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郑文庆
几何直观是利用动作、图形洞察数学本质的一种方式,既有形象思维的特征,又有抽象思维的特点。它可以通俗、生动地揭示数学的本质,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利于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促进数学理解,提高思维转化能力。那么,如何借助几何直观,让学生的思维从晦涩走向简约呢?
一、借助动手操作,让思维从抽象走向直观
动手操作是一种以“动”促“思”,调动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过程的有效形式。因而,在课堂上,要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当然,操作活动的目的是为了使学习内容直观化,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为他们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当然,在操作活动中,不能为操作而操作,而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地思考、探索,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说明操作的过程以及得到一些结论。
如,单元试卷中有这样一道填空题:“把一条绳子对折再对折,然后从中间剪开,一共可以剪成( )段。”学生的答案可谓五花八门,但大体上有三种:3段、4段和5段。
其实,只要教师留意,就能发现:这种题不仅在低中年级出现,也常在高年级出现,甚至在奥数竞赛中也经常出现,只不过是对折的次数不同罢了。
既然这种题型出现的频率较高,而学生答题的正确率又很低,何不作为实践活动的第一手素材,引导学生探究一下这个问题呢?
于是,教师事先布置学生准备好剪刀、羊毛线(代替绳子)等工具和材料,上一节数学实践活动课——“剪绳子问题”。教师先让学生剪一剪,积累一定的感性认识。接下来再让学生填一填,完成下面这个表格,并带着问题思考:剪成的总段数与对折的次数的关系如何?
总段数与对折次数关系统计表
学生填完表后,剪成的总段数与对折的次数的关系已经渐渐明朗、清晰起来,初步形成规律:一根绳子对折一次后,从中间剪开,会剪成3段(两端加一,即2+1);一根绳子对折两次后,从中间剪开,会剪成5段(2×2+1);如果继续对折,从中间剪开,对折几次,就会得到几个2相乘再加1的段数。
看似枯燥的一道思考题,因赋予其操作的成份,“化静为动”,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呈现,动静结合,就能让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操作活动中理解数量关系,问题的解决也就变得触手可及乃至水到渠成。
二、依托画图方法,让思维从障碍走向疏通
画图也是一种重要的几何直观方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图形分析题意,包括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并逐步上升到能将直观图与数学语言、符号语言进行合理转换,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如,“36人植树,每组3人,可以分成多少组?”这道题从除法的意义来说是包含除法。学生从二年级第一次认识除法到三年级的继续学习,包含除法一直是难点。为此,教学时,教师采用了画图的方法,并结合图形理解问题(如图1):
图1
36人植树,每组3人,能分成多少组,就是要求36里面包含了多少个3?
这样的直观演示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规律,也降低了难度,便于学生领会、掌握。
画图的方法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也能帮助他们理解数量关系。如,有一道这样的题目:“下课时,小朋友们围成一圈做游戏,从小明开始向左数,小红是第6个人,从小红开始往左数,小明是第4个人,一共有几个人?”很多一年级学生感到很难,或者能够想出结果却不会列算式,教师不妨引导他们用画图的方法帮助理解数量关系。(如图2)
图2
通过画图,将复杂的问题变得简单,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列出算式:6+4-2=8(人),也理解了“-2”是因为在计算总人数时,小明、小红分别多算了一次。
三、凸显形数结合,让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
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数量关系与直观的几何图形、位置关系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可以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让思维从模糊走向清晰。
如,看图了想一想,可以把这个算式转化成怎样的算式计算。
图3
教学时,教师可以分三个层次进行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第一层次:指导看图,学会转化。呈现算式后,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学生一般会应用通分的方法,转化成同分母分数进行计算。这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思考其他的方法。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才出示直观图,先结合各个分数理解直观图中各部分的意义,再启发学生将其转化为1-进行计算。第二层次:适当拓展,突出直观。教师将算式拓展到1++++…+,要求学生选择上面的方法进行计算,学生一般会根据画直观图的方法,将算式转化为1-进行计算。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画直观图的方法?使学生体会数与形的完美结合,从而将复杂的算式转化成简单的算式进行计算。第三层次:深度思考,强化直观。教师可以启发学生观察分母的特点:分母分别是2、2个2相乘、3个2相乘、4个2相乘……在直观图上对应的是先把正方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再把剩下的图形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最后分出的图形与剩下的图形相等。借助直观图,要求涂色部分的大小,只要用单位“1”减去剩下图形的大小。从而,把复杂的计算问题转化成简单的计算问题的同时,又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几何直观意识。
四、注重迁移类推,让思维从肤浅走向深刻
小学数学教材的编写有两条线索:一是处于表面的知识;二是隐含于知识背后的模型思想。教师只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变“教教材”为“用教材”,做到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才能领会知识深处的数学基本思想。
如,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73页的一道思考题:跳绳比赛中,小红和参加比赛的每个人握一次手,一共握了39次。参加跳绳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教学时,教师可以先通过握手、观察、思考等一系列数学活动,为学生提供充裕的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接着,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图形,分别表示握手的人数和参赛的人数,自主探索图形中隐藏的秘密:参赛人数比握手人数多1(握手人数比参赛人数少1)。再让学生举例子,根据思考题的数量关系进行“异”题“同”构:每道题目的数量关系相似,通过类比训练,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联想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分析、比较异同,抓住数学本质。最后,借助当堂训练,既沟通了本册教材第12页“我们一共有10个男生,老师让相邻两个男生之间站一个女生。一共可以站进多少个女生?”与这道思考题数量关系的联系,又沟通了小学数学中常见的植树问题、上楼问题、闹钟问题,乃至锯木头问题、电线杆问题、插彩旗问题与这道思考题的联系,发现了“间隔数与点数之间的关系”的规律,实现了有效建构。
教学诸如此类的思考题时,教师千万不能走过场、就题论题,而应当有意识地抓住典型材料,把各个知识点连成线、形成面、结成体。解题过程中,部分学生也许不甚理解,但大部分学生亲身经历、体验、感悟模型的建构过程,基本上会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在头脑中留下久远而深刻的记忆。到了高年级,碰到类似的问题,他们沉睡的思维记忆就会重新被激活,解题的关键就会被抓住,数感也得到培养。
◇责任编辑:徐新亮◇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