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4-24
□文/本刊记者 韩西芹
甘宁鼓乐激越千年
□文/本刊记者 韩西芹
Inspiring Drumbeats of Ancient General Gan Lin
甘宁鼓乐这一民间器乐演奏形式,起源于东汉年间的蜀国水田坝,因三国名将甘宁而得名。据当地老艺人回忆,甘宁鼓乐发明始祖名叫罗娃子,当年发明鼓乐是用来惊吓、驱赶狼群,俗称“赶山锣鼓”。三国时期,夷陵之战,甘宁中箭,退至故里去世,葬于水田坝溪光寺旁,当地人为了纪念他,将水田坝更名为“甘宁坝”(现为甘宁镇)。甘宁安葬时,水田坝曾聚集了59支鼓乐队为其超度。由于鼓乐队数量与甘宁的阳命(59 岁)巧合,后人就将这种鼓乐更名为“甘宁鼓乐”。
甘宁鼓乐诞生至今已有1800年历史,一直活跃在乡土民间,主要用于婚礼、丧葬、寿宴等礼仪以及田间地头的表演。清乾隆廿四年春,四川才子李调元到甘宁拜访诗友,与人在甘宁河边漫步,见景色迷人,即兴作四言诗:“一蓑一笠一叶舟,一支竹杆一条钩,一山一水一轮月,一人独钓一江秋。”意境之妙,让诗友佩服极了,遂将该诗用在“甘宁鼓乐”的唱词中,尤其是薅秧锣鼓常用。乾隆廿八年,李调元高中进士第一名,成了翰林院编修,他特意将四言诗写入《甘宁小唱》,成全了一段佳话。
中国著名诗人、文学家何其芳的故里也在甘宁。据当地人讲,少年何其芳非常喜欢鼓乐,常随鼓乐队玩耍,缺人手时,何其芳还被替补上阵,打过很多次“马锣”。
千百年来,甘宁鼓乐一直广受三峡地区老百姓的喜爱。这种古老的民间器乐艺术,一枝独秀,深深根植在当地人的记忆,影响着他们的生活。
▲ 甘宁鼓乐主要乐器
▲ 老艺人教授甘宁鼓乐
▲ 婚礼上的甘宁鼓乐喜气洋洋
2007年5月,甘宁鼓乐被列入重庆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申报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
据万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吴春帆介绍:甘宁鼓乐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包括鼓吹乐、吹打乐、锣鼓乐三个主要乐种。鼓吹乐是以唢呐主奏,配合锣鼓套打,代表性的乐曲有《公母引》、《钻山引》、《四句引》等;吹打乐是以唢呐演奏与锣鼓演奏并重,代表性的曲牌有《老聊子》、《新聊子》、《点将》等;锣鼓乐全部用打击乐器演奏,俗称“耍锣鼓”,代表性的乐曲有《双凤头》、《剪刀架》、《山花艳》等。
传统的甘宁鼓乐乐队编制还有“大套戏”和“小套戏”之分。大套戏是四支唢呐和锣鼓的合奏,场面宏大,壮丽辉煌,现在已不多见。小套戏是两支唢呐和锣鼓的合奏,自由多变,十分灵活。现在流行的甘宁鼓乐乐队编制较小,一般由两支唢呐和鼓,当锣、小锣、马锣,钹或铰子等“四件头”组成。
甘宁鼓乐的表演形式多样,主要分为“坐吹”、“走吹”两大类型。坐吹俗称悲调或慢吹,一般在室内或院坝进行,乐队编制较大,演奏的乐曲多为慢速的一板三眼,以表现抒怀、优美、悲切之情见长;走吹,即在行进中演奏,俗称喜调或快吹。乐队编制较小,演奏的乐曲为中速的一板一眼,与步伐合拍,常表现喜庆欢跃、热烈的情绪。
虽然甘宁鼓乐在万州乃至渝东地区流传已久,但随着岁月的流逝,造诣较深的演奏者均已年迈或相继谢世。如今的年轻人,又大多不愿学,致使很多技法难以得到传承,不可避免面临被冷落的趋势。
▲ 万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建立了甘宁鼓乐表演基地和传承基地
值得欣慰的是,为挽救这一处于濒危的民间艺术,当地文化部门做了很多发掘、抢救、继承、弘扬的工作,除了收集、整理遗留在民间的优秀曲牌、唱段、打击乐谱等,进一步开展理论研究工作,力争在获得观众(听众)喜爱的基础上,在老调、老技法上传承创新。还建立“甘宁鼓乐”表演基地和传承基地,常年开展鼓乐表演大赛,促进使民间演奏者相互交流,让更多的群众了解甘宁鼓乐。
如今,甘宁鼓乐成为甘宁镇的一张名片。每当鼓乐奏响,就意味着某个礼俗活动正在进行,人们用它传达情感,传承文化,甘宁鼓乐走出田间地头,走向更加广阔的天地,并有望成为一门可以让大众欣赏的民间艺术。
万州区甘宁镇位于长江北岸,距万州主城25 公里,拥有“亚洲第一瀑布”青龙瀑布,也拥有千年传响的甘宁鼓乐。2011 年7月,甘宁镇因“甘宁鼓乐”入选首批68 个“重庆市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录。
▲ 甘宁鼓乐小套戏表演
(图片由万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提供)
▲ 甘宁鼓乐薅秧锣鼓田间鼓劲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