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变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4-05-08

◎盛一凡(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中学,江苏 张家港 215600)

变式教学是我国最重要的教学模式之一.尤其在初中的教学阶段,学生的数学思维不够成熟,还未能形成自己的学习体系,在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点比较分散,只会解决简单的概念型问题,而对于较为抽象和复杂的问题,却无方法可寻.基于此,教师可通过变式教学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更深刻的认识,通过自主化的探究学习,找到数学问题的本质,使知识内化.

一、变式教学与教学模式相适应

数学变式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中不改变本质特点,将数学中的定义、定理、题目在不同的条件、不同方面进行改变,以建立各种应用环境,使学生在任何变化中,都能找到问题本质的一种教学方法.变式教学应与教学模式相适应,现阶段数学教学中,绝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即传授学生数学概念,进行习题辨析,遇题解题.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并不能理解问题的本质,通常是一知半解.这就会导致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思维会被局限,解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基于此,教师不妨换一种思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体现教学活动的多层次性,体现课堂的多样性.

教学活动的多样性在于改变原有的教学课堂模式,不再只是以题讲题,而是以问题归类的形式展开,对同类型的问题按照难度的梯度进行整理归纳,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逻辑概念,将数学知识构成一个多层次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认识结构.例如,在数学定理的教学中,教师设计数学实验,让学生去发现定理,总结定理,完成从“猜想”到“证明”的过程,让学生体会知识从产生到运用的过程,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延伸,通过改变问题的条件、形式等,对数学问题进行精加工,并利用变式题深化学生对概念及定理的理解,从而学会举一反三.这样的教学方式体现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抛砖引玉,以基本概念为基础,利用问题变式,帮助学生更高效地解决数学问题.

二、变式教学要求渗透进数学课堂

在问题解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变式教学渗入数学课堂,由浅到深地构建问题来启发学生去发现、去探索.在课堂上,教师可以“一题多变”的形式,揭示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让学生在原有的认知水平上,提高自己的变通能力,扩展发散性思维.

例1如图1,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ACB=90°,CB=CA,直线ED经过点C,过点A作AD⊥ED于点D,过点B作BE⊥ED于点E.求证:△BEC≌△CDA.

图1

设计意图:例1是初中数学中典型的数学模型——“K”字形.本题通过等腰直角三角形这个已知条件,体现“一线三等角”的图形特点.解决本题的突破点在于等腰直角三角形,学生可以从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得出CB=CA,∠ACB=90°,从而找到三角形BEC与三角形CDA中边与角之间的关系.本题是“K”字形的一个简单模型,学生通过解答此题,可以在更为复杂的图形中进行图形的分离,抽象出此类模型,体现了数学中“万变不离其宗”的道理.

问题一如图2,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如图所示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2,0),B(0,1),求点C的坐标和直线BC的解析式.

图2

设计意图:此题是对例1进行的变式,几何图形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相结合,增加了解题的难度.三角板是常见的数学工具,源于生活,将直角三角板抽象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并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性质来解决问题,是本题解题的关键所在.本题在解题过程中体现了数形的结合及转化的思想,要求学生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学会看图,从图中找到一些隐藏的条件,并学会分析和运用这些条件.题中含45°的直角三角形板可以转化为已知条件∠BAC=90°和AC=AB,这样就可以将图形抽象成例1的模型,根据“一线三等角”的方法,过点C作x轴的垂线,再构造一个直角三角形,得到一组全等三角形.最后,通过A(-2,0)和B(0,1)可以得到AO和BO的长度,则点C的坐标就迎刃而解了.有了例1 的启发,解决问题一就降低了难度梯度,给学生增加了解题的自信.

问题二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A(4,0),B(0,3).

图3

(1)AB的长为________;

(2)如图4,以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求点C的坐标.

图4

设计意图:点A和点B分别是坐标轴上的点,所以点A到y轴的距离是4,点B到x轴的距离是3,至此,学生会想到用勾股定理的方法求线段AB的长度.由题(1)启发了题(2).求点C的坐标时,也应先求出点C到x轴和y轴的距离.图4以AB为边构造正方形,直观地体现了边与角之间的关系:四条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通过作辅助线CM和CN,学生便可找到含有等腰直角三角形的“K”字形模型.此题没有直接给出条件,而是让学生通过作辅助线找到隐藏的条件,层层递进,锻炼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思维发散能力.问题二到问题一条件的变化,要求学生学会找到图形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以及图形分离的方法,如果学生能够善于归纳解题的思路,那么学生就可以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变化.

