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期刊杂志

巧取引领角度 创新阅读方法

时间:2024-05-08

袁昌仁

萨德说:“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阅读引领的角度是一种教学策略,也是一种教学思路,有了它,阅读才有深度和广度。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系,包括品德的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三个部分和能力的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三个方面,都非阅读引领莫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具体建议”中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那么,究竟从哪些角度来引领学生的阅读呢?

一、从朗读角度引领阅读,播洒激情膨胀剂

有感情是朗读的灵魂。特级教师盛新凤引领学生阅读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去年的树》时,是这样播洒激情膨胀剂的:

师:刚才从同学们的意见中,都感觉到了,大家都觉得作为主角的小鸟的话,非常重要,应该好好地体会把握,是这个意思吗?那么就这样,让我们先来重点练读小鸟问的这三句话。(媒体播放小鸟的三句话)这样吧,你先一个人在位子上,看着屏幕,自己练一练,感觉一下,体会一下该怎么读。(学生自由地练读。)

师:想读了是吧,谁先读?任选一句读。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我听出有点焦急了。

生:“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我感受到了他心中的那份焦急。

生:“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

师:你体会得真好。还有同学要读吗?

生:“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

师:你在为大树担心呢。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老师听出了你心中的焦急。咱们一块读好吗?

生:好。

师:第一句。

生:“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老师感受到,大伙儿都焦急起来了。再读一次。

生:“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你们看这边的孩子,眉头都皱起来了。老师体会到了他心中的焦急。再读第一句。

生:“站在这儿的那棵树,到什么地方去了呢?”

师:读下去。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您知道吗?他多么想知道呀。再来一次。

生:“门先生,我的好朋友——树在哪儿,您知道吗?”

师:再读下去。

生:“小姑娘,请告诉我,你知道火柴在哪里吗?”

师:那一声声急切的询问,流露出小鸟对大树的无限深情。

盛新凤老师为什么从朗读的角度引领学生阅读,而不是用讲解的方式去体会小鸟对大树的一片真情?用徐世荣先生的话回答这个问题,就是“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本,朗读是跃出文本;讲解是摊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现;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赋给作品以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会使人感受。”不错,朗读是一种“综合、融贯、活的、感受”,只有通过朗读,学生才能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以及情感到位。

盛新凤老师为什么要反反复复地引领学生朗读小鸟寻找大树时,焦急而又担心地询问的三句话?原因之一,朗读是在用声音、表情传达文本信息。美国心理学家艾柏尔·梅拉别思通过实验指出:信息的反应等于7%的文字+38%的声音+55%的面部表情。所以,朗读的读书声为最至清,古人云:“松声、涧声、琴声、鹤声······皆声之至清者,而读书声为最。”教师作为阅读教学的引领者,要善于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言语、表情去体会文本的思想感情。原因之二,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决定了要反复涵韵文本,才能“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朱熹说:“大凡读书,须是熟读,读熟了自精读,精熟后理自见得,如吃果子一般,劈头方咬开,未见滋味便吃,须是细嚼嚼烂,则滋味自出,方始识得这个是甜、是苦、是辛,始为知味。”从朗读的角度引领阅读,学生可以经历三重境界,用王国维《人间词话》说:第一重境界,读顺课文,语音渐觉流畅,“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重境界,读通课文,语意渐觉通畅,“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重境界,读懂课文,情意渐觉酣畅,“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追求朗读的最高境界,就是“跃出文本”,给“作品以生命”,“使人感受”,熏陶学生的情感,吸取文本分泌出来的“奶汁”。著名文学批评家苏珊桑塔格说:“伟大的作品是分泌出来的,而不是被挤出来的。”

二、从默读角度引领阅读,点亮思维绿灯

默读是在做思维体操,思维通道要亮起绿灯。默读靠视觉器官接收文本信息,通过思维处理信息。默读包括“视觉器官”的速读、略读和浏览,要让学生掌握两个要领:一是眼睛的视幅要宽;二是进行成组视读,要求学生把逐字逐句“合成式”的认读方式变成由语言构成意群的“整体式”认读方式,通过眼球转动,扫描整个意群,整体领会意思。从默读的角度引领学生阅读,通常使用四种方式:

