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针对小学数学展开“学材再建构”的教学策略针对小学数学展开“学材再建构”的教学策略

时间:2024-05-08

◎史万龙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下双镇中心学校,甘肃 武威 733000)

学材再建构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式,主要结合课本内容和课外教材展开综合的教学指导.它以课本为基础,以课外教材为辅助,通过两者相互结合的方式展开有效的教学,降低数学教学的难度,丰富教学的趣味性.新时代背景下,教育部对小学阶段数学教学的要求不断提高,希望教师可以借助新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展开有效的教学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和习题训练.教师可以将课本内容和课外教材的内容进行重新组合,使教学内容源于教材,又优于教材.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学习基础的建立时期,他们需要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提升学习质量,丰富思维模式.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特点展开知识的重组,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达到新时代对数学教学的要求.

一、学材再建构的主导者与学习者

(一)学材再建构的主导者

教师是学材再建构的主导者,因此,将学材再建构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转变以往的教学思路,改变个人的刻板印象.首先,教师要关注教材,从教材着手熟悉课本内容,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材料的补充,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使得教学更加丰富、饱满.其次,教师要对课程标准进行研读,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展开科学、合理的教学创新.再次,教师应该做到以学生为主,在学材再建构下既关注教材也关注学生,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学生的个人发展作为教学实施的依据,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学习巩固,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补充课外材料,进行拔高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得到良好的发展.最后,教师需要对于自己的教学进行创新,突出教师教学的个性化特点,将学材再建构应用于数学教学,明确教师的主导地位,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关注教材和教辅内容的互补,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二)学材再建构的学习者

学生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材再建构的学习者.在当前强调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进入对数学经验的重新建构中,让他们根据以往所掌握的学习经验进行编码,重新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加入自己的思考,加深对所学数学知识的了解和记忆.学材再建构可以把学习者变成数学知识的内化者.教师作为知识的主导者,应重视学材再建构中使用者的知识接受程度和理解水平.其次,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应贯彻学材教育思想,确定学生的学习者身份,引导他们转变以往被动接受数学知识的局面,转为主动学习.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此,教师要对小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把学材教育观全方位、深刻地贯彻到底.学材再建构注重学生的数学学习经验,也注重引导学生独立探索问题,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独特性.最后,教师要合理融入实验题,使学习者更多地获得数学本身的直接经验,并通过实践使用这些数学经验,这可以使学习者将自己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联系在一起,提高信息收集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最终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学材再建构的基本步骤

首先,教师要仔细研究课本内容,挖掘数学经验的发生原理与内在联系,通过训练学生的思考技能,使学生掌握并能熟练地使用学习内容,进而提升数学素养,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从而形成学习信心与能力,学会对“学材”进行“再建构”.教师应当针对课程目标和学习者的实际状况,对课程和教学方法做出相应的调整与补充.在指导学习者建构课程内容时,教师要保证学习者一直向着课程目标前行,以免偏离正轨.

其次,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学材再建构”,即教师依据实际教学状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对“学材”做出相应的改变.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建构是教师在平台上,与学员之间或教师内部进行互动的必然结果.教师在互动环境中可互换思想,启迪思路,形成全新的认知.互动环节是教师研究学生的极好机会,即教师能够透过学生在课堂上的各种行为看到他们的特点与个体差异.

最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学材再建构”,以建立符合自身特征和行为的学习材料和方法,使自身潜藏的优点得以展示,同时发现更符合自身的数学学习方式.学生的自主建构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完成的,这样才能保证每个学生不脱离课堂目标,让学生学会整合所掌握的知识内容,自主认识新知,并将新知识和旧知识相互融合,从而逐步建立全新的知识体系.

三、利用学材再建构提升小学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借助自主预习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接触课外资料

小学生处于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让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思想和意识,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逐渐形成发散性思维及创新思维.数学具有一定的抽象性和难度,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力量展开教学指导,让学生集中精力进行知识的拓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当学生能够借助外界资源理解数学知识、感受数学思想时,便达到了学材结合的目标.

