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嵇珍妮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程思政逐渐进入公众视野.在该背景下,职业院校对课程思政的研究逐步深入.文章以“平面向量”这一章为例探究符合职业院校特征的数学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寻找职业院校数学教学融入“课程思政”的切入点,旨在以此在教学实践中实现数学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同向同行,拓宽数学学科课程育人的研究范围,创新教学思路.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数学;教学实践
【基金项目】南通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职业院校数学课程思政实践研究,课题编号GH2021039.
引 言
已有的数学课程思政研究大多面向大学数学与高职数学,从各个方面阐述了课程思政与数学教学结合的措施,并提出了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但往往停留在理论层面.此外,职业学校与其他学校教育不同,大环境重专业、重技能,忽略了高职数学课程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课堂实践较少,因此迫切需要开展课题研究,以研促教,推进培育高职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数学课程思政研究.笔者以参与过市级教学比赛的课题“平面向量”一章内容为例,谈谈课程思政融入高職数学课程教学的实践探索.
一、整体教学设计
(一)服务专业———构建专数结合与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模块
平面向量作为一种数学工具,是代数和几何的纽带,是联系多项内容的媒介.就来源而言,向量的概念来自对物理学中的力、速度及加速度这一类矢量的研究,具有丰富的物理和实际背景,对学生后续学习圆锥曲线内容将产生重要的影响.该部分内容以数学服务专业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向量知识和经验发现问题的意识及运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增强创新意识,因此平面向量在数学和物理学、专业技术技能中被广泛应用.根据数控专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笔者所在团队开展了“专与数结合”“数与形结合”教学,真正落实夯实基础、专数融通、实际应用、课程思政,借助学习平台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有序安排学习资料及任务推送,开展视频学习、问卷调查、讨论、测验、抢答等教学活动,延伸学习时空.电子课本资源的建设,有利于学生随时查看课本,形成“行走的课本”;使学生可以利用平板或手机在平台直接上传作品、参与讨论、实时展示作品,师生互学互评,充分实现了资源的共建共享.“平面向量”这部分内容分为12课时,是一年级第二学期开设的内容,因为学生在第一学期已经学了力、位移相关知识,所以该单元内容的学习不会显得突兀.该章节首先介绍了向量的概念;其次是带领学生学习向量的加法、减法和数乘向量;再次是向学生呈现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及内积相关内容,从形到数、数形结合;最后是单元复习,通过思维导图让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链,为后续学习两点之间的距离及夹角等内容做好铺垫.具体内容分布如图1.
(二)数据支撑———分析岗位需求高与实际应用程度低的学情特征
文章中涉及的授课对象是数控技术专业学生,他们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思维的转化期,好奇心强,思维比较活跃.目前数控技术岗位要求学生不仅要有过硬的技术,还要有严谨、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有较强的责任心,并且思维逻辑清晰,有创新意识.但实际上学生还完全处在理论学习阶段,不能将所学知识很好地与专业结合应用到具体实际案例中,出现了知识与实际脱节的现象.具体学情如下:学生学习过平面几何、物理中的矢量和力、三角等知识,具备本单元学习的知识基础;他们在专业课(机械制图)和实训课的学习中能够精准绘图,动手能力强,能较熟练地使用GeoGebra软件作图;他们能够通过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和学习平台,积极参与讨论活动,自主完成相关学习任务;他们习惯于从直观形象的生活经验入手解决问题,但是数学运算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所欠缺.
(三)素养本位———确定知识易内化与综合素质增强的四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要求以及数控专业学生具体情况,笔者所在团队制订了如表1所示的教学目标.
(四)学习升华———创新“三阶、五步、一主线”的大单元教学模式
基于对学情、目标和重难点的分析,笔者所在团队根据平面向量单元知识与专业岗位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以学生为主,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课程思政,创新设计了“三阶、五步、一主线”的大单元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三阶”包括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拓展;“五步”包括情境引入、探究新知、应用新知、检测反馈、总结评价;“一主线”主要是指整个单元按照从形到数、数形结合的思路进行教学.该教学模式强调经历与体验、重视过程与方法.