1.心读。引领学生默读抒情类课文时,每个字的声音都不通过发音器官发出,而是通过内部语言将文字清晰地呈现在大脑中,心随文本的情节起伏跌宕,如一叶扁舟凌于万顷碧波之上,乘风破浪地驶向默读的预设目标,所谓用心读书即是如此。心有多大,视野就有多宽。学生阅读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白杨》,心里想到军歌中的小白杨故事,理解课文内容就更深刻了:驻扎在准噶尔盆地西北边境地区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九师,有一位锡伯族战士程福胜,1982年,回家探亲后,捎回了母亲准备的十棵小白杨树苗,种在了哨所旁。由于条件艰苦,十棵小白杨只活了一棵。32年过去,小白杨的精神,仍在哨所代代相传。用心去读往往能给学生一种自慰的心理满足,能使学生心领神会,达到独立理解课文内容的目的。“不把心融进去,就算目光穿透纸张,也不能真正领略文本中饱含的况味”(叶圣陶语)。

2.意境之读。古诗类课文往往由丰富的意象构成。默读的“意境之读”,一是引领学生与诗歌的作者对话,走进诗歌作者的内心;二是意象的拓展,诗歌是流动的意象,让学生在流动的意象中发现、体验情感;三是回归文本,让学生在默读中细细含韵文本的丰富内涵,使健康的心灵一点一滴地诞生于一次一次的默读经验之中,让心灵丰满,精神愉悦。

3.字面读。学生默读叙事类课文,用眼扫视文本,粗知大意即可。默读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金色的鱼钩》一文时,可引领学生将语言文字以句,或者以行、以自然段为单位进行大小不一的整体视读。当学生默读扫视到“快四十岁、挺高、四方脸、高颧骨、布满皱纹、两鬓斑白”这些文字时,就可以了解到“字面义”,如见图像一样见到了“老班长”;当默读思考到“嚼着几根草根和我们吃剩的鱼骨头、硬咽下去”时,学生就很自然地理解到“字中义”:“老班长”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当默读体验到“我怎么去向党报告呢”,学生就感悟到“字外义”,如同见到了一位忠于党、忠于革命的“老班长”;当默读涵韵到“看着我们吃完、露出了一丝笑意”和“奄奄一息”时,学生就可以听到“弦外音”:这个鱼钩挽救了三个年轻战士的生命,为党保存了革命力量,而老班长却为此壮烈牺牲,也就不难理解“在这个长满了红锈的鱼钩上,闪烁着灿烂的金色的光芒”的意思了。字面默读,使这些文字信息如同图像一样将它“并行”地进入儿童的大脑中枢,并与大脑思维速度相匹配的速度编译信息,使眼脑工作协调,趋于同步,达到略读的教学目标。

4.参考读。学生默读议论文、浅易文言文,需要使用一些参考手段才能进行,比如遇见生字需要停顿下来查字典,弄清字义;遇到不懂的新词,需要翻词典,联系上下文琢磨词语的具体意思;遇到不懂的问题,需要查找相关资料,对照阅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默读的方式还有通读、摘读、快读、思读、品读、跳读等等。这些默读方式都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观察、记忆、思考和想象四种思维。

默读不等于默读教学。默读是个人的主动阅读过程,它拒绝外界的干预、支配。默读教学则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和谐参与的教学活动,教师需要进行默读教学设计;驾驭默读教学课堂,即驾驭学生在默读时的思维动态,驾驭“学情”(学生在默读时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状况);引领默读过程;指导默读方法;评价默读效果;帮助学生养成默读习惯等等。引领学生默读是新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默读不仅是一种阅读方法,更是一种锻炼思维的有效途径。

