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李晓珍
教材分析:
《祖先的摇篮》(统编语文二年级下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作者以儿童的视角,对“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充满了好奇,想象祖先在古老的原始森林里质朴、自由的生活场景,勾勒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诗歌共有4个小节。诗歌的第1小节由爷爷的话“那原始森林是我们祖先的摇篮”引出“我”的好奇,写出了原始森林广阔无边、绿荫蔽日的特点。诗歌的第2、3小节是“我”展开的充满童趣的想象,写出了摘野果、掏鹊蛋、捉红蜻蜓、采野蔷薇、逗小松鼠、逮绿蝈蝈等丰富多样的生活场景,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先质朴、自由的生活,感受到了“我”的天真与好奇。诗歌第4小节,风吹树叶“沙沙”的声音又把“我”的思绪带回了现实,并对祖先的摇篮发出由衷的感叹,与课文开头相呼应。课文中四个疑问句尽显儿童天真好奇和富于想象的个性,三个感叹句又体现了儿童发自内心的赞叹之情。课文的插图,让整个画面充满生命的绿色,生机盎然。插图中连绵的群山,参天的大树,机灵的松鼠,可爱的小兔,鲜艳的蔷薇,鲜嫩的蘑菇,还有树上停歇的鸟雀,与课文描述的事物基本对应,营造了优美而充满情趣的意境,为学生识字学词、朗读积累、展开想象提供了帮助。
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摇篮”引题
1.观看视频。学生欣赏微视频《摇篮曲》。
2.回答问题。从这熟悉而又温馨的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预设一:妈妈坐在床前,用双手轻轻地摇着躺着婴儿的摇篮,嘴里哼唱着儿歌。预设二:我听到了爸爸妈妈哄孩子入睡时唱的《摇篮曲》)
3.教师小结。是啊,睡在爸爸妈妈那温暖、舒适的摇篮里,是多么幸福啊!他们的爱就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摇篮,那我们祖先的摇篮又是什么呢?(原始森林)
设计意图:以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导入,营造一个美好的情感氛围,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逐句赏析,体悟“摇篮”
1.冲击视觉,领略苍茫。
(1)看到原始森林,你会想到什么呢?(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初步感知原始森林的美)
(2)播放原始森林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短视频,配乐《森林之歌》。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说感受。如果你生活在这样的原始森林里,你会有怎样的感受呢?(预设一:森林里的树木多,空气清新,一年四季风景如画,真美!板书:真美;预设二:连绵起伏的群山,长满了绿树,就像苍茫的林海,如果让我一个走进森林去探险,一定会迷路的。板书:苍茫)
(3)自读课文,画出描写原始森林美丽的词语与句子。(浓绿、一望无边、遮住)
(4)出示:“那浓绿的树荫,一望无边,遮住了蓝天。”指导学生读。(板书:浓绿)
(5)小结。这苍苍茫茫、无边无际的原始森林是多么美丽啊!它就是我们祖先的摇篮。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森林小火车,走进森林深处真真切切地感受森林的魅力吧。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对原始森林的认知,感受原始森林的美丽、苍茫,进一步认识原始森林特有的自然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先们在森林里会做些什么事情的好奇心。
2.激发想象,体验有趣。
(1)默读诗歌。想一想:我们的祖先在美丽的原始森林里都做了些什么呢?(根据学生汇报出示:摘野果、掏鹊蛋、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逗小松鼠、采野蔷薇、捉红蜻蜓、逮绿蝈蝈)
(2)指名让学生朗读诗歌第2、3小节,然后让学生说一说:我们的祖先们在原始森林里的活动是怎么样的?(板书:有趣、美好)如果我们来到森林里,面对这么多有趣、美好的活动,你最想做哪个活动呢?为什么?预设一:看蘑菇打伞。预设二:掏鹊蛋。(教师适时指导学生朗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反复读课文,边读边圈画课文中描写祖先“做什么事情”的词语,让课文中的“我”与教室中“我”相遇、对话,帮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动作体验,感受丰富。
(1)品析动词“掏”的妙用。①换词比较。“掏”换成“拿”,你觉得合适吗?②出示“掏”在字典中的意思:用手或工具伸进物体的口中,把东西弄出来。③联系“一窝喜鹊蛋”图片,理解手是伸进鸟窝里把蛋弄出来的,所以要用“掏”。④迁移运用:在生活中,还可以说掏什么?(掏耳朵、掏口袋、掏腰包、掏窟窿……)⑤小结。“掏”不仅用词准确,而且写得很有趣味,一读就能想象出:人小心翼翼、偷偷地在树上掏鹊蛋的有趣情景。我们在说话、写话时,也应该注意准确用词。
(2)引导模仿,巧用动词。根据诗中的“和野兔赛跑、看蘑菇打伞”的意思填上一个表示动作的词语。预设:(追)野兔,(赏)蘑菇。
(3)想象画面,阅读词语。出示课文中8个带有表示动作的词语,学生读后开展比动作猜动词的活动。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品悟作者用词的准确,并与想象相结合,体会祖先在原始森林里简单、自由、快乐的生活,并结合生活体验与拓展运用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品读诗歌,感悟意境。
(1)读句子。出示:“我們的祖先,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指名读)
(2)“摘野果、掏鹊蛋”是作者看到的还是想到的呢?(想到的)
(3)出示:“可曾在这些大树上摘野果、掏鹊蛋?”说一说:读这个句子时应该读出怎样的感觉来呢?(猜想、好奇、好玩)谁再来读一读?