(五)课堂主导———开展“多元、全局、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采用多元化、全方位、线上线下混合的方式,课前学生线上上传答题成果至学习平台,教师给予线上点评,学生之间可以互评;课中学生展示,教师给予点评,学生自评、互评,教师在引导学生思考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积极性或参与度进行及时评价,也可以在小组讨论时集体评价;平台检测系统自动给予评价;课后线上答疑、线下课堂作业批改同时评价.
二、具体教学过程
(一)单元教学———开展“从形到数、数形结合”的大单元教学
为了跨越学科、学年的界限,笔者所在团队把物理知识、电工知识与平面向量知识上挂下联,形成从点到面的迁移,实现知识教学的有序性、整体性.在教学流程上,教师先消化整个单元内容,再根据学生特点重新编排,把营养反刍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实践相互交流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在“自主消化”的过程中将其转化成能力和素养.
这一单元注重让学生感受平面向量的“数”与“形”,教师可通过探究思考、交流解决问题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算能力.整个单元内容按从形到数再相互结合的顺序编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第一部分介绍概念,第二部分是概念的应用,第三部分是用数表示形,第四部分是数的应用.
(二)教学片段———演绎“双向互动、三阶五步一主线”的教学模式
以“平面向量的加法”第1课时为例,教师在课前发布任务:找到并回顾以前做过的物理实验———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法则视频,除此之外,复习回顾相等向量、相反向量及零向量的概念及画法.由于学生在校期间每周都会在班级耕种园里给农作物除草、浇水,接受劳动教育,所以教师让学生先观看班级同学辛勤劳动的视频,并指出两名同学提水桶的画面中水桶所受的力有哪些.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物理中力的平行四边形法则画出合力,并及时点评.借此引出课题,用学生已学的物理知识中力的合成来类比数学中向量的加法,从而引出平行四边形法则,再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作图步骤和作图规则,以学生的练习作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向量的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再通过分析三角形中的向量的特征,小组探究三角形法则的作图规则.探究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类比平行四边形法则.这一过程实现了从平行四边形法则到三角形法则的过渡,教师可以举例让学生小组探究,并到黑板展示汇报.这样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评互动.
新课教学之后,教师可让学生列举三角形法则在生活中的应用.此时,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提到位移,从而顺理成章地过渡到向量加法的代数运算,由两个向量相加推广到n个向量相加,从而实现由点到面.“从起点出发,一步一个脚印,最后回到终点,那么得到的和就是零向量.”教师可把问题用一句话概括出来,以此鼓励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课堂教学最后,教师可带领学生归纳总结本课所学知识点及思想方法,并进行课堂检测,及时点评纠错.布置课后任务时,教师应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差异,通过阅读、书写、网络三个途径布置选择性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有效提升.
该教学设计中涉及劳动教育及工匠精神的课程思政,注重学生展示这一过程.教学理念是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传授基础知识和课程思政这两个目标贯穿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過程.
三、教学总结与反思
(一)知识内化———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有效提升
线上设置引导性问题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完成学案、绘制思维导图,可以理清知识脉络,完善知识建构,完成知识内化,同时借助微课视频、在线阅读等方式可以巩固所学、探索新知、拓宽知识面.通过软件作图、教师设问,学生自主探究,逐步提升逻辑推理、直观想象和数学抽象等核心素养.
(二)课程思政———严谨求精的职业素养得到更深洗礼
线下师生合作探究,教师依据学生平时学习的活跃度和学习基础,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原则进行分组,在课前、课中、课后分别设置不同的探究任务,学生参与度高、小组合作充分、讨论效果好,实现了组内的互帮互助.各小组派代表展示更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另外,GeoGebra软件辅助作图生动形象、更加直观,让学生能直接动手实验.
结 语
上述案例将数学文化与做人做事道理进行了融合,以问题引领、合作探究的形式有效提高了课堂气氛与学生参与度,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效率,有效地推动了课程思政与高职数学课程教学的融合.在教与学的课堂中,师生共同成长,学生养成了严谨、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做人做事态度,提升了学校育人品质.
【参考文献】
[1]李艳娜.“课程思政”视域下中职数学教学设计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21.
[2]陈九香.数学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探索———以“概率与统计初步”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1):76-78.
[3]秦厚荣,徐海蓉.大学数学课程思政的“触点”和教学体系建设[J].中国大学教学,2019(09):61-64.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