的前提下,教师应注重与学生多维互动,增加肯定、赞扬类评价语言的应用,并着重评价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获得的非智力发展,降低学生学习负担,如:“这名同学关于栽花的步骤回答得真不错,说明平常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孩子.”
(三)创新应用教育游戏元素
教育游戏是一种契合学生天性且可培养游戏使用者情感、技能、知识、智力、价值观、态度的元素,具有教育性、娱乐性特点,可以为“创新增效,控量减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提供充足支持.在教育游戏元素创新应用过程中,参与(目标、奖励、情境)、沉浸(挑战、交互、控制)、反馈(信息、反思)是促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改善的主要元素.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教育游戏的优势,将教育游戏元素与学生主体探究式学习相结合,打造集游戏情境创设、自主探究指导、合作交流讨论、评价反思优化为一体的高效教学模式.
1.创设游戏情境
数学是多符号抽象学科,游戏情境是学生在内部动机支持下持续探究学习的关键.根据小学生思维跳跃、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教师可依托集动画、故事、声音、图像为一体的教育游戏平台,将枯燥的知识点转化为与学生原有知识背景相贴合的直观情境,整体情境靠近学生最近发展区,便于学生在游戏情境中自发完成知识建构,改善教学效果.在教育游戏平台选择时,教师应依据画面丰富、情节富有吸引力、角色扮演等特点,选择Matific等平台.在平台确定后,根据小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薄弱的特点,教师可提前在教师端下发平台地址,随后在学生端浏览器开启网页创建书签,便于学生直接点击登录.如在“等式的性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首次接触抽象数学符号、代数理念这一学情,教师可以借助Matific教育游戏平台“置换戒指”活动直观展示教学情境“隐藏在茂盛丛林里的猴子王国”.
2.指导学生探究
探究是基于游戏元素的数学课堂教学核心环节,强调学生自主参与并得出结论.在基于教育游戏元素指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将自身视为引导者,指导学生将游戏作为探究的认知工具,组织学生经历游戏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寻找数学规律并记录到自主学习记录单上,根据数学规律解决问题通过游戏关卡.在学生“通关”困难时,教师可以作为“NPC”给予策略方面的指导,激励学生持续探究.如Matific教育游戏平臺“置换戒指”活动共10个关卡,学生需要在15~20min的时间内指挥猴子置换物品拿走戒指.在闯关过程中学生需要保持天平平衡.在学生无法顺利闯关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尝试在天平两端同时加(或减)、乘(或除)相同数量的物品,通过关卡.在闯关过程中,学生将主动了解等式的性质.
3.组织交流讨论
在学生经过自主探究后,教师可以依托Matific教育游戏平台细分学习小组,贯彻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方针,发挥学优生的带头作用,以小组为单位积极参与合作交流,共同探究遇到的疑难问题,开展多样观点碰撞.随后,教师可鼓励学生根据小组讨论内容反思失败或成功的原因,调整思路,尝试解决问题,并将所取得的成果记录到自主学习单上,为小组汇报提供依据.教师主要担任监督员,督促学生讨论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内容,并给予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沟通策略指导,以小组排名激发各小组成员合作交流的积极性,避免学生交流与学习无关的内容.如在Matific教育游戏平台“置换戒指”活动闯关成功后,利用平台后台记录的通关时间进行小组排名,激励各小组持续深入探究相关知识点,共同奋进.
4.评价反思优化
阶段教学后,教师可以组织开展模拟讲课活动,在活动中引入角色互换游戏元素,由学生作为知识讲授者重现问题解决思维过程、探究成果并发表个人见解,促进学生主体反思学习过程,固化知识点,提高教学实效.如在“等式的性质”教学进入尾声后,各小组需要选出代表,由代表根据Matific教育游戏平台“置换戒指”活动闯关经验,汇报数学公式内涵以及解题思考过程,其他小组成员则担任裁判,判定相应小组汇报内容是否准确、论述是否清晰有条理,并在点评他人的同时反思自身不足,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完成课程重要知识点的迁移运用.
在学生合作反思期间,教师需要进一步拓展教育游戏平台应用情境,概括性总结知识点,并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记录单、学生打分表分析学生在自主探究目的、解决思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环节存在的不足,给予针对性指导.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在教育游戏平台排行榜上的排名及小组得分,给予学生客观评价,激励学生不断努力进取,为课堂教学实效提升提供依据.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程改革持续推进过程中,“创新增效,控量减负”作为适应新时期教育规律的教学方针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实践成效.因此,在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的同时,教师应注重选择契合学生天性的教学模式,打造“活教育”体系,创新应用教育游戏元素,落实精准教育方针,真正响应“创新增效,控量减负”要求,实现高质量教学.
【参考文献】
[1]朱俊华.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问题与对策———基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视角[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3(01):64-68.
[2]秦玉友,綦文惠.我国中小学减负政策的基本共识与发展趋势[J].教育与经济,2022,38(01):3-10.
[3]白颖颖,马云鹏.如何从教师的教入手照顾学生多样性———对四位加拿大小学教师数学教学实践的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21,50(05):114-128.
[4]彭泳斌,钟丽莎,张宇清.“减负”背景下中小学教师工作负担来源分析[J].教育评论,2023(02):118-124.
[5]吴存明.高品质学习任务的内涵、设计与实施———以小学数学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22(03):76-80.
[6]吕娜,芮志成.“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减负增效的实践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2022(14):47-51.
[7]王志建.小学数学中的启发式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22(12):103.
[8]杨晓梦.为“减负”破局:探寻作业管理与改进的实践智慧[J].中小学管理,2021(10):13-17.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