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周邦对
【摘要】教育体制改革是新课改深入发展的必然结果,“双减”措施已然成为现阶段教育发展的主要方向,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在“双减”政策的影响下,面临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在改革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注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更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这已然成为数学教师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为了落实“双减”政策,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实现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文章分析了“双减”政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落实的重要性,从教学导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形式四个层面提出了实现“减负增效”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双减”背景;小学数学;提质增效
引 言
为了满足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我国于2021年颁布了“双减”政策,并在各学校中陆续推行,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提供更多自由时间和空间,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同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提出要全面促进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且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数学核心素养的建设.这一目标与“双减”政策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应利用创新思维减轻小学生负担,构建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综合水平的全面提升.
一、“双减”政策实施的重要作用
(一)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双减”政策是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产物,该政策的提出不仅为学生指引了新的学习方向,更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能够以积极的态度适应高水平的学习要求,同时让学生将被动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主动的学习方式,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的专业水平和业务素养是决定教学水平的关键,全面推进“双减”政策的实施,能够促使教师改变教学观,掌握新课改的教育目标与思想,积极融入现代教育变革的大军,创新教学方法并掌握新型的教育技能,进而使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提高.
(三)推进教学改革
“双减”政策的提出,受影响最大的是传统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明显不适用于现阶段的教学要求,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双减”政策和新课改的要求,创新教育理念,完善教学目标,革新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事业的全面发展,推进教学改革.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策略
(一)优化教学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的阶段,新鲜事物往往最能打动其内心,所以教师应该重视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教学导入是小学数学课堂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的开始,所以良好的教学导入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基础.教师应该优化教学导入,利用合理的导入方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生的课堂专注力,从而走好构建高效课堂的第一步.而优化教学导入,教师可以从小学生的特点入手,抓住小学生“爱玩”的特性,利用游戏导入法,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二)”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应该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能够对位置和距离有明确的认知.教师可以设计游戏式的教学导入方法,如“送小动物回家”的游戏:教师在课前剪好小动物形象的卡片,然后在课堂开始时利用设置悬念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同学们,森林里的小动物找不到回家的路了,你们能够送小动物回家吗?”此时,学生的注意力会被教师的问题吸引,从而提高课堂参与度.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方向指示,然后利用提示:“小猴子的家在东边,哪名同学能帮它找到自己的家?”让学生将小猴子卡片粘贴到黑板的东边……通过这种游戏式教学导入,学生能够极大地激发学习兴趣,将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并且改变传统课堂导入环节利用率不足的现状,为构建高效课堂做好铺垫.
(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双减”政策实际上也是对教学质量的更高要求,仅依靠教材内容实现学生的全面进步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所以教师必须丰富小学数学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全方面地了解数学知识,从而更有效地提升学习效果.互联网信息技术保证了信息资源的丰富性,小学数学课程可以在网络信息技术的促进下,不断丰富与发展.此外,数学的实用性非常高,所以教师必须把学习知识点和日常生活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实践的角度入手,充分认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同时借助实际运用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以便于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百分数”的知识内容时,由于比较抽象,对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应该从百分数的意义入手,让学生对百分数有充分的理解,才能有效降低百分数的学习难度,帮助學生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有效提升学习效率.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生活素材为学生提供一些实际数据,如让学生在买衣服时注意看一下衣服标签上的数据信息,如100%棉、80%腈纶等,还有冬天羽绒服标签上的90%鸭绒等,让学生解释这些数据代表什么意思,借此增强他们对百分数的认识.或者,教师可利用多媒体系统,为学生转播一次篮球赛事,在调动学生兴趣的同时有效培养他们的专注性,观看结束之后,教师向学生提问:“2号球员一共投篮几次?共进了几次球?2号球员的进球率用百分数怎么表示呢?”通过这些教学内容展开对百分数的分析可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使学生更加关注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从而有效提高学习效率.
(三)革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1.合作式教学
《标准》中规定,小学数学教育不但要确保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还要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并借用数学的科学性与探究性,训练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舍弃传统呆板的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究空间.对此,合作式教学方法的应用能够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并且能够让学生之间形成互相学习的氛围,从而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另外,合作过程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扇形统计图”的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设计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真正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以扇形统计图的练习题为例,教师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确保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性,以保证小组合作顺利完成.“六年级一共有多少名学生?请同学们调查这些学生都喜欢什么运动?并利用扇形统计图表示.”针对这一问题,小组成员开展调查工作,并对小组任务进行合理分工,由性格外向的学生负责调查问卷发放、回收相关工作,由细心的学生负责数据计算的工作,由表达能力强的学生负责汇报工作.实际调查结果如下:本校六年级学生共有200名,喜欢羽毛球的有20名(10%),喜欢篮球的有40名(20%),喜欢足球的有42名(21%),喜欢跑步的有26名(13%),喜欢踢毽子的有32名(16%),喜欢游泳的有30名(15%),喜歡跳绳的有10名(5%),并制作成扇形统计图(图略).
