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微课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

时间:2024-05-08

包欣欣

【摘要】微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对某一知识点的教学过程的全记录,是一个时间虽短但相对完整的教学活动.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引入微课,可以把课堂教学直观化,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增强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从微课特点、微课在师生中的认识与应用、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微课;小學数学;实践研究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需求,运用教育技术学方法在十分钟左右对某个重要知识点或某个教学环节的师生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记录.微课是经过精心设计微型教学媒体资源,通常以教学微视频为主要载体.

一、微课特点

现今,短视频是一种传播速度快且十分高效的传播方式.微课就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借鉴了视频传递信息的特点,再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需求相结合,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学生学习之中.微课应用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展现出自身特有的优势,可以概括为:短、小、精、便.

“短”指教学时间短.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是很短的,从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所以微课的时长一般在十分钟左右.与传统课堂的40分钟相比,时间大大缩短.传统一节40分钟的课堂,最精华的部分往往是在课堂开始的那十几分钟左右,而微课就是把一堂课中最精华的知识点集中起来,然后对其进行一个教学环节相对完整且主题明确的教学活动设计.

“小”指视频容量小.微课把它的所有教学设计、教学环节都浓缩在十分钟左右的视频里,视频及其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都在几十兆左右,内容虽小,但相对完整.一个微课,就是一个主题.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在线学习微课,观摩讲课实例、查看教学课件或教案等辅助资源,也可以对其进行下载保存,以便随时应用.而且有多种设备支持微课,如电脑、ipad,还可以下载在手机上进行观看,还不占用太多内存,又可以随时随地学习.

“精”指制作精致.微课虽然时间短,容量小,但不代表微课制作粗糙简陋.越是短小的微课,制作的就越精致,越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一节优秀的微课要做到吸引学生注意力并能够有条不紊地突破教学重难点,切忌随意设计微课,而且在微课里一定要将知识点有效地展现出来,对该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深入彻底的讲解.

“便”指使用方便.随着网络的发展与普及,微课能够搭建在云端,学生在家就可以学习,并进行在线交流,与同学们一起讨论.还可以在线向老师询问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老师进行解答,突破了课后辅导在学校的局限.还可以将微课下载保存,使学习能够随时随地发生.

二、微课在师生中的认识与应用

(一)教师对微课的认识与应用

微课强调的是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的结合.微课这一教学方法,多数教师对其认识存在一些偏差.部分教师认为通过微课教学不如实际课堂教学效果好,而且不会设计制作微课进行教学,从而否定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或是认为微课里面讲的知识点很清晰,教学环节也很完整,于是在课堂上直接播放微课进行教学,这样做忽视了教师主导性的地位.基于上述情况,教师一定要对微课有清晰的认识,微课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它是辅助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意义的课堂教学,而且这一教学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教学内容.比如观察物体的内容教学,采用传统课堂教学,每名同学拿出准备好的五个小正方体进行摆放,用立体图形进行演示,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图形的左、前、上三面,比学生观看微课学习的效果要好得多.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和使用微课,选定合适的内容,适当的应用微课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二)学生对微课的认识与应用

网络世界是很丰富多彩的,也是很危险的.小学生现在自控力不强,除了年龄因素外,还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成就感等因素有关.因此学生利用手机、电脑进行微课学习时,在没有人监督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干扰,不能专心学习.这样不仅没有达成微课学习的目的,还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长与教师密切配合,共同监督.学生在校利用微课学习时,教师会进行监督和引导;学生在家利用微课学习时,家长要起到监督作用.家长和教师共同合作,对自控力不强的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帮助学生逐步增强自控能力,使学生通过微课的学习取得进步.但是目前还是有很多学生对于微课的认识不足,仅在课后复习阶段使用微课,其实不然,微课不仅仅能在课后使用,对教学重难点进行复习,还可以在课前、课上使用.

在课前预习阶段,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会有很多疑惑,此时微课主要是帮助学生解决在预习中出现的问题,并且还能引发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究.例如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从结绳计数说起”一课中,古人是怎么计数的,计数符号是怎么书写的?通过微课的学习,追根溯源.进而能够更深层次的思考,计数符号为什么这么书写?