图5

图6

设计意图:问题中的条件不明朗,学生并不能一下子找到突破口,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让学生学会从45°入手,联想与45°有关的几何图形,从而引出解答本题的方法.问题三与前两题的解法类似,关键是学生能够克服解题的恐惧,自己动手操作,找到隐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此题将函数与几何图形相结合,大大加深了题目的难度.题中给出了函数的表达式,由此学生可以得出点A和点B的坐标,这是否又与问题二有相同之处呢?除此之外,题中是否有学生可以利用或者“加工”的条件呢?这体现了学习的迁移能力,即根据已知条件寻找隐藏的条件,甚至创造条件.所以问题三在例题的基础上,既改变了条件,又改变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观察图形前,学生还需要画出绕点A逆时针旋转45°后的直线l2.这样的变式题,增加了解题的趣味性,对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有一定的挑战.题中旋转角为45°,学生可联想到含有45°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可再次构造出“K”字形,找到两个全等的三角形进行解题.不断地提升变式教学难度,让学生的学习有个梯度,层层递进,以更好地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的引导在本题的教学中也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必要的时候给予学生提示,可以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思考,此方法可以在解题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数感,找到解答几何题的方法.

问题四如图7,在△ABC中,AB=AC,点E在BC边上移动(不与点B,C重合).满足∠DEF=∠B,且点D,F分别在边AB,AC上.当点E移动到BC的中点时,求证:FE平分∠DFC.

图7

三、变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1.变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主动性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有着很大的关系,这就要求学生要有学习的主动性,只有学生对学习有兴趣,真正参与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变式教学属于新型的教学方式,一题多解、多题重组的形式,能给学生带来新鲜感.区别于常规题,变式题更具有挑战性,虽然条件新颖,但是方法依旧,这样的题型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创新的题型、熟悉的解题方法,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激发了,就会主动地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教师一起融入学习,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2.变式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变式题是通过新条件、旧知识的组合,整合出的新型的题目,是对传统题型的创新.变式题的“新”在于题目是对基础问题进行的改编.常规题的教学则侧重于基础训练,变式题的教学侧重于培养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创新学习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学生只有具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去尝试、去思考、去解决,才能有所创新.变式教学能够从多方面、多角度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给学生提供了思维拓展的平台,从而有效地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3.变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变式题是对问题的条件、形式进行改编,但不改变题目的本质,是对题目思想的深化,可以使学生对问题的本质有更加全面、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解题时不仅仅是对基础概念的运用,还是对知识本质的剖析,是对知识的迁移,能够使学生在了解各题之间的联系与不同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变式教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学生的思维,克服和减少了学生思维的惰性,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

四、变式教学的反思

变式教学在于“变”.在变式教学中教师需要准确地把握教学课堂,分析研究数学教材,基于数学知识点选择更具有代表性的题融入数学实践,改变问题的形式、条件等,进而从多方面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学生能更灵活地掌握解题方法,认识数学问题的本质.教学中对概念和原理的“一题多变”,对练习的“一题多解”,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在互相讨论中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每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更加突出新的教学理念.变式教学突出了数学课堂教学的层次性,体现了阶梯式教学由易到难的特点,降低了学生的认知难度,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潜能.

变式教学要求题目本身创新,这就需要教师具备充足的教学经验及专业能力,只有知识储备丰富,阅读了大量的题目,才能够对多组题进行重组,所以教师的成长对于变式教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教师应多听、多记、多练、多学,在教学中成长,在成长中完善教学,精心准备每一堂课,认真备课,读教材、品教材,学会用教材,以教科书为主,展开一系列的教学活动.随着新的教学模式的推进,教师教学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时刻掌握教学的最新动态,了解近几年的教学趋势.变式教学中题目不能生搬硬套,要懂得取舍,以一种更新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题型.变式教学代表着新的教学方式,也体现了教学的发展.

变式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创新.数学课堂不应一直以传统课堂模式展开,而应多样化、多层次的以不同的模式展开.特别是数学的几何教学,教师可以设计数学实验课程,让学生学会做数学实验,学会合作解题,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变通性.

五、结束语

变式教学是基于当代新的教学理念提出的,可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数学变式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数学命题进行合理的转化.在“变”的训练中,教师可不断更换命题中的非本质因素,让学生寻找合适的解题方法,掌握数学对象的本质属性,进而在“不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悟数学知识的基本规律,深化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思维的灵活性,提高对学习的热情.综上所述,数学变式教学符合时代理念,可在初中教学中更为广泛地应用.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