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关于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探讨

时间:2024-05-08

方春华 田维 余德民

【摘要】大学数学课由于其自有的学科特点,有其抽象性,严谨性及系统性.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系统讲授知识为主,教师以教为主,填鸭式满堂灌,没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本文探讨大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内容组织,以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为大学一线数学教师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高等数学;教学;内容组织;数学核心素养

一、课堂教学内容组织的原则

好的课堂教学应是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使学生主动地被吸引,而不是被动地为了通过该课程而强迫自己去听课;教师在课堂上激情四射,旁征博引;师生互动率高,积极参与讨论;课后回味无穷,意犹未尽,既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了解来龙去脉,又开阔了视野,掌握了一些技能.

好的课堂教学关键是教学内容,它是吸引学生学习的主要引力,是提高学生兴趣的主要源泉,是激发学生思考的主要载体,是维持良好课堂秩序的主要原因.

要想达到这些,课堂教学内容组织的原则是:源于教材,高于教材[1].

二、课堂内容组织的目标

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体系”这个概念首度提出.所谓核心素养,指“人完成社会实践活动所具备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具有数学基本特征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的关键能力与重要的思维品质”,包括以下六个要素: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课堂内容组织的目标是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促进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适应个人与社会的发展.

三、课堂教学内容组织要与数学文化相结合

教师的任务是透过书本挖掘隐藏在知识背后的思想并展现给学生,这才是真正的教育.数学课堂主要涉及概念、定理、例题,大学数学教师不能简单地讲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那是教师的最低目标,教书匠.能否引起学生的数学思考才是关键.要讲透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概念,就需要教师有一定的数学史的知识,要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文化,促进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M·克萊因的《古今数学思想》是值得推荐的文献,了解了数学发展史,在课程的讲解时才不会太突兀.

四、课堂教学内容组织要与科研相结合

课堂教学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科学研究经验.众所周知,教材受篇幅与严谨性及逻辑体系的局限,不能将知识的来龙去脉交代得非常清楚,通常是先给出概念,再得到定理,给出证明,例题检验.至于定理是如何得到的?有什么样的实际背景?其目的与意义何在?如果教师没有一定的研究经验,要讲清楚是很难的,极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照本宣科,当学生问到有什么用时,只能心虚地说非常有用,只是现在还没用到或是没意识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非常多的,如有一定的做横向项目与数学建模的经验,在教学中就能做到有的放矢,游刃有余.例如,在讲定积分与微分时可提及人口增长率,卫星轨道长度,讲常微分方程时可提及海上缉私和弱肉强食,讲线性方程组时涉及投入产出和植物繁殖等等,这样既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又提升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数学建模的能力,达到学生核心数学素养的提高.

教研相长[3],这是个互相促进的过程,作为一名高校的教师,如没有一定的科研沉淀,要出色地讲好一门课程是很难的.

五、课堂教学内容组织要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目前,现代教育技术高速发展,网络课堂、微课堂、翻转课堂、Mooc、混合式教学层出不穷,线上线下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常用于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有的学者提出,这样的新型的教学方式,课堂是热闹了,可是数学味下降了,给予学生的数学思考却减少了,所以在课堂教学内容的组织时,要与时俱进,适当采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安排内容与时间,但不能完全充斥课堂.

六、课堂教学内容组织的表现形式

一份包括所有学时的详细的教学设计方案,一份完整的PPT.教学设计方案包括:教师、课程的基本信息,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教学重点与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学内容、估计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板书设计、作业与考核及其他说明.

课堂PPT一定要设计好,内容要简明扼要,贵精不贵多,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来设计,布局、组织要合理,要达到重点突破、难点分解的目的.忌板书内容繁杂、没有重点、只是书上内容的搬运.大学数学课有个特点是公式的推导比较多,这部分内容最好配合黑板,利用粉笔一步一步去推,这就避免看电影似的一带而过的感觉.

有了好的教学内容,加上好的教学艺术,这样的课堂就会充满魅力.

【参考文献】

[1]陆国栋,张力跃,孙健.终结一本教科书统治下的教学[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17-24.

[2]赖绍聪.如何做好课程教学设计[J].中国大学教学,2016(10):14-18.

[3]陆国栋,谭建荣,张树有,等.基础课教学科研相互促进机制的探索与实践[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0(S1):9-13.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