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张老洪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本要素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语文课程的价值,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开启阅读之旅的通行证,阅读方法不正确,收效是不理想的。当前,造成学生不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的因素很多,如:学生不会使用课堂中教师教授的阅读方法;有的学生没有精读习惯,只会泛泛而读,不能在品词析句中习得写作技巧;有的学生不懂速读,对信息的筛选能力不强,不能在有效的时间内获取尽量多的信息;有的学生不会写读书笔记,不注重语言积累;部分语文教师的“大语文教学观”意识不强,不重视阅读教学研究,不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正是这些因素影响着学生,造成学生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2.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许多学生没有自主阅读的欲望,他们迫于老师和父母的督促而“假阅读”,如果离开了老师和父母的视线,就不愿意看书了。而且,他们阅读时也不能全身心投入,这样的阅读造成了学生读书量较少、语言汲取与沉淀不够、阅读收效甚微的状况。
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果教师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就能积极、主动、愉快地阅读,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为学生创造阅读情境,为他们提供阅读的时间和平台,一方面要结合教学使阅读的形式多元化,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要指导学生建立班级图书角,成立读书兴趣小组,并结合课外活动在班级中开展读书活动,通过讲故事比赛,评选出班上的“小故事大王”,让学生在活动中分享阅读的成果,提高阅读的主动性。
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小学生课外阅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教师在课堂上要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指导学生选择健康、有益且适龄的读物;指导学生制定切实可行的阅读计划;指导学生根据不同文体选择不同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阅读习惯等,让学生在阅读中深入情境、感受故事情节,同时积累词汇量,培养良好的语感。如在指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故事情节记录书中的好词和佳句,同时在空白处写下自己的阅读感悟,抓住鲁滨逊从被困到获救的时间轨迹,深入理解故事梗概,并通过描写鲁滨逊动作、语言、神态、心理等语句,体会鲁滨逊的人物形象。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在日积月累中扩大阅读量;要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中进行阅读,让学生在畅游书海中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提高能力。如筆者坚持在每天晨读或授课之前(时间大约5分钟)组织学生讲新闻、讲故事、分享好词佳句,让阅读不再枯燥。并组织学生在阅读后制作手抄报,巩固和交流阅读成果,如以“快乐阅读”为主题,组织学生们制作了《我爱阅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香满学园》等手抄报。为了保持学生们的读书热情,笔者定期开展故事会、故事朗诵会、讨论会、阅读大赛、课外知识大赛、“我是阅读小能手”等读书交流活动,让学生从做中学、学以致用、学中有乐。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