课上学习阶段,学生可以把在课前预习时遇到的问题,在课上学习时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既节约时间,又能促使所有学生参与讨论.利用微课还可以更好地将学生代入到问题情境中去,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延长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提高课堂实效.例如,在角的度量一课中,怎样量角、画角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在量角时,学生如何规范使用量角器,怎样正确找出角的度数;在画角时,如何去画?这些问题,先让学生进行思考尝试,之后通过一个微课视频来印证大家的想法,最后教师总结示范.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提出问题——思考假设——探究交流——验证假设”的过程,将微课视频和实际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课后复习阶段,学生的学习状态容易受到社会、家庭、学校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这种影响在小学一、二年级的时候还不容易显现出来,但是到了三年级,随着数学知识逐渐抽象化,部分学生会对抽象化的学习内容表示难理解,从而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班级会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如不有效处理就会使这种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学生在课上没有理解学习内容,可以回家利用微课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点梳理一遍,加深印象,避免对所学的知识点发生遗漏、遗忘.

三、微课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激发学习兴趣,促进知识生成

数学知识的学习,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学生很难长时间的集中注意力去学习.而微课可以创设探究情境,吸引学生的兴趣,使其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内容上,引发学生积极思考.并且微课能将课本中的抽象知识变得简单形象,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去探究.

如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一课中,从整数、小数扩展到分数,在学生的认知上是一个大的跨越.学生还处在形象思维比较发达的阶段,如果只依靠教师的讲解,学生很难完成这一大跨越.这时就可以利用微课,小学生很喜爱看动画片,如果微课里用动画场景进行数学讲解,往往会起到更好的效果.比如,利用微课向学生展示妈妈分苹果的动画情境,会比学生看微课里教师讲解的学习效果更好,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分数的概念.妈妈把两个苹果平均分給2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到1个苹果;如果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孩子,每个孩子分到几个苹果呢?这时就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每个孩子分到这个苹果的一半.用什么方式表示一半呢?一半可以用12表示,读作二分之一,12是分数.然后结合分数的意义,让学生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怎么读分数,明确分数中分子、分母、分数线的含义.最后,微课展示三个形状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每个图形的二分之一.让学生了解把整体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1份就是整体的二分之一.

(二)增强互动频率,促进合作学习

因为小学生的思维还处在形象思维阶段,对于一些稍微复杂抽象的问题往往感到比较棘手,会对问题产生畏难情绪.将微课引入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中,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他们主动思考,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而且可以增强师生、生生互动频率,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课堂中观看微课后进行小组讨论,各组学生在经过微课营造的生动且具有表现性的情境下讨论问题,思维发散,能够创新.组内的各个成员发表不同的观点,相互取长补短,自我完善.教师观察每个小组讨论的情况,在关键时刻进入到情境中引导学生思考,并与每名学生进行交流,聆听其观点,给出不同的建议,与学生一起协作解决问题.

如一道有趣的数学题,某班同学上间操,小明从前面数是第五个,从后面数是第四个,从左面数是第六个,从右面数是第三个.问这个班级有多少人上间操?小学生刚接触这样的问题,往往会觉得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知道该怎么求出答案,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一部分学生得出结果,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解决.教师先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小组成员之间合作交流,共同求出结果.对思路遇到困难的小组,教师要参与到小组讨论中进行引导,也可以让小组各自想出一个跟问题类似的但相对更简单的问题先进行求解.最后,教师利用微课把学生做间操的场面进行直观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引导学生列出算式8×8,最后学生很容易就可以计算出操场上有64名学生在做间操.

四、结语

微课的产生,为师生的教学活动创造了便捷条件,大大地丰富了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形式,为课堂增添了新的活力.更是在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微课作为学生在家学习的重要载体,凸显其重要作用.因此,希望教师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习而学习,为了学生更好地进步而进步.在这教育不断革新的新时代,教师也要不断革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学习现代化的教学方式,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制作微课,利用微课这一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充分理解并掌握更多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 刘素.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知识教学中的应用 [J].教育信息技术,2015(12): 62 - 65.

[3] 胡铁生.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 [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