三、从理解关键词句角度引领阅读,瞄准文本切入点

为什么要从理解关键词句的角度引领学生阅读?现代阅读研究表明,句子的意义重心是一些“意点”(词语),阅读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意点与意点之间跳跃的过程。语文教学最终是要回归文本的关键词句,回归文本的细节,回归文本的血脉,回归文本的意义场中。也就是说读书要读出文章中暗含着的意思。因为语言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组织结构的信号体系。如阅读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引领学生抓住“穿、下、向”三个动词思考阅读:同样是描写地域的四个词语,为什么“巴峡、巫峡”之间用“穿”而不用“下、向”?“襄阳、洛阳”的前后为什么不用“穿”?可以说成“向襄阳”“下洛阳”吗?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探究学习就会明白,原来诗人是因为巴峡、巫峡的“峡险而狭”,故曰“穿”;“出峡水顺而易”,故曰“下”襄阳;再由襄阳往洛阳,又要换陆路,故用“向”字。精准用词,反映了诗人饱受战乱之苦、欣喜国家统一、急急忙忙回家乡的迫切心情。从理解关键词句的角度引领学生阅读,就是要读出问题,读出自己,培根说:“假如一个人想从确定性开始,那么,他就会以怀疑告终;但是,假如他乐于从怀疑开始,那么,他就会以确定性告终。”笛卡尔的观点与此相似,他把这种准则称之为“指导心灵的规则”,即问题研究,其方法为探究的方法和怀疑的方法,并以此推动知识论的转向。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与新接受的信息如果不一致,就会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随之便产生一种力求统一矛盾、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产生“文本细读”的冲动,对文本语言、结构、音韵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找到文本中的“缝隙”,细细品味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以自己的心灵为触角去探索另一个或熟悉或陌生的心灵世界。

四、从感悟思想感情角度引领阅读,启动语文双引擎

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双引擎。语文课程,它不仅是解释,不仅是说明,不仅是授与,还是一种心灵的润泽,是一回情感的体验,甚至是一次生命的涅槃。从感悟思想感情角度引领阅读,学生在涵泳文本中得到情感熏陶,在情感熏陶中受到智慧启迪,在智慧启迪中进行言语历练。阅读,就是与最伟大的智慧对话的过程,就是在获得智慧的过程中发展智慧的过程。如窦桂梅老师教学《皇帝的新装》一课的教学片段:

师:请你来体会体会皇帝的内心世界!(生读得不够夸张。)

师:“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真是荒唐!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配做皇帝吗?这真是我从来没有碰见过的一件最可怕的事情。”(师读,读得快速、震惊、害怕、担忧,生再读。)

师:皇帝此时真是胆战心惊、可怜巴巴呀!如果前两个大臣说实话,他还会这么窘吗?如果他遵循自己内心的感受,转身会对大臣和骗子说什么?

生:你们俩居然敢骗我,这布料明明就不存在,你们不想要工资了吗?

师:到这个时候,还想着要不要工资问题的皇帝!(全场笑。)

生:你们胆敢欺骗我,犯的可是欺君之罪,来人,拉出去斩了!

师:多么威严的皇帝!这两个骗子犯的可是杀头的罪,还有人说两个骗子聪明、机灵吗?

生:没有!

窦桂梅老师从感悟思想感情角度引领学生阅读,有两大亮点:一是与学生“共情”。现代心理学和传播学常用一个概念——共情。说的是甲乙双方传播的最好效果是双方在某一点上有一致的情感。在学生朗读不够夸张的时候,她亲自示范朗读,与学生达成情感共振。二是与诚信共舞。窦桂梅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引领学生走正确的思想道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渴求,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发展。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当代学生虽然不再面临血与火的直接考验,却经受着更多物质上的诱惑、精神上的迷宫。越是这时候,越需要将信仰扛在肩上,而定位学生的精神坐标,指引学生人生行进方向的重任,就历史性地落在了语文教师的肩上。

五、从体验表达顺序角度引领阅读,踏上写作便车道

从体验表达顺序角度引领阅读,就是帮助学生学语文、用语文,踏上写作便车道,构筑两条语言生长线:一条是“言语技能线”,致力于学生个体语言的“学得”;一条是“生活经验线”,着意于个体语言的自然“习得”。语文教育家吕叔湘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如教学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走遍天下书为侣》一课时,要引领学生从第7自然段入手,理清课文的表达顺序:

