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以“众创”之名

时间:2024-04-24

◇ 文/本刊记者 李仕羽 ◇ 图/ 实习生 霍智伟

多年前,欧美“创客”们用不到波音公司1%的成本研制了无人机,人们由此看到了“创新驱动”的力量,为“创客”们提供创新条件的“众创空间”也随之诞生。

今年一月,“众创空间”出现在国务院常务会议文件上。随即,一系列支持“众创空间”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

6月3日,重庆江北区。“华新智慧经济产业园”正式开园,华新街街道与煌华国际集团正式签署协议,就共同打造“重庆江北华新智慧经济产业园·互联网+”达成战略合作意向。

这也标志着重庆首个“众创空间”正式落户江北,五大组团6万平方米的“创业航母”正扬帆起航。

与普通科技产业园不同,华新智慧经济产业园已实现从孵化到培育,从研发到优化的全创业产业链打造。

园区按照“一体两翼”的空间布局进行规划。“一体”即以煌华·晶萃城新建楼宇为载体,打造“互联网+”关联产业,并利用其口岸优势作为企业和产品的展示平台。两大组团为一翼,实现创业前期的雏形孵化打造,另一翼则是“创意设计”和“创意文化”,力促创业者的细节推敲和创业产品打磨与优化。

在“起点咖啡”,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谈天说地,而是给创业者的一个放松自由的创业环境,创新的思维在这里激烈碰撞,延展无尽可能。

在“E康社”,用以打造微健康管理、医疗卫生服务云平台,形成“企业购买专家服务,专家服务辖区百姓”的发展格局。

还有观音桥“COSMO”。这里距离华新智慧经济产业园直线距离不到500米。

胡志超是重庆钧禧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创业两个月,公司产值已达100万元。在胡志超看来,“‘COSMO’是一条投入少、见效快,产出高、效益好的创业园发展之路。”

胡志超口中的“COSMO”成长工场模式,即按“市场运作、政企共赢”原则,融入定制服务、适当贴租贴息、产业扶持政策和资源整合等元素,精准化引导的创业孵化模式。

“COSMO”成长工场总面积52000平方米,业态定位以移动互联网、软件开发运用、消费互联网、电子信息、云计算等为主,同时接纳文化创意、环保科技等现代服务业。

其中,微企孵化培育平台面积约4000平方米,用于微型企业孵化培育;成长型企业平台面积约27000平方米,主要承接全区、嘉陵三村·微企创业园内已发展壮大需要更大场地的微企和海归创业企业;公共服务平台,面积约21000平方米,为所有入驻企业提供商务会务室、员工便携餐厅等配套服务。

截至今年6月,“COSMO”成长工场已累计孵化微企80家,服务成长型企业180家,吸纳就业3000人以上。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