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浅谈数感的培养

时间:2024-05-08

郑显凤

【摘要】在义务教育阶段,数感是指:了解数字的意义;可以用各种方法来表示数字;相对大小的数量掌握的具体情况;为了表达和交换信息、解决问题,选择合适的算法,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选择.也可以理解为“数学思维”.我们没有必要让每个人成为一个数学家,但它应该是每一个公民的思想的一部分.

【关键词】数感;具体情境;动手操作;猜测;自主发展;解决问题

数感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一个概念,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要经常与各种各样的数打交道.如,我们去超市购物,选好东西后,就马上会想到,我买的东西要付多少钱,我身上有多少钱,人们很自然就会把这两样东西进行比较,不用计算就很快知道钱够不够,其实这就是数感在起作用.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在生活情境中感受数感

例如,在一年级的“生活”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创造一个有趣的情境:“同学们,你今天告别了幼儿园,已经是一年级的小朋友了.我们的校园可爱吗?(可爱).不但你们上一年级了,还有许多小动物它们也上一年级了,想去看看吗?(想去).”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时候,学生们有了浓厚的计算兴趣:1头大象,2只小兔子,3个教室,4只松鼠.学生经历了一个从日常生活中抽象数的过程,理解数的意思.然后,再让学生在教室里、在生活中找数,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们教室里有1块黑板,有4台风扇,我有1个书包,3支铅笔,我家有5口人等等.

二、在动手操作中建立数感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学生可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注重动手课堂将成为公园里的探索、创新的摇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组织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数量的建立与培养感觉,离不开学生动手操作.

例如,在教学“分苹果”(10的加减法)时,我让学生从学具盒里拿10个苹果图片,让学生4人小组合作探究,动手操作,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每堆有几个?有几种分法?这时,学生都很积极地分,并且把分的过程进行记录.分好后,再让学生汇报结果,学生们就兴致勃勃地说:“我们小组把10个苹果分成两堆,9个一堆,1个一堆;8个一堆,2个一堆;7个一堆,3个一堆……”教师演示学生的分法,学生根据分法,很快就掌握了10的加减法.为了进一步巩固学生对10的加减法的理解,我与学生又玩了一个数学游戏:教师与学生都拿出双手,教师出示手指,学生根据教师出的手指数再出示手指,两者要凑成10,边说,边动手做.师:“我出3,”生:“我出7,”师生共同说:“我们一起凑成10.”按这样的游戏规则循环多玩几次,学生对凑十法就能熟练掌握了,为以后的教学打下基础.

三、在估计猜测中提升数感

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无法做出伟大的发现.”在小学数学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猜测,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数量感,使他们的意识进一步发展.

如,在教学“小小养殖场”(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这一课时,上课开始,教师就让学生根据所给的条件进行猜测估计.师:你们知道小小养殖场养了什么家禽吗?想不想去看一看?生:想!这时,教师出示鸡、鸭、鹅的图片.师:那你们不想知道它们分别有多少只吗?答案就藏在老师的纸板里.你们有信心找出正确答案吗?教师出示纸板:鸡有8个十和5个一.鸭的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4.鹅在33和35的中间.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高,争先恐后地说出自己的猜测结果.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鸡85只,鸭42只,鹅34只.教师圈出“鸡85只”和“鸭42只”问:谁能把“85”和“42”这两个数字,用数学语言说一句话?生1:85比42大.生2:42比85小.师:你们说得太棒了,能不能把“鸡”和“鸭”放进去,用数学语言说一句话.生1:鸡比鸭多得多.生2:鸭比鸡少得多.生说完后,师娓娓道来:看你们学得这么开心,一群小青蛙也来到了养殖场,你们能猜出来了多少只小青蛙吗?学生们兴致勃勃地说:25只,38只,72只……这时,师提示:小青蛙比鸡少得多.给你们3个答案:85只,36只,21只.请问来了多少只小青蛙?学生都喊出:36只,清楚地猜出了小青蛙的数量.通过這样的猜测估计活动,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使学生解决各种问题,能有意识地将数和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从而提升了数感.

四、在解决问题中强化数感

解决问题是数学的根本,学以致用,学习就是为了应用.对此,我们必须让学生学习与生活经验相关的知识,以便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因此,要使学生数感的培养通过更多的了解和接触问题来实现,让学生提出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解决问题.这些问题都需要有一定的数字意义,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数量的加强和发展.

如,在学习了人民币之后,我设计了“小小商店”,在黑板上贴出商品及各自的价钱,教师当售货员,学生拿着学具币来购物.让学生学会付钱,如果付多了,应找回多少钱.如果钱不够,那还差多少钱.如一个布娃娃需要16元,应怎样付钱?小明付了20元,应找回多少钱?小丽只有5元钱,想买一个布娃娃,还差多少钱?然后,让学生4人小组一起玩这一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可以巩固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总之,数感的建立和形成不是一个短时间的问题,学生在学习中的经验需逐渐积累.在我们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加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教学过程意识,让每一名学生都会数学地思考,有自觉地理解和使用的主动性、态度和意识.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