1.阅读课文,学习作者的读书方法。(1)思考:“故事中的人物为什么这样做?”(她喜欢读书。)(2)“作家为什么要写这个故事”?(告诫人们珍爱读书。)(3)引导学生“在脑子里继续把这个故事编下去”,相互交流。(4)“品味我最欣赏的一些片段”(第5、7自然段),说出“自己为什么喜欢它们”的理由。(5)“再读其他部分”,“找到我以前忽略的东西”。①第1自然段,作者用“假设”手法仿佛在与人倾谈自己对书的独特情感,把从书中获得的乐趣表达得淋漓尽致。②第5自然段,作者用“反问”的修辞方法让你不得不点头称是,朋友越见越亲热,家越回越觉得美丽,书越读越发现新东西。③用设问修辞方法毫不犹豫地回答,直接表示自己对书的情有独钟。④用词语概括第4自然段段意:一是行千里路,读一本书;二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三是熟读成诵。⑤比喻,把书比作“故地”,是说书已经读过许多遍了,了解并且熟悉,表达作者对书的依赖之情:故地重游,其乐融融;一书多读,温故知新。(6)“把从书中学到的东西列个单子”,互相学习借鉴。(7)“想象作者是什么样的”,课文作者是男是女?有怎样的生活经历?相互间畅所欲言。教师再出示课件:课文作者尤安·艾肯是英国著名儿童文学女作家,出生于1924年9月4日,病逝于2004年。曾荣获英国《卫报》小说奖。她是英国诗人ConradAllen的女儿。她出版过92本小说以及大量的诗歌与短文。课文第七自然段关于读书的方法,她在1974年为国际儿童图书节献辞时写到过。

2.积累练笔。引导学生谈自身对书的感受,完成“小练笔”:“假如你独自旅行,你会带上什么东西呢?仿照课文,写一写你自己的想法。”有位学生练笔时写道:“一日无书,百事荒芜。”是唐代诗人陈寿写的鞭策我们读书的珍贵名言。书是我们生活中不可须臾缺少的东西。从小学一年级开始,我们就真正地走进了“书”的世界,“书”就成为了我们永远离不开的好朋友。记得有一次,我偷偷地跑进爷爷的书房,拿了一本《小雨点住旅店》,悄悄地蹲在家后面那棵高大的挂花树上,如醉如痴地读了起来。书中的人物有的哭泣,我也跟着哭泣;有的疯狂,我也跟着疯狂;有的情绪高,我小小的心就随着蹦蹦地跳个不停;有的情绪低落,我小小的心又缓缓地沉入海底。心想:这位作者真有才呀,把枯燥的语文知识编成了童话故事,让我在快乐地阅读中分清楚了什么是明喻、什么是暗喻、什么是借喻,我从那本书中得到了很多的知识。“千层宝库来翻开,纵横乌黑一排排。历代往事它记载,知识没它传不开。”小伙伴们,快快从书中寻找乐趣吧!一定要快哟!(五年级一班袁雯麒)从体验表达顺序角度引领学生阅读,就可以营造一个写作的众创空间,培养许多习作小创客。

六、从体味各种文体角度引领阅读,吸纳普惠价值

1.关注文学作品的影响力。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一文中有一段脍炙人口的语言,让人永久不忘:“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许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作品细腻的笔触,生动活泼的语言,把雨来刻画得栩栩如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说:“童年是要阅读,要故事,要文学的,童年要儿童文学!那是他们自己的。”巴金是这样回忆自己童年愉快的读书情景的:“在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就从文学作品中吸取了大量的养料。文学作品用具体形象打动了我的心,把我的思想引到了较高的境界。”

2.品味诗歌的“诗眼”。“诗眼”行家称它为“响字”,一般七言诗第五字要响,五言诗第三字要响。比如赏读杜甫的《春夜喜雨》“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引领学生抓住诗眼细细品味:“红”,以色代指花;红花沾雨,故曰“红湿”;所看之花,非一株两株,而是一丛丛,一簇簇,故曰“红湿处”。“重”字,不要呆看,把一座锦官城妆点得分外妖娇,这也就是“重”;“锦官城”,即成都。不说成都城,而说锦官城,虽与声调有关,但主要是为了适应诗的内容的需要。诗人在这里所要表达的是一种喜悦的感情和优美的境界,所以特地选用了这个有声音、色彩的漂亮的名称,并借以和盛开的红花取得协调一致。锦和花原是老搭档,成语中就有“如花似锦”“花团锦簇”“锦上添花”等等,用锦官城,正是相得益彰,恰到好处。如果将这句改为“花重成都城”,虽然意思完全一样,但声调既哑,色调也暗,削弱了诗的感染力。只有当思想体现在鲜明的色彩中时,儿童才能理解它。

