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李孟钐
【摘要】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数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阵地,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氛围,培养良好的心理环境;同时诱发以需要为核心,以兴趣、情感为基本内容的心理动因,为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
【关键词】 民主氛围 ;兴趣;放飞想象;质疑;发散思维;创新能力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学教学中显得非常重要. 让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创新,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而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贯穿于课堂中. 以下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建立师生民主关系和谐,會使学生形成积极、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感情体验,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学习过程中的平等、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等. 所谓“乐其师,听其言,效其行”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而人的创新能力,不仅以其知识和智慧作基础,而且要与积极情绪,特别是创新欲望密切相关. 心理学研究表明,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重要的一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维,给他们提供自由开放的空间,创设愉悦宽松的学习氛围. 学生就能主动参与,敢于质疑,敢于坚持自己的见解,敢于与老师、同学讨论,从而建立起自主学习的激励氛围. 因此,在组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以“诚于嘉许,宽于称道”的态度,想方设法把自己融入到学生中间,充当智多星、向导、顾问和伙伴的角色,把爱心、微笑、激励成功和信任带入课堂,在足够的宽松的教学环境中,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得到充分发挥.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打下创新基础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内容和学生的生活背景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 因此,教学中应遵循学生的就近发展区,创设适度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是人对事物的一种向往、迷恋、积极探索追求的心理倾向.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来灵活运用,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设置悬念就是很好的一个做法. 可以造成学生渴望追求的心理状态,激发学习欲望,使教学紧紧扣住学生的心弦,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不等式”一节时,提出一个问题:学校准备组织七年级学生包车去春游,如果每个车坐45名学生,还有15名学生没座位;如果每个车坐50名学生,最后一辆车还剩若干个座位空着,你知道七年级有多少名学生,包多少辆车吗?学生大脑中产生了悬念,他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起来,兴趣油然而生,思维就活跃起来了.
三、引导学生放飞想象,拓展创新思维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社会的进步,成为知识进化的源泉.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学生的想象力丰富,只要老师创造条件,正确引导,学生就会边学课文边在头脑里浮现画面. 在教学中适时地利用多媒体设备,以多维的、多角度的展示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习欲望.如在教学《图形的平移》、《图形的旋转》等内容时,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增强直观性,激发学生推理想象,启发引导学生,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兴趣盎然,思维也就活跃了,学生想象被激活,进入个体丰富的想象空间,新知不断形成,思维异常活跃.
四、引导学生大胆质疑,是创新的重要手段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一切发现创新的基础. 有疑问才能促进学生去探索,去创新. 学生的疑问往往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他们活泼好动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遇到问题喜欢“打破砂锅问到底”. 数学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热情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引导大胆提出疑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一个重要手段. 因此,教师放开让学生各抒己见,使学生置身于思考探索的气氛中.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顺其童心,投其所好”,积极鼓励学生敢想、敢疑、敢问,从而发现事物的奥妙.
五、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是创新的关键
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能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自己的独立见解. 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 启发学生提出多种不带结论性的设想,尽可能将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途径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变通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让我们时刻铭记江总书记的话:“坚持创新、勇于创新”,使教育成为一片培植孩子创造性思维的沃土. 这虽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只要我们大胆尝试,勇于探索,用自己的智慧,定能让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广阔天地. 学生创新能力之花,才能在数学课堂教学这块沃土上结出丰硕之果.
【参考文献】
[1]陈佃芬,陈秀兰. 教育因思考而精彩[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3.
[2]郭东岐.新课程标准教师读本[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
[3]郭长椹.心理学专题 [M].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93,80-83.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