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张吐辉
【摘要】数学教学是高中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对于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有着重要的影响.但是,数学知识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若只是单纯地针对数学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和分析,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对核心素养培养极为不利.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感悟数学知识,把知识内化成自己所用的东西.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理论知识;实践活动
【基金项目】本系为白银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的教学实践与反思重构研究》的部分研究成果.课题立项号:BY[2020]G294.
引 言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由数学建模、职位想象和数学抽象组成.而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核心素养主要是通过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而逐渐形成的,想要实现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培养,教师就需要将课堂教学作为基础和载体来实施.所以,高中数学教师必须要创新教学方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改变教学策略和手段,为高中学生营造更加具有活力的课堂氛围,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意义
当前,很多学生都对数学知识存在着一定的误解,认为在数学知识的学习中,只需要做到对理论知识的记忆就可以完成.但实际上,数学知识是众多知识的最终形态,其具有较强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同时,在数学核心素养培养过程当中,其主要是通过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学生逐渐形成基本的思想意识形态,从而具备相应的运算能力和创新意识等.当学生具备了以上的意识形态之后就可以有效提升学习数学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并运用、掌握所学过的知识,就算学生对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已经遗忘,也能够在这种形态的印象当中,做到对知识的思考和分析,从而形成自身的思考模式与体系.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在于让学生学会内化知识,充分、有效学习,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状态,更加注重对于学生情感与态度能力的培养和加强.
二、数学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教学实践的对策
(一)解读教学内容,明确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开展高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依据,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并对教学评价的开展和教学内容的设计有着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因此,在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要确立明确的课程目标,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体把握,明确数学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并且将此作为课程教学设计的依据,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
例如,在教授“指数函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性质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以此来进行教学方案和教学活动的设计.教学目标主要分为三点:第一点是知识與技能,让学生能够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培养学生实际应用指数的能力.第二点是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法,对图像进行细致的观察与分析,总结出指数函数的性质,并且有效采用数与图结合的思维思考方法,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第三点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指数函数学习中,学生需要充分感悟体验数学科学、应用价值,让学生学会思考与观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教学目标的设计,不仅能够让学生做到对函数性质及概念的有效把握,还能够让学生掌握数形结合与数学的科学价值和应用价值,突出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时,数学教师需要明确教学的内容,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有效分析和探究,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从而能够做到对教学目标的有效把握,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追根溯源,让学生参加知识生成的全过程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学生为课堂主体的基础上,进行相应问题的提出,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自主探究和实践的过程中,做到对知识的思考与分析.同时,要加强学生相互之间的合作,以小组的形式让学生进行相互的沟通和交流,做到对知识生成过程的有效总结和分析.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做到对数学知识本质的有效把握,明确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例如,在教授“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构建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能够对相应的概念和知识点有深入的了解.首先,学生按照书上给出的例子进行实际操作,把书本放在桌面,翻开书的封面,研究封面边缘在直线、桌面平面的位置关系是怎样的.其次,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若直线a与平面α中的直线b平行,那么a与α的关系如何?最后,教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针对问题进行探究和总结,学生借助身边的实物进行直线和平面关系的探究,并总结出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在亲自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做到对相关数学知识的探究和分析,并得出最后的结论,明确平面平行、直线的判定定理:平面外面的一条直线和此平面内一条直线平行,即可说明这一直线和该平面为平行关系.其次,让学生根据之前的实际操作来探究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对垂直平面平行的定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体会,了解其具体形成原因以及结论得出的具体过程.最后,通过小组相互讨论的方式,可以将得出的数学结论转变为通俗易懂的语言,从而让学生在相互讨论的过程中,做到对于数学结论的再一次证明和推理,使学生能够对结论形成的过程有更加明确的认识和了解,对数学的严谨性和科学性特征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三、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反思重构
(一)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发展学生的数学意识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下,高中数学教学的方式过于机械化,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没有足够的自主探究空间,从而使学生的数学意识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和提高.新课改中明确提出,高中数学教学要让学生能够将实际的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具备相应的数学意识.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数学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同时,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所以教师可以借用生活化的问题与数学知识进行相互的结合,从而实现对学生数学意识的有效培养.
例如,在教授“空间几何体的结构”一课时,教师通过实践操作法,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知识获取率,使学生充分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课前,教师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实践操作,尝试着制作一些立体模型,如圆柱、棱柱模型,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操作,同时认真观察、思考生活中所体现的空间几何体结构都有哪些,并对它们的特征进行分析和思考.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让学生对自己制作的空间物体进行思考与分析,总结其中的共同点和不同点,明确其结构特征.
學生通过小组的方式对模型进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可以充分地表达自身的想法和意见,在小组成员相互沟通和交流的过程中,总结出相应的结论,得出最后的答案.学生在相互探讨的过程中,能够对生活中的几何结构和几何物体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和体会,通过对生活中物体结构的观察,形成有效的意识,培养核心素养,让学生自主学习,爱上数学,充分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作用,科学有效地安排活动内容
在高中数学教材中,有很多的综合实践活动,所以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做到对教材内容的有效挖掘,充分思考实践活动与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现实生活的应用性,选择具有针对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同时,教师要注重对于学生积极性的有效调动,选择活动内容的时候要能够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几何体的模型,通过小组的形式来进行探讨,通过对模型的拆分、观察来探究计算面积和体积的方法,总结出最后的计算公式,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讲解分析过程和具体方案.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做到对长方形、圆柱等展开图形知识的有效巩固,以及对立体图形的展开、折叠和黏合等图形的组成部分有更加充分的了解.这样一来,学生就占据了课堂的主体地位,对于数学知识的形成经过以及总结有更加明确的了解.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引导学生通过正确的方法来探究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对数学的应用价值有更加客观的认识和了解.
(三)回归生活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做到对数学知识的有效运用,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理论知识来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价值,从而逐渐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数学实践活动作为数学理论知识应用的主要途径,能够在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对数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增强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也可以通过课后或者是课内外相互结合的方式来进行开展.在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身的角色定位,发挥好主导作用,做到对学生的有效指导.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在对数学知识进行设计、收集、交流、分析、整理和运用的过程中,会逐渐对数学知识产生兴趣,让学生真正体会数学本身就源自于活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有效增加他们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
四、总结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数学知识方面的学习要求也越来越高,较为机械化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和时代的需求.所以,高中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同时,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有效实现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数学知识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小奎,韩娟.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高中数学单元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20(03):137-138.
[2]刘雪莹.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实践[J].才智,2020(02):81.
[3]翟勇超.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J].教育现代化,2018,5(45):390-392.
[4]罗品.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的专题活动教学思考——对《间隔排列》教学的重构与反思[J].考试周刊,2017(19):45-46.
[5]丁媛媛,费岭峰.数学史教学须重构学生的体验[J].教学与管理,2020(32):67-69.
[6]丁益民.学材重构:促进学生学习的教材观[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0(12):56-59.
[7]李智通.践行“知行合一”,重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J].数学之友,2020(03):7-8.
[8]陈坤.多元智力理论视域下数学教学评价体系的重构[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1):70-75.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