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思路

时间:2024-05-08

王晶晶

【摘要】在新课标下,阅读是一项最基本的数学学习技能,一直以来,小学数学教学普遍缺乏对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关注,很多教师只注重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数学公式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甚至一些教师认为,阅读能力培养是语文、外语等文科课程的任务,数学与阅读无关.实际上,小学生解题能力、理解能力、逻辑思维、数学知识能力等的形成都离不开阅读.基于此,文章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提出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新目标,形成数学阅读教学与指导的新方法,旨在促进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養成.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阅读;阅读教学方法

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强调,数学教育应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更好地促进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新课标的实施,与以往相比,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将数学阅读教学放在了重要位置,对数学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纵观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实施,主要存在着重应用题训练、轻阅读教学的情况.阅读教学中缺乏故事元素的融入,导致数学阅读课乏味、枯燥,许多学生对数学避之不及.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实现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师应遵循“兴趣主导、习惯形成”的原则,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形成,以阅读带动学生数学学习.

一、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新目标

(一)关注学生阅读兴趣、阅读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尤为适合小学生,也更适合小学数学这门课程.从年龄段特点来讲,小学生年龄较小,是数学基础能力养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学生由于接触到的数学知识有限,非常容易遇到数学难题,同时他们的学习耐性与初中生、高中生相比也很弱,往往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学习项目.从小学数学性质来讲,数学内容抽象性、理论性强,学习起来不像语文、外语、政治、音乐、体育这些科目那么直观,难度较大.因时,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当然,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教师应在数学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使数学基础能力好的学生更加深入地学习数学,使数学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数学,使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去学习数学知识、思考数学知识与运用数学知识.

(二)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重视思考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阅读的基本要素是思考,结合着生活思考、结合着阅读目标思考、结合着人生思考,没有思考的阅读,就是一项没有意义的阅读.另外,单从数学阅读的功能来看,数学阅读主要是促进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形成,正所谓“书中自有黄金屋”,学生的阅读面越广,他们的理解能力就越强.但是,基本前提是学生需要在阅读中思考,只有思考了,其数学理解能力才能够得到训练,才能够真正达成数学阅读教学的根本目标: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数学故事与知识点,让学生养成一种善于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的能力与习惯.

二、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新方法

(一)创设数学阅读角

目前,数学阅读教学的研究大多集中在阅读题的编制上,实质上这偏离了数学阅读的初衷,有着很强的应试化态度,缺乏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关注.笔者转变研究视角,从做好数学阅读教学的基础工作出发,比如联合学校图书馆,在图书馆创设数学阅读角,为学生提供专业化的数学阅读服务.一些学校如果没有图书馆,就可以在班级里创设数学阅读角,在每一个班级中规划出专门用途的数学阅读区,由数学教师挑选出符合学生学情的数学书籍,放置在班级阅读角的书架上,鼓励学生借阅,比如《有趣的数学文化》《趣味数学》《什么是数学》《数学及其历史》《数学在19世纪、21世纪的发展》,等等.

另外,教师还可以主动开展数学阅读教学活动,将数学阅读融入日常的课堂教学中,如在课堂上给学生讲述《九章算术》《算经十书》《算数书》等书籍中的数学文化故事,指导学生边听数学故事,边从中寻找数学思想与原理,以此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数学文化积累,达成数学教育、文化启迪的双重目标.

数学阅读也联系着数学活动,教师应不定期开展“数学故事会”活动,带领学生分享、感悟、讲述有趣的数学故事,如“龟兔赛跑”“阿拉伯数字的由来”“黄金分割的由来”“爱思考的数学王子高斯”“苏步青的故事”“负数的由来”等,通过一个个看似简单的故事反映数学的文化内涵,让学生深刻领悟数学的数之美、式之美、理之美、形之美.这样不仅能达到数学阅读的目的,还能让学生将书籍中的数学故事分享出来,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数学阅读书目的选择与推荐,不应该拘泥于某一主题,更不应该只关注对学生数学公式理解能力、数学解题能力的训练,而应确保学生阅读书目的多元化,多推荐学生阅读数学故事类的书籍,这样才能够达到阅读与课堂正式学习的互补,让不了解数学的学生了解数学,不爱学习数学的学生爱上数学,全面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

(二)联系课本选择阅读素材

数学阅读教学,不仅在于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还在于教师亲自引导与带领学生阅读,将传统数学课堂变为阅读课堂,让学生在数学阅读中学习课程知识.这就需要教师所选的阅读材料能够联系数学课本上的知识点.比如,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的“你知道吗”时,该栏目中涉及“鸡兔同笼”“比例尺地图”相关知识,那么,教师在开展数学阅读教学时,就可以结合着这些课程内容主题,给学生制订阅读活动,向学生推介对应的书目,让学生去完成数学阅读.比如,“鸡兔同笼”的数学阅读,该数学故事取自《孙子算经》,为了方便学生阅读,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提前准备好《孙子算经》的文本资源,在教室通过多媒体设备,直接将《孙子算经》中有关“鸡兔同笼”的数学故事完完整整地呈现给学生,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再带领学生一段一段、一字一字地去分析.这一过程中,教师培养了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让学生边阅读、边思考,促进他们阅读理解能力的形成.又如,在教学“比例尺地图”时,教师引入“比例尺地图”相关的数学故事,将这些分散的数学故事,整合起来,给学生制作一个不低于1000字的数学故事集,通过数学故事体现出“比例尺地图”的知识来源、数学历史发展、数学知识运用,等等,使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素材,了解到数学是一门历史悠久的学科,早在中国古代时期,就已经有了数学的缩影,数学在生活中处处可见,以此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另外,无论是数学题型训练,还是数学阅读,都是一件长期性的工作,从某种角度来看,阅读应该成为每一名初中生的习惯.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有具备水滴石穿的精神,从日常的良好阅读习惯养成入手,才能够渐渐地丰富知识积累,从而增强阅读水平,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与自然,而不是一种强加的任务.基于此,在数学阅读教学中,数学教师也需要保证阅读教学走进学生生活,除了做好课堂阅读教学,还要注重课外阅读指导,比如,每两周设计一个阅读课主题,两周为一个阅读期限,要求学生完成一本书的阅读,第一季度以“数学历史”课外阅读为主题,第二季度以“数学趣味故事”课外阅读为主题,第三季度以“数学实验”课外阅读为主题,等等,以此类推,并按照读练结合方法,让学生边读边练习,做好阅读总结,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持续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形成.

