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程斌斌
【摘要】数学的美无处不在,诗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它与数学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数字入诗,别具韵味;数学问题入诗,寓意深刻;优美的宝塔诗象征着人们勇攀数学之巅的信念;诗入教材,学生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美丽的诗汇入浩瀚的数学海洋之中,更让人们在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人文气氛中享受数学之美.
【关键词】数学;诗;美
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有一句名言:“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把作为文学语言的诗引入数学,更能让人在一种令人心旷神怡的人文气氛中享受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同样,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尽可能地用富有趣味、喜闻乐见的语言与学生交流、沟通,譬如数学诗就是一样很好的工具.
一、数字与诗
著名作家秦牧在名著《艺海拾贝》中辟有“诗与数字”一节,认为数字入诗显得“情趣横溢,诗意盎然.”数字入诗,别具韵味,闪烁着迷人的光茫,给人以美的享受和隽永的印象.
1.“一”字入诗
最单纯,最平凡的“一”,就能创造出诗歌无限丰富的艺术效果.晚唐诗坛曾留传着一则佳话,据说诗僧齐已写了一首《早梅》,其中有两句“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开”.郑谷将其中的“数”改为“一”,齐已佩服不已,尊称郑谷为“一字师”.清代诗人王士祯还有一首更绝的数字诗《题秋江独钓图》:“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九个“一”,把渔人一边歌唱、一边喝酒、一边钓鱼的潇洒之态刻画得活灵活现,如在眼前.
2.“千”、“万”字入诗
最丰富最宏大的数“万”也能创造诗美.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一个“万”字,给人无限的想象:崇山峻岭,迤逦绵延;猿在哀鸣之际,行舟已穿过了重重山水……,在这里,诗人借助数字达到了高度的艺术扩张.
3.用一至十这10个数词的诗
宋代理学家邵雍有一首《七绝》:“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全诗运用十个数字,勾画了一幅朴实自然、恬静淡雅的乡村风俗画,古往今来,曾勾起多少游子无尽的乡思和神往之情.
4.有趣的数字回文诗
广为传颂的《秀才进京赶考》,把数字用活,体现了数字别具一格的神韵美.《秀才进京赶考》是说,明朝时有一位穷书生,历尽千辛万苦赶往京城应试,由于交通不便,赶到京城时,试期已过.经他苦苦哀求,主考官让他先从一到十,再从十到一作一对联.穷书生想起自己的身世,当即一气呵成:
一叶孤舟,坐着二三个骚客,启用四桨五帆,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十年寒窗,进了八九家书院,抛却七情六欲,苦读四书五经,考了三番二次,今天一定要中.
几十载的人生之路,通过十个数字形象深刻地表现出来.主考官一看,拍案叫绝,并把他排在榜首.
二、数学问题与诗
数字入诗,使人情趣盎然.而将数学问题融入诗歌之中,由于其寓意较为隐晦,让人深思、遐想,更具迷人光彩.
明代画家唐伯虎,也是一位诗人.他曾写过一首别有风味的《七十词》:“人生七十古稀,我年七十为奇.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衰老;中间只有五十年,一半又在夜里过了.算来止有二十五年在世,受尽多少奔波烦恼.”作者通过数学运算,给人的一生算了一笔明细帐:一个人即使能活到古稀年龄,减头去尾,除去夜里睡眠时间,剩下只有25个年头.这期间还有数不清的奔波劳累、病痛烦恼等等.此诗通过数学运算,让人深悟出人生有限、时间宝贵的真谛.
在印度学者婆什迦罗的著作中,有这样一首数学诗:“素馨花开香扑鼻,诱得蜜蜂来采蜜.熙熙攘攘不知数,一群飞入花丛里.试问此群数有几?且把条件来分析:全体之半平方根,另有两只在一起;总数的九分之一,徘徊在外做游戏.”列出方程式运算后,则可得此群蜜蜂为72只.
三、对称形与宝塔诗
要说数学的奇妙,恐怕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数学中的很多规律可以映射到其他学科领域中,甚至于文学领域中.看似相隔千里的两种学科,却都有某种令人啧啧赞叹的对称奥妙,文学领域中的宝塔诗与数学中的很多对称形态有着某种相同的结构.
例如大诗人白居易在《诗》中写到:
诗
绮美,瑰奇
明月夜,落花时
能助欢笑,亦傷别离
调清金石怨,吟苦鬼神离
天下只应我爱,世间唯有君知
自从都尉别苏句,便道司空送白辞
句首一字,以下逐句递增字数,二二、三三、四四,直至七七.这首诗几乎不用什么典故,通俗易懂.这是白话诗的特点,所谓“老妪能解也”.
【参考文献】
[1]易南轩.数学美拾趣[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李尚志.从数学中享受快乐.数学通报[J].2004(12).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