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培养对策分析

时间:2024-05-08

◎陈 镔 (福建经济学校,福建 福州 350003)

在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职教育开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虽然中职的学生都有明确的专业选择,但是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而大部分的中职学生数学基础较为薄弱,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是十分关键的,这有利于间接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审题能力及反应能力,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具有很大的帮助,可以使学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实际生活问题,从而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解题方法与经验,实现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与发展奠定基础.分析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对策,笔者认为主要通过教师加强基础训练、完善知识结构,指导认真审题、掌握解题技巧、发散学生思维、积累解题经验,制作错题本、明确解题错因多种途径,逐渐拓宽学生的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探寻到丰富的解题经验与方法,从而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与综合能力的提升,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效率及准确性.

一、加强基础训练,完善知识结构

对于中职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培养,教材中的内容是学生解题的基础.也就是说,学生只有熟练地掌握数学基础知识,才能灵活地运用其解决问题.尤其对中职学生来说,大部分学生存在数学难学的心理障碍,并且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忽视数学的概念、公式及定义等内容,或者学生认为多做练习题,自然就会掌握数学知识.一些学生以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无法达到对知识的有效运用,导致在解题过程中仍然出现思路不清晰、左右不定的现象.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数学基础训练,逐渐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以便学生遇到题型,第一时间联想起与之相关的数学概念、公式等,为学生的快速、正确解题做好铺垫,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与效率.

例题:一个箱子里放有10 个大小、形状均相同的红球6 个、白球4 个,在摸完球不放回的情况下,去摸第二个球,如若第一次摸出红球,那么第二次还能摸出红球的概率是多少?

本道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概率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事件的概率运算.因此,数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概率知识,解析题意:设第一次摸出红球为A,P(A)==,在第一次摸出红球的前提下,第二次也摸出红球为B,则第一次摸出红球且第二次也模红球的概率为P==根据条件概念公式可得:P(B)=

从本题可见,看似简单易懂的题型,学生若没有掌握概率的定义,则在计算P(B)时很容易出错.学生只有全面、熟练地掌握每一个数学基础知识,才能从中提炼出解题的条件,从而促进数学解题能力有效提升.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要想成功地完成解题,自身的知识基础十分重要.这种重要性不仅教师应当认识到,学生也要认识到,而且这种认识不能只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教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运用知识成功解题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判断认识到知识及其结构的重要性.这一点对于中职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因为中职学生的学习认知力相对偏弱,教师只有让学生自主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他们才会产生源源不断的解题动力.

二、指导认真审题,掌握解题技巧

解题能力不仅只体现在学生的解题结果正确方面,还反映在学生解题过程之中.往往很多数学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在审题时因为马虎而出现理解失误,导致最终的结果不正确.因此,“审题”二字是学生解题能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审题并非学生阅读一遍题目,而是学生能够从题目之中提取已知的条件信息,发现题目中蕴含的条件,梳理解题的思路及方法.所以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审题指导,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审题的良好习惯,促使学生逐渐从审题之中掌握解题的技巧,避免在审题时忽略解题信息,或者浪费过多的时间.比如当题目中出现“不少于”“增加”等关键词时,教师就要指导学生进行标记,防止学生解题时将其遗漏,对“角的取值范围”“函数的取值范围”等条件也要标记.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边审题边标已知条件、隐含信息,尽可能在审题完毕时提炼出题目中全部的信息,以此来激活学生的解题思路.

例题:某商品的成本为10 元,在试销阶段每件产品的销售价x元,与产品日销量y件的函数关系为x为15、20、30……对应y为25、20、10……已知y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1)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2)想要每日的销售利润最大,每件产品的销售价应是多少元? 此时每日销售利润为多少?

对于本道题的解决,学生需要在审题时,能够根据表格准确掌握x与y之间的关系,提炼出所含的条件,列出函数解析式,并按照条件确定解析式中的未知系数,得出函数的解析.

(1)设经过点(15,25)(20,20)的函数关系式y=kx+b,∴y与x函数关系式为y=-x+40.

(2)设每日的销售利润为n元,可知n=y(x-10)=(-x+40)(x-10)=-x2+50x-400=-(x-25)2+225,∴当x=25时,n最大为225,∴每件产品的销售价为25 元时,每日销售利润最大为225 元.

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在解题中学生只有细致、认真地审题,不放过任何一个题目的条件信息,才能明确解题的思路,确保解题能力有效提升.教师让学生掌握解题技巧还有一个重要的作用,那就是可以让学生产生学习的成就感,这种成就感会成为学生学习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很多时候,教师应当重视的正是学生成就感的激活,而不是只让学生去解答题目.教师让学生成功解题之后,学生产生成就感,这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认知以及学习动力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发散学生思维,积累解题经验

由于数学本身的逻辑性较强的特点,学生若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势必对其解题具有很大的帮助.因此在中职数学教学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延伸,逐渐发散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学会联想,尽可能完整地解决数学问题,真正达到一题多解的目的,以此来积累丰富的解题经验,同时增强的数学解题能力与效率.这样一来,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尽快地找出相关的数学知识点,包括数学的性质、解题的方法等,对已知条件加以推理进行解答,从而养成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最终实现数学水平与综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题:若6 个人站成一排,其中甲不能站在排头,乙不能站在排尾,在这种情况下有多少种站法?

对于本道题来说,题目虽然简短,已知条件也非常清晰,但是存在很多的可能性,不同的思路所给出的解法均不相同.解法一:学生可以直接思考,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甲乙的位置后,明确其他4 个人的位置;解法二:先不考虑甲乙的位置,一共算出几种站法,并挑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站法;解法三:逐步分析,假设甲在中间某个空位,乙应该站在哪个位置,并用加法原理计算.其实这三种解法只是解决这道题的一部分方法,并非全部的解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尝试探寻更多的解法,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广度,以便学生自然而然地积累解题经验与方法,这样学生在解题时会更加容易.经验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解题直觉,这对于中职学生而言非常重要.

