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5-08
金丽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要想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做好一日之功是很有必要的。
一、一天一读书
读书最怕一曝十寒。提高学生的习作文能力,首先要做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做到持之以恒。要坚持要求学生每天读10~20分钟的课外书,这样既不会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那么,教师重点要做些什么呢?1.教师要清楚学生手边有些什么书,哪些书具有可读性,哪些书不具有可读性,要指导学生读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书,读对学生学习有帮助的书,读对学生立志有用的书。2.把学生引向经典。读经典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从字数、难易、内容方面综合考虑,如先读《朱子家训》500字,以启发兴趣;接着依次分别读《弟子规》1000字,读《孝经》1800字(可分六部分读与背诵),读《大学》1600字,读《中庸》3400字,读《论语》16000字(可分二十部分读与背诵),读《孟子》34000字(可分二十八部分读与背诵),读《老子》5000字等作为读经典难易的缓冲地;接着指导学生读《诗经》、《楚辞》等。3.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读书的方法,要温故而知新,如读完一本书后再选择另一本书读,不要“贪多嚼不烂”。
二、一天一摘抄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每天的语文作业,除了完成抄生字、抄词语等之类的常规作业外,还要要求学生做一个摘抄。即把当天从课外书中读到的经典句段摘抄在读书笔记本上。一个完整的摘抄至少包括三部分:正文、出处、摘抄的时间。教师过一段时间组织学生展示评比一次读书笔记。对那些博采众长、字迹工整、持之以恒的学生,给予表扬或奖励。当学生学会写读书笔记后,就有了一定量的积累,写起作文来,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一天一交流
为了检查学生读书的情况,教师每天要安排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读书的情况。在小组交流的基础上各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在班上交流,然后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真可谓一举多得。
四、一天一赏析
在班级后面的黑板上开辟一个固定的栏目“佳句共赏”,每天安排一个学生把自己认为最应该拿来跟同学们分享的句段抄在上面,让全班同学一起看,一起读,一起赏析。提供“佳句共赏”的学生要说出喜欢这段话的一个理由,其余同学可以在黑板上“大家说一说”栏目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如有学生曾经写过这句话:教师要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结果得到了班上很多同学的赞同。学生采用这种巧妙的方法给老师们提出建议,也就是希望老师们能用这句话时时鞭策自己,能够成为他们心目中最好的老师。
五、一天一日记
曾国藩说过:“‘看‘读‘写‘作四者,每日不可缺一。”写日记是提高学习习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低年级学生的日记,即使只有一两句话,即使只是流水账,只要能坚持写下去,总会见成效的。学生经过天长日久的写日记,再经过教师的指导和与同学们的交流,“质”和“量”的问题自然会迎刃而解的。如一个四年级的学生,写作时不会用标点符号,通篇文章只在结尾处有个句号,能让人读得上气不接下气。后来教师和家长配合,每天都要求这个学生写日记,把每天经历的一件事情或者是自己的一点想法写下来,刚开始,这个学生是一千个一万个不愿意。可是,在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下,学生每天都不得不写日记。每天学生写完日记后,家长先看,并指导他断句,第二天到学校又交给教师批改,再指导他掌握写日记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这个学生从写一句话到写一段话,最后到写出一篇完整的日记,不仅学会了标点符号的用法,还可以写出有质量的习作,习作能力得到了提高。
诗圣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写”的基础,“写”是检验“读”的效果的最佳方法。只要做到读写结合,坚持对学生进行“读”与“写”的训练,就一定能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责任编辑:王天杰◇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