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高中生学习数学思维障碍分析及应对策略

时间:2024-05-08

陈志强

【摘要】本文依据数学教学心理学及数学教学论,探索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从帮助学生突破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思维障碍入手,改进教学设计,突出过程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思维是数学学习过程中最主要的心理活动,也是存在障碍最多的心理活动.思维障碍干扰数学思维活动的正常进行,影响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正确理解.数学教师应当研究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的特点,发现和分析学生学习中的思维偏差或错误,及早发现学生会在哪个环节产生思维障碍,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及方式帮助学生突破学习数学的思维障碍,同时对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方法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数学产生思维障碍的原因

1.注重数学知识的结论,轻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2.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学生学习心理和认知结构研究不够深入、细致.

3.教师没能有效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性总结,使得学生不能综观全局,融会贯通,造成学习和解题上的思维障碍.

4.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普遍存在由非认知因素引起的思维障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由早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迁移来的,是一种心理定式,特别是对于高一新生,这类问题尤其突出,如死记硬背等刻板的学习方法;二是个人的一些不利于数学学习的心理特点,如短暂兴趣、不爱动手、不爱动脑等,造成学习活动中表现不积极主动,没有耐心,稍有难度就会放弃.

三、应对学生思维障碍的主要策略

1.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激发学习动机的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数学学习目标,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控制作业难度、注重反馈评价、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归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2)激发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太熟悉的东西因为司空见惯,不为人注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增强数学学习材料的趣味性、教学方法多样性、加强教师的语言修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培养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教学策略:在数学教学中,通过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榜样示范、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加强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进行积极的归因训练,并逐步使学生学会对学习和行为进行自我监控,掌握自我调节的有关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2.有针对性地克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旧知识的干扰,形成正确全面的思维

在学习活动中,由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与新知识衔接出现问题,或者由于受思维定式的影响使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出现困惑.

3.淡化数学概念的形式化,注重数学概念的实质化教学

(1)重视抽象概念的直观图像的展示,体现实质化的优势.

(2)重视学生自给概念定义,体现概念的实质化教学的必要性.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从数学学习的自身特点出发,在使用抽象的数学语言和符号表述新概念之前,应通过可观察的、描述性的、可亲自体验的形式来为传播新概念做准备,从而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己去试验、构造,用他们自己的语言去阐述和解释,以达到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4.在解题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建立解题模块和构建命题联想系统,帮助学生突破学习思维障碍

数学概念、规律的高度概括性,以及客观数学世界的复杂性,决定了从掌握概念、规律到灵活运用、解决具体问题之间存在一个跨度较大的台阶.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时,往往不能形成清晰的思路,不能顺利提取相关的知识加以解决.所以在解题教学中,一方面要把握习题设置分层递进原则,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设置习题,让学生能“跳一跳够得着”,能有自己的思路,进而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总结可操作的规律和模块,形成解题模块;另一方面重视解决数学问题的思维程序训练和数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将隐性的经验显性化——构建命题联想系统.

如果说,解题模块的思维模式主要是收敛思维的话,那么命题联想系统的思维方式主要就是发散思维.这两种思维方式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一个命题的命题联想系统,在产生阶段是发散的,但是以后就是归纳,一旦形成,就要把这个认知结构加以记忆,形成可操作的规律,以便在某种情况下可以搜寻检索,从而快速突破思维障碍,确定解题思路.

总之,教师应要求学生自我反思和总结,教师也要把学生的思维障碍记录下来,形成资料,在以后的教学当中不断改进和创新教学设计,采取有效办法消除学生存在的各种障碍,使数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增强,既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又可以优化学生的学习效果.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