教师可以为不同的小组设计不同的合作内容,以此来强化学生对扇形统计图知识内容的练习,在合作环节中让学生运用自身的优势为小组的工作贡献力量,意识到团队合作的意义,提高协作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百分数的知识内涵,便于学生进一步整理学习脉络.
2.情境式教学
情境式教学对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有重要作用,针对《标准》中提出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借助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来辅助学生完成对数学基础知识的理解.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的兴趣爱好、理解能力以及观察能力来设置教学目标,针对性地设置不同形式的教学情境来拓展小学生的思维视野,营造活泼、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圆柱与圆锥”的知识内容时,教师首先分析本课时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圆柱与圆锥的基本特征,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情境,事先准备圆锥和圆柱形的物体,如圆柱形饼干盒和冰激凌的圆锥形包装纸等,让学生对这些物品进行分类,并提问学生:“为什么这么分类?你是按什么标准分的?”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按形状分的.”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内容,并在这一过程中穿插关键性问题:“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圆柱、圆锥形状的物品?”以此引发学生对生活实际的思考,同时帮助学生发现抽象的几何概念与实物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形成空间观念,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师介绍完相关知识内容后,可以引入一个情境式例题,强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认知,如“小红给爷爷买了一个生日蛋糕,蛋糕底面直径是40cm,高是20cm,捆扎蛋糕盒所用的彩带至少有多长?(打结处大约用20cm)”通过例题加强学生对圆柱、圆锥基础知识的理解,从而强化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创新作业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分层式作业
小学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而《标准》中要求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实施因材施教.想要让学生共同进步,教师就要重视学生之间的差异,布置分层式作业,让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圆”的知识内容时,由于这部分知识点较多,对于小学生来说难度较大,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设置分层式作业,让学生以闯关的形式进行作业练习,由浅入深、由易变难,层层递进,让学生能够逐步深化作业内容.可设置如下作业:
基础知识题 将一张圆形的纸片至少对折几次可以得到这个圆的圆心?
知识巩固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弦所对的弧相等
B.等弧所对的弦相等
C.圆心角相等,所对的弦相等
D.等弦所对的圆心角相等
利用这类习题巩固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满足中等学生发展的需要.
思维发散题 已知,如图1所示,在直角坐标系中,圆C与y轴相切于点O,且C点的坐标为(1,0),直线l过点A(-1,0)与圆C相切于D点.
(1)求直线l的解析式(必做);
(2)在直线l上存在点P,使△APC为等腰三角形,求P点的坐标(选做).
第二小问要求有能力的学生做,而且学生每完成一个小问,都会获得相应奖励,完成得越多,则获得奖励越丰厚,以此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写作业的积极性,使作业发挥真正价值,同时避免机械性作业.另外这类作业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要,同时难度适中,不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开放式作业
开放式作业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散学生思维.学生通过开放式的作业展开问题探究,不仅能够减轻学习压力,还可以在轻松的环境中完成学习目标,同时感受数学的魅力,加速个性化发展.
例如,在带领学生复习“图形的运动”知识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利用平移、旋转或轴对称设计图案、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感受神奇的图形世界,教师可以先提出:“大家利用旋转画一朵小花”.学生完成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作业:“同学们,利用你们所学知识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你们的作品将会在课堂上展示.”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作品展示环节,教师可与全班学生一起评选出最优秀的作品,并让学生讲解自己的创作过程.这一作业形式不仅给学生足够的发挥空间,而且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之处,同时有足够的动力完成作业,从而发挥出开放式作业的最大价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双减”政策为教育教学的全面改革提供了新的方向,而“双减”政策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努力,积极创新教学思路,改革教学方法,丰富教学内容,以学生的基本特点为出发点,以提质增效为基本原则,以学生发展为根本目标,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实现“教”与“学”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陶金波.“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提质增效的实施路径[J].智力,2022(17):106-109.
[2]李庆晔.“双减”落地提质增效———“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与评价[J].小学生(下旬刊),2022(09):121-123.
[3]陈莉花.小学数学教学中减负提质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2022(18):18.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