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图形与变换”的教学时,就可以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机会.教师可以在授课前要求每一个学生在课下进行自学,结合课外教材及数学课本展开综合的学习与思考,探究图形与变换大题目下的相关知识点.在现在的社会环境中,数学的课外教材较多,可供学生选择的方向也很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相应的课外教材,通过课外教材与课本的结合进行综合性的学习,有效构建自己的思维框架,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从而在文字的辅助下形成一定的图像认知.之后,教师可以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让学生将自己学习到的内容及在哪里学习分享给大家.这样的教学可以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和成长的机会,让学生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数学思考,主动学习数学知识,提高思考能力,培养学习意识,进而提升数学成绩.

(二)借助家校合作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教育中,家长和教师需要明白一个道理,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也不仅仅是教师的责任,而是双方共同的责任.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思想情况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教师是培养学生的关键点,教师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成长.所以,家长和教师需要共同努力,积极沟通,这样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数学学习,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家长和教师需要共同制订学生的学习规划,家长负责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教师负责学生在学校的成长,双方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比如,教师在对“倍的认识”进行教学时,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一个全面的规划和调整,同时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让家长了解学生在学校期间学习到的内容,要做的作业,以及倍数相关的知识要点,学生对于倍数的理解程度等.之后,教师可以让家长在家中监督学生进行相关学习.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选择一些课外资料作为辅导载体,指导学生根据教师教授的内容进行合理的训练.对于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习题,学生可以选择练习,对于一些课本之外可以拓展学生思维的习题,学生可以进行适当思考.这样的教学既能够帮助学生巩固课上学习的关键内容,还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家中进行有效的数学训练.同时,家长与教师可以在互动中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教师可以以此调整教学内容,规划后续的学习环节,不断提升数学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三)借助思维导图的教学方式,搭建有效的课堂教学

思维导图是一种比较生动形象的知识表现方式,可以通过图形和线条的方式展现数学思想及数学知识的发展过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学材再建构时可以融入思维导图的方法,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生动形象的知识框架提升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全面审视数学知识,查漏补缺,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为此,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和学材再建构相结合,综合提升学生的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推动学生更好地发展.

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面积”的教学时,可以系统了解课外教材对这一知识点是如何展开的,其设计的内容是什么样的,这些知识和课本中的知识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什么知识是必要的,什么知识是可以补充的,什么知识是可以用来发散学生思维的.之后,教师可以将这些内容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展示,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和数学思想归类在一起,通过线索传递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让学生进行课外的学习和探究.如果学生感兴趣,可以不断地拓展,并与教师进行及时沟通;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学习和思考.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自由,还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有系统学习的意识,同时形成课本知识与课外教材结合的思想,帮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面积的相关知识,提升数学学习的有效性.

(四)借助相互提问的互动方式,提升学生的参与兴趣

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思维模式强的学习阶段,教师要把握学生此阶段的性格特点进行有效的引导,不断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降低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在学材再建构的环节中,教师可以借助学生的力量进行展开,让学生自主进行课下的学习和探究,可先提出自己的三个问题,然后进行探索并寻找答案.学生通过课下学习与课上互动,可有效将课本与课外教材结合在一起,丰富数学学习的内容,达到数学知识网络全覆盖的效果.

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思考和互动,让每一个学生先在课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根据课外教材的内容提出三个与小数知识相关的问题,并自己寻找正确的答案,之后在课上向其他小组成员提出问题,看看谁能够答对,以趣味的互动环节拉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感,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思考和讨论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样的教学能够让学生有机会相互交流学习内容,并主动进行思考和探究,同时可以让学生有效使用课外教材,在课外教材的辅助中发现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以此逐渐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积累,开阔学生的眼界,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

四、总 结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在数学教学中,课本内容与课外辅导材料缺一不可,二者可以共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课本可以给学生主要的学习方向及学习内容,而课外教材可以丰富学生的认知,帮助学生更好地梳理自己的知识结构,学习更多的数学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因此,有效建构学材模式是教师需要关注的内容,以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提升学生的能力.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