四、精心设计习题,提升学生解题素养

提升数学解题能力最重要的是强化学生解题素养,为了给学生创建有利于解题的教学环境,提高学生解题质量,教师要多设计题型,为培养学生解题素养做铺垫.

在习题的选择与设计方面.教师首先要精心设计习题.以解答习题作为提升学生解题能力的主要途径.教师要注意习题命题背景与立意,积极优化所选习题,提升其典型性与代表性.教师选题的时候以提升学生解题技能为主要标准,有效进行习题有关内容的取舍.例如在“对数函数”教学后,对于习题的设置,教师可为学生选取值域、定义域与增减性等内容进行例题的讲解,以便于学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点.例题训练的形式可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数学知识的理解,以此提升学生解题能力.另外,针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提升习题的难度,助其深化数学思维.教师可运用对数函数中未知数取值范围的计算,促使学生养成数学逆向思维.

例题:函数f(x)=lg(bx2+4x+5).

(1)若f(x)的值域为R,求b的取值范围? (2)若f(x)的定义域为R,求b的取值范围?

教师以基础性的问题为提升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奠定基础,实现学生解题素养的提升.为了让学生达成举一反三与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教师应灵活设计习题,如在基础问题上进行变式,对相同的知识点进行不同形式的考查,以此让学生知道题目无论怎样改变,都万变不离其宗.教师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提升学生思考的难度,即通过变式的形式,开拓学生数学思维.

例题:f(x)的定义域为[-3.3],则f(3x)的定义域为多少? 我们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式:f(x)的定义域为[-3.3],则f(3x+5)的定义域为多少?f(3x+5)的定义域为[-3.3],则f(x)的定义域为多少?

此问题以变式的形式,帮助学生对函数有关性质知识进行全面巩固.第一个问题是对函数定义域进行考查,学生将3x作为一个整体,确定其范围,将3x+5 函数概念进行合理转化,确定其范围.第二个变式则是对变式一中的数据进行转换,主要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学生需要先分析f(3x+5)的定义域,以此求出x的定义域.此类问题的解答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强化.

在习题的解决方法探究上,教师可使用一题多解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多视角解决问题,培养其发散思维.教师要合理运用一题多解的问题,利用其中包含的多方面知识丰富解法,完全展示知识点,帮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与解法之间的联系,进而体会“条条大路通罗马”的寓意.教师还可使用多题一解的形式,即将一类题目整合,归纳出相同的解题思路,以此帮助学生归纳出问题的相同点,这是进行数学模型建立的先决条件,让学生对解题方法与技巧有进一步的认知.

五、简单化原则,提高解题效率

简单化原则,顾名思义便是将原本复杂的基础定理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话语,引导学生对复杂的问题进行理解,将较为陌生的难题转变为自己熟悉的问题进行解答.这种解题思路也是当下较为流行的解决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读不懂题、不理解题、没有思路的问题.这个解决方案需要学生长期基础知识的积累,学生根据对已知问题的看法,进行基础方法的转化.所以这个方法的使用需要学生掌握基础题型与基础知识,将复杂的数学难题逐步分解为简单的基础问题.

例题:已知向量c=(cosA,sinA),n=(6,2),c*n=-2,且此处A设为锐角,求角A的大小.

此题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将问题进行转化,让学生思考这两者之间的关联,将其改为自己理解的题型和熟悉的步骤.学生将其中的数字代入简化的公式当中,深度理解,降低难度.

六、直观化原则,简便解题思路

因为数学本就是较为抽象的学科,当学生无法发散思维时,很容易将自己的思路困住,因此教师需要化抽象为直观.例如,教师在讲解几何问题时,可以利用数形结合与代数的方式进行解决.数学学科中,我们往往会将数、形、式进行转换,主要目的是将问题变得简单,转化思维方向.在面对函数问题时,我们首先想到的是函数的公式与基础定理,在脑海中想象与此相关的图像、两者之间的关联等.在对函数问题进行求解或验证等式时,我们需要首先分析已给出的条件,将其构建成等式,再利用数形结合的方式,解出最终答案.

例题:F(X)=cosx+cos 2x=cosx+2cos2x-1=2E2+E-1;其中T=cosx∈[-1,1],则F(x)的最大值是当E=cosx=1 时获得的,即2,最小值是当E=cosx=时获得的,即

教师引导学生将三角函数和二次函数进行关联,通过对三角函数公式进行转化,将F(x)=cosx+cos 2x转化为cosx+2cos2x-1,再将cosx用E来表示,从而形成F(x)=2E2+E-1.教师带领学生通过画图像的方式,得出最大值与最小值.

七、制作错题本,明确解题错因

在中职数学教学中,想要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错题本,将错误的问题抄写在其中,并详细标明错因,同时写出正确的解题过程及答案,让错题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资源,帮助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便学生及时改正与优化,使学生更加全面地掌握数学知识点,从而达到学生解题能力提升的目的.此外,数学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经常出现的错误,为学生设置针对性的训练题,促使学生及时改正思路,正确地解答问题,彻底突破错题障碍,促进学生的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八、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的培养,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积累丰富的解题经验与方法,逐渐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从而增强学生的数学思维水平与综合能力.数学教师为学生精心设计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引导学生学会审题,梳理解题的思路,使学生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可以促进学生的解题效率与准确性的有效提升.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