(4)让我们带着好奇、带着想象试着读一读诗歌的第2、3小节吧。
设计意图:以诗歌第2小节的第一句话为例,引导学生反复读,让学生在读中悟出词意,从而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原始森林的“有趣”。
5.展开想象,合作写诗。
(1)发挥想象。想象一下祖先们还可能会在原始森林里做些什么呢?预设一:在山顶看日出、赏明月、数星星。预设二:在丛林里看大象洗澡、听鸟鸣。预设三:在草地上看蚯蚓打洞、追蝴蝶。预设四:在河边捉泥鳅、捕鱼虾……
(2)创编诗歌。把我们想到的这些活动写进我们的小诗里吧!首先在学习小组内分享自己的作品,然后推选代表分享给大家。预设:我想——我们的祖先可曾在这片树林里挖野菜,追山猪?可曾在那片草地上,看飞鸟归林,随篝火起舞?那时候,孩子们也在这里逗小蚂蚁,玩捉迷藏吗?也曾在这里数星星,看萤火虫点灯吗?
(3)小结。通过展开丰富的想象,提起笔大胆尝试写诗,就能变成小诗人,就能像作家一样写出如此有趣的诗歌。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大胆想象,积累运用词语,在脑海中构建活动的画面,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既降低仿说句子的难度,又迁移运用学过的语言进行个性化表达,训练了学生模仿和想象的能力。
三、品读全文,升华“摇篮”
1.思考问题。为什么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1)小组合作阅读课文,读完以后讨论问题,由组长汇报结果。预设:原始森林就像一位伟大的母亲,精心养育着我们的祖先。原始森林是我们的祖先生活、活动、成长和不断进化的地方。
(2)出示图片,教师讲解:人是由猿进化来的,而猿就生活在原始森林里,那里环境优美,生活舒适、温暖、安逸、幸福,所以说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摇篮。
2.激发情感。我们祖先的摇篮那么美丽,那么美好,你们喜欢她、爱她吗?(板书:爱)
3.指导行为。我们应该怎样做,祖先的摇篮才会永远那么美好?(有机渗透环境保护、法治教育)
(1)小组交流人类保护自然的资料。预设一:我们要多种树,爱护树木,不能乱砍滥伐。预设二:我们不要伤害森林里的小动物们,之前祖先掏鹊蛋是因为生态好,环境好,鸟多,现在我们不能掏鹊蛋,要保护大自然,保护动物,维护生物多样性。预设三:我们不能制造垃圾,污染森林里的水源。
(2)小结。是呀,希望同学们积极行动起来,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让大自然永远美丽!让“祖先的搖篮”永远美好!
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引子,先让学生汇报课前收集的材料,进而渗透法治教育,深化保护环境的主题,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总结提升,拓展“摇篮”
1.朗读课文。祖先的摇篮景色美,生活美,我们热爱她,课文中的这句话最能体现这种情感了,就让我们在朗读中结束这堂课吧!(出示:苍苍茫茫的原始森林,我们祖先的摇篮!)
2.绘制图画。祖先的摇篮多么美丽,我们将是“未来”的祖先,我们能给我们自己以及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什么样的摇篮呢?如何让我们的“摇篮”更美?我们能做什么?大家把自己的想法画出来吧!
设计意图:采取一咏三叹式的朗读结束教学,把学生所感所悟通过朗读来诠释,令人回味无穷。作业布置画一画,让学生把语言转化为呈现现实的画面,深化对“摇篮”的认识。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