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王玉瑛
【摘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和发展,现代化教育评价教学质量以及教学有效性的标准也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即从单一的评价标准逐步扩展为理论知识的掌握、知识实践和灵活应用以及数学学科综合素养的提升等多个层面的内容.本文主要针对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日常教学实践,对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引 言
五、六年级的学生自身已经具备了较高的自我意识,正处于提升数学素养和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的重要时期.为了能够进一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课程学习观念,我们有必要对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进行重点分析和探讨.
一、当前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新课程教育理念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带动着教师教学观念的变化,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就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情况而言,教学质量虽然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就学生实际学习现状分析,仍旧存在一些现实的問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实效性的进一步提升.现阶段,在高年级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局限性的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教学理念和方式有待进一步优化和提升.在日常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虽然也在与时俱进地学习新的课程教学理念,但是在实际课堂教学应用过程中并未得到有效的落实,教学理念滞后、教学方式单一的问题仍旧是影响课堂教学实效性的主要问题所在.受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仍旧以教师的讲授教学为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地接受着教师讲解的知识,忽略了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这样的教学方式往往会造成部分学生“吃不饱”或“吃不了”情况的出现.另外,教学方式的滞后性和单一性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缺乏师生互动的教学过程不仅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严重的还会限制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发展,对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观念产生消极的影响.二是教学目标不够清晰.明确的教学目标是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基础和前提.在当前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学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问题,教师只关注学生学习的最终结果,并未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情况缺乏有效的关注和关心.这样的教学活动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学生学力浪费的情况出现,课堂学习过程出现大量的“无用功”,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质量.
二、提高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究
(一)创设课堂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相较于其他文化课程的学习而言,数学课程知识具有明显的逻辑性思维特点,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加上长期以来单一讲授型的课堂教学方法的影响,使得数学课程的学习在学生心中留下了死板、严肃的印象.但是在新课程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小学数学阶段的课程学习主要是帮助学生建立起初步的数学思维意识,课本中的许多数学知识以及案例都与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旨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渗透数学思维,并帮助学生科学看待数学问题和生活之间的联系.尤其是在高年级数学课程的设计中,其中便包含了大量与生活相关的案例.造成数学学科负面印象的关键因素不在于课程资源本身,而是由于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对学生学习积极性产生了消极的作用.因此,在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首先就要打破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构建轻松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不仅可以为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奠定基础,同时可以为高年级学生有效汲取知识拓展渠道.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这部分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构建教学情境的方式引入分数的再认识.首先,在导学环节中通过“切蛋糕”话题的引入,引发学生与教师的对话,在交流过程中观察学生是否对分数有了基本的了解.其次,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的方式,为学生播放切蛋糕的动画演示,为学生真实地再现“几分之几”的意义,通过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建立起原本数量和改变后数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引入分数的概念.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原本抽象的分数知识在动态演示的呈现下,变得更加真实和具体,学生也能够主动地将数学知识和概念与生活实际情况相联系,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高年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已经具备了相对完善的生活经历,在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许多生活的案例都可以直接拿到课堂中使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之间的距离,加强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开展小组学习,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新课程教学改革实施以来,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这一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是希望通过教师的“放权”,为学生主动学习活动的开展创造更大的空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学生主动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将被动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地吸取知识.这样一来,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将会大大提升,同时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将讲授的教学过程逐步转化为基于师生之间良性互动而开展的主动探究学习过程.基于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围绕教师教学内容,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认识.这一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也是学生自身对数学知识的分析和理解过程.例如,在学习“长方体”相关的知识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并为每个学习小组配备不同尺寸外观的长方体模型,要求学生利用一把直尺和所学知识,围绕长方体的模型进行测量和计算,获取关于长方体模型的一切数据,并总结其中的计算方法.在小组竞争的学习氛围中,学生都会集思广益地参与合作学习活动,并尽可能多地获取模型的数据信息,如棱长、表面积、体积等.在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教师也要主动走到学生中去,观察学生互动学习的情况,并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方向引导,鼓励学生自主解决遇到的问题.为了有效确保每名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组长、记录员、测量员以及绘图员等不同的“岗位”,辅助学生明确自身职责,充分发挥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三)借助课堂教学游戏,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在现代化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是小学教育活动中非常流行的一种教学方式.即使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学习而言,在游戏化的学习情境中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数学知识.在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研究过程中,教师如果能够将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和小学生数学课程教学融入在一起,势必会改变原有课堂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对于数学课程的学习积极性,优化传统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游戏并不仅仅局限于角色扮演或者学习情景模拟等较为大型的课堂游戏,任何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提升的教学元素都能够被赋予教学游戏的属性而融入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例如,在讲解学习“确定位置”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随即在班级内请学生起来,构建一个真实的位置游戏场景,分析学生不同的位置关系,然后结合课本中的数学知识进行解读和表达.这种课堂小游戏的活动非常适合课堂教学过程,不仅不会占用较多的课堂时间,同时能够让数学课堂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和灵活,在学生的参与过程中加深对位置的理解.除此之外,小学高年级的课堂教学游戏也可以拓展到学生生活实践中.例如,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操场上以占位、划线等多种方式,细化课内位置游戏,并组织学生真实地呈现部分知识应用题中描述的情景,在实践中讲解,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这种形式的课堂游戏活动一般适用于教学总结环节,教师将章节知识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和汇总,以游戏活动的形式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初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弥补课内教学的死角和缺陷,进一步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四)强化教学过程与学习体验,发展学生学习情感态度
现代化素质教育在原本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的要求之上,增加了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关注和重视.学习体验主要是指學生在日常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感受数学知识,并在发现和应用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自身对数学学科的认识程度,树立正确的数学课程学习观念.在新课程教学标准的引导下,在日常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增加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就显得异常重要.例如,在探索学习“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指导学生准备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学具,要求小组每个学生剪的平行四边形都不一样.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问题的情境,才能够获得最真实的学习体验.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养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学科价值观念的形成,将数学知识的认知过程和学生情感进行有机融合,在提升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同时,发展学生学习的情感与态度,助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总结: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立足当前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传统教学经验的基础之上进行教学方式的创新和优化,并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教学经验,从而循序渐进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尚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策略探索[J].成才之路,2020(20):108-109.
[2]邓国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提高实效性[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13):179-180.
[3]刘娜.新形势下增强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20):99-100.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