(三)开展趣味阅读活动

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数学阅读的积极性,数学教师也可以改变单一性的阅读课,在课堂上开展一些趣味性、互动性的阅读活动,让阅读动起来,使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实践活动,让学生边阅读、边实践、边思考,形成数学阅读能力.比如,在教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除法》单元后,教师可以在“你知道吗”“动手做”这两个板块设置“阅读实践,感悟知识”的课堂活动,将学生分组,3~5人一组.每组学生共同完成一个数学文本、资料的阅读,阅读时间为10分钟.阅读材料主要是那些讲述“黄金比”的数学书籍.小组学生阅读材料后,讨论与分享“黄金比”与课本中“分数除法”之间的联系,每组派一名代表,表述一下生活中哪些事物具有黄金比的特征.分享活动结束后,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参与一个身体测量活动,小组成员互相测量身高,并使用黄金比的算法进行身高比例计算,看看哪些成员的身高接近或符合黄金比范畴.学生在这样的阅读实践中,不仅进行了阅读理解、思考,还将阅读知识与心得付诸实践,提高了数学阅读效果.

又如,学校的数学教师可交流、合作,在学校里组织开展一个大型的“数学阅读竞赛活动”,如主题拟为“分享数学阅读,探索数学奥妙”的阅读活动,设置数学阅读书目、参赛流程、赛事评价方式,组织学生参与数学阅读活动,以赛促教,以活动促进数学阅读智慧化服务.同时,教师可以增设激励名单,对优秀的学生实施表扬,在校园内建立起数学阅读氛围浓厚的书香环境.数学教师可以亲自组织班级学生选择优秀的数学书籍,如上文提到的《有趣的数学文化》《趣味数学》《什么是数学》《数学及其历史》《数学在19世纪、21世纪的发展》等,在学校搭建的数学阅读平台上,向全校师生分享自己的数学阅读感悟,讲述数学书籍中的故事、历史、数学家名人轶事,等等,打造一个数学文化校园.通过此类方法,學生在数学阅读中,能够感悟数学学科的趣味,拓展数学知识视野,同时加强了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思考,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数学学习兴趣与数学理解能力.

(四)开展阅读评价

开展好数学阅读活动、数学阅读指导是基础,做好对学生阅读效果的评价是核心.对学生数学阅读效果的评价,教师需要坚持从学生阅读感悟、阅读感受、阅读活动、阅读理解能力、阅读中思考表现等角度出发,实现对学生阅读素养的全面评价.比如,在评价方法上,教师对学生分组,5人一组,主要对学生的阅读任务达成度进行评测,即总成绩=阅读素养+阅读感悟+阅读理解能力.其次,为了方便学生互评,教师可以将详细的阅读评价标准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有依据地对小组成员进行观察评价.再次,在一个小组对其他小组实施评价、打分之后,要轮换形式,让其他小组为该小组评价、打分.通过互相评价、互相担任评委的方式,实现学生数学阅读学习的小组评价、合作评价,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反思能力.最后,教师再根据各个小组的学生表现进行总结性评价.

又如,教师根据一周以来,学生的阅读书目与主题,在每周的周五专门腾出一节课的时间,邀请学生分享数学阅读心得,学生之间自评、互评,发现数学阅读中的难点,指出数学阅读中的缺点.教师可以面向学生发放一些试卷,用以检测学生阅读情况,试卷内容与阅读内容要契合.阅读检测可以辅助教师更好地完善后续的阅读指导方案,促进数学阅读常态化开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让学生学会学习数学、愿意学习数学,最好的办法不是增加作业量,更不是盲目地给学生补课,而是阅读.阅读,能够拓展学生的数学视野,让学生主动发现数学的趣味,使学生爱上数学;阅读,能够训练学生的数学理解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阅读,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思考与感悟.阅读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的指导工作,教师可通过文章提出的具体措施,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阅读理解能力、阅读综合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秋玲.聚焦核心素养 培养阅读能力———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途径探索[J].学苑教育,2023(13):77-78,81.

[2]林怡谋.以读助思 以思促学———基于数学评价的小学中高年级数学阅读能力提升策略[J].试题与研究,2023(02):182-184.

[3]左哲岚.阅读让数学课堂生花———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J].理科爱好者,2022(05):199-201.

[4]胡晔.“适宜学生”的第一学段数学课外阅读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以苏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你知道吗”为例[J].考试周刊,2022(03):67-70.

[5]朱丽婷.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绘本创作的实践———以小学生“数学绘本创作”为例阐述数学学科素养的形成[J].数学教学通讯,2021(07):71-72.

[6]饶冠珍.通过四步循环策略提高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以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李白喝酒”教学片段为例[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05):99-100.

[7]王兴伟.数学阅读,“读”出数学的独特味道———以苏教版数学教材《你知道吗》和《动手做》为例[J].小学教学研究,2018(14):66-69.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