3.玩味童话的“童趣”。童话是儿童精神成长的摇篮。童话充满童真、童趣,《皇帝的新装》多么有趣啊!两个骗子多么狡猾啊!说假话的大臣们多么愚蠢啊!一丝不挂的皇帝多么可笑啊!敢于说真话的小男孩多么可敬啊!教材中的童话以歌颂美好的人物、美好的心灵为主。儿童在学习童话中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角色认同,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对道德养成、情感发展有重要作用,对他们的智力发展也非常重要。

七、从诵读角度引领阅读,走进书香社会

从诵读角度引领阅读,就是带领学生走进书香社会。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号召:要“在全社会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尚。”诵读就是读出声音来,包括三层含义:一是熟读;二是背诵,不看原文凭记忆而念出读过的文字的读书方法,如背诵《山中访友》自己喜欢的段落;三是朗诵,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

1.诵读的三重境界:(1)原境诵读。诵读时重视原境的辨识复原,“口中念念有词、脑中时时显像”,因为诵读的本意是为了准确理解文本的意思。引导学生进行原境诵读,一是紧扣“眼睛一眨就是一句”的速读、“沐浴”与“沉醉”结合的思读,透过语言文字辩证复原文本的意境;二是创设情境,进入文本之境的诵读。(2)意境诵读。诵读必须重视文本的意境发掘,因为阅读的文本往往是由丰富的意象构成。比如叙写人物的文章,也有融象(人物形象)之境。古语说:“读书不想,犹如隔靴搔痒。”“想”就是想象文本的美妙意境,引发诵读的兴趣,达到高效诵读的目的。(3)心境诵读。诵读必须关注儿童的心境,儿童诵读自然是儿童个人之读,走进童心尤其重要。一要缩短文本与儿童的心理距离;二要引领与童心感召结合;三要从诵读别人的作品开始,鼓励儿童努力成为自己;四要情境建构性积累,在诵读中真正把别人的东西融入自己的内心世界,甚至生命。

2.引领学生诵读审美:(1)领会诵读的读字清晰美。谈到古文诵读,南宋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诵读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从诵读中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2)享受诵读的节奏音韵美。诵读要有节奏音韵,比如诵读王之涣《登鹳雀楼》,就要读出节奏的音韵美: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种节奏音韵美是思维的丰富源泉,它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诵读时,不仅要让学生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头脑去思考,让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印象,非常重要。(3)领悟诵读的意义感觉美。如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一课时,学生一边诵读,一边感悟:“一水间”“数重山”,如此之近,应该“还”;“春风又绿江南岸”,离家又是一年,时间久了,早该“还”;“明月何时照我还”;可终究羁旅他乡,不能“还”。学生理解到了诗人又想回到皇帝身边帮助他变法成功,怎奈朝廷内部斗争尖锐,自觉前途迷惘的矛盾心理,又记住了王安石曾经“泊船瓜洲”这件事情。思维科学专家张光鉴说了一个名词叫“事件记忆”,事件记忆能激活人的大脑皮层,使人的思维处于积极的兴奋状态。(4)品味诵读的激情感召美。如朗诵臧克家的《有的人》时,学生的心灵受到深深地震撼: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会得到许多人的怀念?为什么有的人死了会受到人们的唾骂?朗诵的激情感召着学生心向真善美。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对语言词汇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和自我鉴赏能力。(5)领略诵读的磅礴气概美。诵读有如洪钟巨鼓的磅礴气概美,给人精神的振奋和成功的力量。曾经,美国一名记者问李嘉诚先生成为华人首富的原因,李嘉诚用两个字回答:气概。这名记者再问李嘉诚:“你这种气概是怎么培养出来的?”李嘉诚先生感叹:“儿童时期学的《三字经》《千家诗》《诗经》《老子》《庄子》等,这些知识弥足珍贵,令我终身受益!”

总之,巧取引领角度,创新阅读方法,能更好地让文本信息在学生的大脑中“3D成像”,有效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掌握方法,陶冶情操,享受快乐的阅读过程。

◇责任编辑:王天杰◇

免责声明

我们致力于保护作者版权,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无法核实真实出处,未能及时与作者取得联系,或有版权异议的,请联系管理员,我们会立即处理! 部分文章是来自各大过期杂志,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准确地方联系删除处理!